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扬州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化研究所

作品数:60 被引量:349H指数:12
相关作者:姚晓菲曹柯平孙晓晖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文学
  • 18篇历史地理
  • 11篇艺术
  • 6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文学
  • 9篇宝卷
  • 7篇佛教
  • 6篇宗教
  • 5篇信仰
  • 4篇东晋
  • 4篇说唱
  • 4篇俚曲
  • 4篇文化
  • 3篇音乐
  • 3篇渊源
  • 3篇神话
  • 3篇宋代
  • 3篇聊斋
  • 3篇聊斋俚曲
  • 3篇南朝
  • 3篇琅邪
  • 3篇琅邪王氏
  • 3篇佛教文化
  • 2篇宣卷

机构

  • 58篇扬州大学
  • 2篇温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温州师范学院
  • 1篇金陵图书馆
  • 1篇辅仁大学

作者

  • 25篇车锡伦
  • 6篇王永平
  • 6篇王小盾
  • 5篇单鹏
  • 4篇刘玉珺
  • 4篇姚晓菲
  • 3篇孙尚勇
  • 3篇刘水云
  • 3篇樊昕
  • 2篇孙晓晖
  • 2篇曹柯平
  • 1篇王小盾
  • 1篇钟宗宪
  • 1篇陈泳超
  • 1篇吴锤
  • 1篇李昌集
  • 1篇潜明兹
  • 1篇秦跃宇
  • 1篇高有鹏
  • 1篇李稚田

