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工业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作品数:130 被引量:796H指数:17
相关作者:王淑琴马卫红薛飞刘海明周敏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学系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4篇金属学及工艺
  • 67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化学工程
  • 6篇理学
  • 3篇冶金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2篇合金
  • 18篇金属
  • 17篇复合材料
  • 17篇复合材
  • 13篇贝氏体
  • 12篇凝固
  • 12篇力学性能
  • 12篇力学性
  • 10篇准贝氏体
  • 9篇过冷
  • 9篇ZL101
  • 9篇AL
  • 8篇原位复合
  • 8篇原位复合材料
  • 8篇显微组织
  • 7篇单晶连铸
  • 7篇铝基
  • 7篇贝氏体钢
  • 6篇单晶
  • 5篇熔体

机构

  • 129篇西安工业学院
  • 26篇西北工业大学
  • 11篇西安交通大学
  • 5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陕西工业职业...
  • 1篇西安科技学院
  • 1篇中国船舶重工...
  • 1篇西安生漆涂料...
  • 1篇佛罗里达大学
  • 1篇国家电力公司...
  • 1篇苏州热工研究...

作者

  • 38篇严文
  • 16篇赵玉厚
  • 16篇范新会
  • 15篇李建平
  • 14篇程巨强
  • 13篇刘江南
  • 13篇杨觉明
  • 12篇康沫狂
  • 11篇坚增运
  • 10篇王正品
  • 9篇李高宏
  • 9篇杨通
  • 9篇董晟全
  • 8篇周敬恩
  • 8篇石崇哲
  • 7篇王鑫
  • 7篇郭永春
  • 7篇王静宜
  • 6篇陈平
  • 6篇张建斌

传媒

  • 60篇西安工业学院...
  • 12篇热加工工艺
  • 9篇西安工业大学...
  • 8篇铸造技术
  • 5篇机械工程材料
  • 4篇铸造
  • 4篇兵器材料科学...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材料工程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矿山机械
  • 1篇理化检验(物...
  • 1篇焊接技术
  • 1篇中国科学(E...
  • 1篇中国表面工程
  • 1篇西安科技学院...

