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地球物理系

作品数:167 被引量:835H指数:17
相关作者:胡家富吴小平傅竹武文丽敏徐晓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物理系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4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1篇天文地球
  • 8篇建筑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经济管理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学

主题

  • 43篇地震
  • 27篇地磁
  • 23篇地磁场
  • 21篇地壳
  • 15篇地磁场模型
  • 11篇S波
  • 10篇断层
  • 10篇磁异常
  • 9篇地质
  • 9篇小波
  • 9篇接收函数
  • 9篇S波速度
  • 9篇波速
  • 7篇地球主磁场
  • 7篇地震活动
  • 7篇地质构造
  • 7篇地幔
  • 7篇青藏高原
  • 7篇无损检测
  • 7篇S波速度结构

机构

  • 164篇云南大学
  • 37篇云南省地震局
  • 14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上海市地震局
  • 4篇中国地震局
  • 3篇日本产业技术...
  • 2篇陕西省地震局
  • 2篇中国科学技术...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科学院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铁道第二勘察...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江苏省地震局
  • 1篇云南省地矿局
  • 1篇保山师范学校

作者

  • 42篇康国发
  • 34篇白春华
  • 32篇高国明
  • 29篇胡家富
  • 29篇吴小平
  • 22篇胡毅力
  • 21篇解朝娣
  • 15篇文丽敏
  • 14篇傅竹武
  • 10篇虎雄林
  • 8篇杨海燕
  • 7篇杨润海
  • 7篇徐彦
  • 7篇李伟
  • 6篇苏有锦
  • 6篇徐晓雅
  • 6篇王苏
  • 5篇丛连理
  • 5篇刘本玉
  • 5篇庄真