传媒

  • 4篇中国音乐学
  • 4篇蒲松龄研究
  • 3篇云南艺术学院...
  • 3篇文献
  • 3篇民俗研究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文学评论
  • 2篇文史知识
  • 2篇敦煌研究
  • 2篇黄钟(武汉音...
  • 2篇岱宗学刊(泰...
  • 2篇河南教育学院...
  • 2篇岱宗学刊
  • 2篇戏曲研究
  • 1篇文学遗产
  • 1篇东南文化
  • 1篇东南亚纵横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文艺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6篇2003
  • 7篇2002
  • 6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宝卷研究的世纪回顾被引量:30
2001年
产生于宋元时期的宝卷至今仍在个别地区的农村及某些民间教团中流传。本文回顾了上个世纪中国宝卷研究的情况,除了对宝卷的渊源、形成、分类和发展过程的一般研究外,主要是作为俗文学(民间文学)和民俗文艺的宝卷研究。
车锡伦
关键词:宝卷宣卷渊源宝卷研究俗文学
《散花乐》考——兼论和声联章乐体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对《玉音法事》中《散花乐》的实字和声辞作了穷源竟委的考证,认为这种在固定位置使用相同和声的乐体应称为“和声联章乐体”。文章还分析了现今尚存的有和声的道曲,认为这类和声联章乐体的曲式符合黄金分割律和“落韵”的自然审美法则。本文是作者硕士学位论文《〈玉音法事〉曲目考释及其结构探讨》(导师:童忠良教授)第四章的节选。
孙晓晖
关键词:黄金分割律
读《辽史》《元史》札记
2002年
一、《全遼文》误收乐章一则陈述《全遼文》(中华书局本,1982年版)卷一二录有所谓金代承遼之《鼓吹曲》一首:'五年一巡狩,仙仗到人间,问稼穑艰难。苍生洗眼,秋光里,今日见天颜。金戈玉斧临香火,驰道六龙闲。歌谣到处皆相似,天子寿南山。'小字注:'《金史·乐志》云:‘天眷三年九月幸燕京,所用鼓吹导引仍遼旧。’是此曲乃遼曲也。'
王福利
关键词:小字金史札记香火
横吹曲考论被引量:14
2003年
本文从《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卷的结构编排入手 ,通过全面考察横吹曲的记录与传承 ,揭示了这一音乐品种在汉魏六朝隋唐时期的历史发展。文中指出 :汉二十八解、簸逻回歌、梁鼓角横吹曲是横吹曲在汉魏六朝时期的三种历史形态 ,至隋唐时期 ,作为独立音乐形式的横吹曲不复存在。汉二十八解传世并得到记录的曲调有十八支 ,而不是过去人们所认识的仅有十支。簸逻回歌与真人代歌的音乐内容相近 ,它们是北朝乐府的真正代表。梁鼓角横吹曲是南北文化交融的产物 ,不能将之简单视为北朝乐府的内容。文中对吴兢、郑樵对横吹曲记录的失误作了深入分析。
孙尚勇
关键词:《乐府诗集》
夏代的“九歌”及其同五行说的关联被引量:5
2007年
对夏代"九歌"之内涵的理解,涉及两个重大的学术问题:在音乐学方面,涉及如何理解中国音阶及其变化音体系之形成的问题;在思想史方面,涉及如何理解五行起源及其早期形态的问题。黄翔鹏提出"九歌"为九声音列之说,为解决上述问题指明了方向。本文在此基础上作了以下补充论证:(一)对先秦典籍所记"五官"、"五正"之制进行考察,确认了夏代五行说史料的真实性。(二)对殷商时代"五火"、"五星"、"帝五臣"等事物及其来源进行考察,判断五行思想在夏代已经产生。(三)对夏民族的神圣数字"九"进行考察,明确了"九歌"作为神圣音乐的性质,进而确定了它同"禹铸九鼎"之事的关联。本文的结论是:夏代乐学以"九德"为律学背景,采用九音。在夏代,已经产生正德生谷、谷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利用、利用生厚生的相生观念。"九歌"实际上是对这种五度相生为九音之关系的概括。
王小盾
关键词:五行说
宫体诗概论被引量:2
2001年
本文对上个世纪初以来的宫体研究作了必要的回顾,并从历史发展逻辑和宫体诗人的创作实际出发,对宫体的概念内涵、产生原因、艺术特色及影响评价诸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文认为:宫体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内容与政教观念脱离,题材以艳情和写景并重,风格清新与轻艳兼备,语言声韵承接永明体而更注重诗歌体制上的探索;关于宫体的产生,儒道佛趋于初步融合是其思想背景,南朝士庶力量的升降是其政治背景,南方音乐的俗化和北方音乐的传入是其音乐背景,南朝诗歌的发展是其文学背景,萧纲等人的大力提倡是其理论背景;宫体是有意识地继承永明体的又一次文学新变,不管这种新变是否意味着文学的全面进步,都不能否定它在艺术上的独到之处;宫体促进了南北文学的初步融合,对唐代文学发展也有积极影响;宫体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中的一个环节,虽然不是最重要,但不可或缺。
孙尚勇
关键词:宫体诗文学永明体南朝诗歌有意识儒道佛
在历史的“同一”与“分疏”之间——评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2006年
由于深受谱系学的影响,汪著《理与物》中诸多重要命题中充满着同一与分疏之间的二元张力。举凡理与物、帝国与国家、天理与公理、封建与郡县、时势与天理、礼乐与制度、理学与心学、象与数、巫术与王制、理与礼、治与道、道与器等等二元建构命题,其中固然不乏有某种新见,然正因为这样一种“思想的叙述”法式,使得这些重要命题往往面临难以回避的困难,导致这些重要命题必须建立在“在这个意义上”的表述中。
刘绪义
聊斋俚曲曲牌的来源(之一)被引量:12
2002年
本文通过有关曲牌资料的详细比较 ,提出聊斋俚曲的某些曲牌与“南北曲”中同名曲牌是历史发展中的渊源关系 ,从词格上看 ,它们与同名明清小曲更接近 ;明清小曲也有地区性的差异 ,聊斋俚曲曲牌同产生于河北及其周边地区的教派宝卷中的小曲更多相同。对追寻聊斋俚曲音乐的遗响 ,也提出了建议。
车锡伦
关键词:聊斋俚曲
任中敏先生和他所建立的散曲学、唐代文艺学被引量:13
1996年
任中敏先生生于1897年。原名讷,以字行,又号二北、半塘。这是两个涵有学术意义的别号:“二北”指的是北宋词和元代北曲,代表他学术研究的第一个时期;“半塘”指的是唐代文学的半壁江山——唐代音乐文艺,代表他学术研究的第二个时期。
王小盾李昌集
关键词:唐代文学任中敏文艺学学术研究学术意义北宋词
乐府建置考被引量:8
2002年
本文是关于乐府机构建置问题的一篇考证文章,所涉及的主要有乐府的起源、汉初音乐机关的设置、汉武帝乐府的建立、汉哀帝罢乐府等内容。本文的结论是:乐府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秦仿照东方诸侯而设,至其统一六国,这一机构也在统一的中央政权中得到了保留;学术界曾经用来证明汉初有乐府机构设置的材料,经细致考辨,其本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因而不能用作汉初乐府的材料;汉初不设乐府机构,高帝、惠帝时礼乐建设由叔孙通领导下的太常、太乐执行,文帝、景帝之世“习常肄旧”而已;武帝因改革制度、定郊祀、改变汉初单调的音乐风格等需要,设置了由李延年领导的乐府,这一事件标志了中国古代音乐史一个新阶段的正式确立;元帝、成帝、哀帝时代汉家祭祀制度的改革是哀帝罢乐府的根本原因。
孙尚勇
关键词:乐府诸侯祭祀制度汉初中央政权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