年份

  • 2篇2005
  • 9篇2004
  • 14篇2003
  • 18篇2002
  • 20篇2001
  • 14篇2000
  • 19篇1999
  • 10篇1998
  • 5篇1997
  • 5篇1995
  • 2篇1993
  • 3篇1992
  • 6篇1991
  • 1篇1990
  • 1篇1989
1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深过冷镍单晶形成的临界过冷度计算
1998年
对深过冷金属熔体中单晶形成的临界过冷度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过冷度增大到一临界值后,金属熔体的形核点必然减小到1.过冷金属熔体中单晶形成的临界过冷度不仅与金属的本身性质有关,而且也与熔体的冷却速度vc和金属的体积V有关.本文计算得到的过冷镍金属熔体中单晶形成的理论过冷度与有关实验结果完全吻合.
坚增运史芳丽
关键词:深过冷单晶
单晶连铸凝固过程温度场数值模拟(Ⅱ)——数值计算程序及计算结果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在作者建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编程并以纯铝单晶连铸为对象进行了模拟计算,证明所建立的模型是有效的,采用的计算方法和编程是正确的.计算结果表明,冷却能力和铸型温度是影响固液界面形状和位置的显著因素,牵引速度和导流管中的液体金属温度影响较小.
范新会王鑫王鑫许振明傅恒志
关键词:金属单晶温度场凝固
单晶连铸铝线材的静拉伸性能及其变形特性被引量:3
1997年
对单晶连铸直径8mm的工业纯铝线材的室温拉伸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单晶连铸铝线材的抗拉强度σb比金属型多晶铝试样降低38.8%,但其屈服强度σ0.2并没有降低,σ0.2/σb比值提高达93%.单晶试样的延伸率比多晶试样提高117%,断面收缩率大于80%.分析认为,多晶铝试样的力学性能与单晶试样的差别归根于铝的面心立方结构属性及晶界对滑移的阻滞作用.
范新会王鑫严文李建国傅恒志
关键词:滑移晶界线材连铸
准贝氏体耐磨钢板埋弧焊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
2003年
研究了新型高强度准贝氏体耐磨钢板埋弧焊焊接接头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埋弧焊焊缝部分组织为针状铁素体,熔合线结合良好,组织分布均匀,晶粒细小,热影响区组织为准贝氏体,焊接接头具有良好的强韧性。
程巨强肖盼徐振华康沫狂
关键词:埋弧焊
原位复合材料Al_3Ti/ZL101的正交实验研究及金相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通过正交实验 ,采用极差和方差分析方法确定了生成 Al3Ti/ ZL 10 1原位复合材料的最佳成分 ;测试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并对该材料进行了显微金相分析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与基体材料 ZL 10 1相比 ,Al3Ti/ZL 10 1原位复合材料在其最佳成分配比下 ,强度有较大幅度提高 ,伸长率也略有提高 ;复合材料中原位生成增强体 Al3Ti的尺寸仅为 0 .5μm左右 ,均匀分布于基体晶粒内部 ,同基体结合良好 ;由于细小增强相的作用 。
赵玉厚严文周敬恩
关键词:原位复合材料正交实验金相分析
Al_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的铸造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04年
测试了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的流动性、线收缩率、热裂倾向及铸造应力,分析了影响铸造性能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的热裂抗力较基体材料大、线收缩率较基体材料小、铸造应力略大于基体材料;在780℃以下,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的流动性优于基体材料。对Al3Ti/ZL101原位复合材料采用同基体材料相同的铸造工艺即能满足生产要求。
赵玉厚严文田龙李建平李高宏杨通
关键词:原位复合材料流动性能收缩率铸造应力
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处理含酚废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1
2002年
初步探讨了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机理,对影响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处理苯酚废水去除率的各种要素,如反应时间、电流密度、原水浓度、pH值等进行了条件试验,得出了活性炭填充电极电解法去除苯酚静态试验的最佳试验条件。
程爱华张治宏
关键词:含酚废水废水处理去除率电流密度
净化工艺对铜过冷度的影响被引量:2
1999年
对大体积液态铜在真空熔炼条件下用熔融钠钙玻璃净化后的过冷度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铜的过冷度受真空度、过热度、净化时间及循环次数的影响.在保证金属液不飞溅和溢出的条件下,增加真空度可提高铜的过冷度;铜的过冷度先随过热度增加而增加,当过热度增加到一定值后,又随过热度的增加而减小;增加净化时间,铜的过冷度先是明显增加,随后逐渐趋于稳定;铜的过冷度在前几个循环中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增大,在第3~6个循环中达到最大,此后基本上趋于稳定.
马卫红坚增运严文
关键词:过冷度净化工艺快速凝固
漆酚导静电防腐涂料的研究被引量:10
1999年
介绍了利用生漆制备导静电防腐涂料的技术方法,并进行理化性能测试.该涂料既保持了生漆原有的优异性能,又具有突出的综合防腐及导静电特性.为石油化工行业提供了一种比较理想的导静电防腐涂料.
石玉张飞龙魏朔南
关键词:导静电涂料防腐涂料漆酚理化性能
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枝晶间距与冷却速率的关系被引量:21
1999年
利用高梯度快速定向凝固设备,对DZ22高温合金定向凝固组织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次和二次枝晶组织随冷却速率的增长,都有明显细化,横向分枝的生长受到抑制.一次和二次枝晶间距与冷却速率之间都符合指数关系.在冷却速率达到54℃/s时,一次枝晶间距为288μm,二次枝晶间距84μm.
顾林喻
关键词:高温合金定向凝固枝晶间距冷却速率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