传媒

  • 28篇云南大学学报...
  • 27篇地球物理学报
  • 18篇地震研究
  • 8篇地球物理学进...
  • 8篇云南省地球物...
  • 7篇地震学报
  • 4篇中国科学:地...
  • 3篇中国科学(D...
  • 3篇地震地磁观测...
  • 3篇高原地震
  • 3篇中国地球物理...
  • 2篇地震
  • 2篇云南地理环境...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管理工程师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生态经济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1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14篇2013
  • 9篇2012
  • 13篇2011
  • 11篇2010
  • 9篇2009
  • 9篇2008
  • 27篇2007
  • 9篇2006
  • 12篇2005
  • 2篇2004
16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边地区地壳磁异常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根据波茨坦地磁场模型(POMME6.2),研究喜马拉雅东构造结周围地区地壳磁异常的空间分布、磁异常随高度的衰减特征.利用二维小波变换方法对地表磁异常进行分解,分析小波细节组合和逼近信号的异常特点.讨论磁异常与地质构造的联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地壳磁异常分布相当不均匀.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龙门山—大巴山地区分布着较强的负磁异常;四川盆地为正磁异常,其他地区磁异常较弱.东构造结对周围地区磁异常有重要影响,它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壳磁异常都是在负磁或弱磁异常背景上,叠加着中短波长的正负磁异常.这些中小尺度磁异常由中、上层地壳磁性物质产生,走向与地质构造基本一致.沿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分布着清晰的弱磁异常带.龙门山断裂带、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和红河断裂带是磁异常强弱过渡带.青蒇高原中部东西向的磁异常,在东构造结弧顶地区呈弧形分布.青藏高原中部和滇中地块带状、团状磁异常具有相同的衰减规律.
康国发高国明白春华王天媛王一咪朱腾
关键词:地磁场模型小波分解
电四极子电势和电场强度的计算
2013年
电四极子可以看成由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偶极子组成的系统,所以在求解电四极子的问题时可借助电偶极子的结果进行求解。本文介绍了一种由电偶极子的电势和电场强度求解电四极子电势、电场强度的教学方法。
白春华杨运均刘瑾江绍萍朱荣欢
关键词:电偶极子电势电场强度
CHAMP卫星数据处理方法对地磁场建模的影响
<正>卫星观测是一种能将地磁场观测范围扩展到全球的有效方式,也是目前最先进,精度最高的一种数据来源方式。卫星观测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全球范围内的近地、三分量低轨卫星矢量数据,这些数据对建立精确的地磁模型是非常必要的。结合地面...
白春华康国发高国明
文献传递
云南地震的潮汐应力触发机制及相关天体位置图像被引量:28
2005年
通过计算云南163个地震震源处沿地震主应力方向的潮汐应力分量,分析了地震的潮汐应力触发力学机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地震中有62%受到了潮汐应力的触发作用.在此基础上,对受到潮汐应力触发的地震发震时的天体位置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具有潮汐应力触发物理基础的地震时的月日黄经差、月日赤纬和月日天顶距的分布图像.图像显示,云南地区的地震在新月期间和上下弦附近较易受到潮汐应力的触发;受到潮汐应力触发作用的地震发震时刻的月日赤纬有明显的密集分布条带特征,地震频次在月、日天顶距分别为30°~140°和20°~140°范围内为平均优势分布区间.
吴小平黄雍冒蔚胡家富蒋骏康国发胡毅力
关键词:地震
极移和地磁极变化关系的初步分析
利用地磁场模型和IERS提供的极移资料序列,计算了1590~2005年的地磁北极位置和偏心偶极子的位置参数,分析了地磁极和地极的长期变化特征,讨论了极移和地磁极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850年至今,偏心偶极子位置离开...
高国明康国发白春华狄传芝
关键词:极移
文献传递
蒙古及邻区重磁异常的小波多尺度分析特征被引量:3
2020年
蒙古位于中亚造山带中部,是认识中亚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关键区域.基于SGG-UGM-1重力场模型和EMAG2磁场模型,分析蒙古及周边地区的重力异常和磁异常的空间展布特征.文章对重磁异常场进行二维小波多尺度分析,并利用功率谱分析方法得出小波逼近和细节信号的等效源深度.结果显示:蒙古及邻区的重磁异常特征与该区的地质构造吻合,反映了蒙古弧形构造特征;重磁异常的小波多尺度分析结果揭示了断裂带异常可能是由于壳幔深部物质沿断裂隙上涌导致的密度和磁性的变化引起的.
侯静高国明杨滢
关键词:重磁异常小波多尺度分析地质构造
岩石圈磁场模型
岩石圈磁场,又称地壳磁场,或地磁异常。本文叙述了岩石圈磁场模型的定义,叙述岩石圈磁场模型可用于资源勘探和导航领域。简要介绍了岩石圈张纪中磁场模型:MF系列模型、POMME系列模型NGDC-720模型、EMM-720和EM...
白春华康国发高国明
关键词:岩石圈资源勘探导航系统
云南地区地壳磁异常分布与地质构造
根据美国地球物理数据中心(NGDC)利用海、陆、空、天磁测资料建立的最新一代地磁场模型EMM2015,研究云南地区地壳磁异常的空间变化特点,包括磁异常分布、垂直向磁场梯度衰减、不同波长带对总体磁异常的贡献。对磁异常进行二...
文丽敏白春华高国明康国发
关键词:地质构造
中国西南地区岩石圈卫星磁异常的分布特征研究
岩石圈磁场是地磁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它的研究一直是地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随着卫星磁测技术的发展,利用卫星资料对岩石圈磁场分布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地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美国、德国和丹麦等国的研究者根据卫星磁测资料建立...
狄传芝康国发
地磁位谐波振幅的南北非对称性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第10代国际参考地磁场模型(IGRF)的资料,研究了地磁位的谐波振幅的纬度分布及其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地磁位偶极子成分的谐波振幅北半球大于南半球,谐波振幅随时间减小,北半球的减小比南半球快,振幅变化率高纬度地区周期小,低纬度地区周期长,平均有60 a左右的周期.非偶极子成分的谐波振幅南半球大于北半球,谐波振幅随时间增大,北半球比南半球增加快,振幅变化率南半球比北半球变化强烈,没有明显的周期规律.地磁位的谐波振幅变化有明显的纬度依赖性,在南北半球的分布及其时间变化与地球赤道非对称.
康国发白春华高国明李伟
关键词:地磁场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