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现代逻辑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所

作品数:17 被引量:27H指数:4
发文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理学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哲学宗教
  • 5篇理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说谎者悖论
  • 4篇逻辑
  • 3篇定理
  • 3篇悖论
  • 3篇哥德尔
  • 3篇哥德尔定理
  • 2篇哲学
  • 2篇指代
  • 2篇数学
  • 2篇数学哲学
  • 2篇自然数
  • 2篇命题
  • 2篇禁止
  • 2篇康托
  • 2篇公理
  • 1篇单射
  • 1篇选择公理
  • 1篇学理
  • 1篇意象图式
  • 1篇引力

机构

  • 17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6篇温邦彦
  • 4篇黄展骥
  • 2篇唐敏
  • 2篇卢雁
  • 2篇沈卫国
  • 1篇陶孝云
  • 1篇郁锋

传媒

  • 3篇重庆工学院学...
  • 2篇重庆工学院学...
  • 2篇天津职业院校...
  • 2篇重庆工学院学...
  • 1篇哲学动态
  • 1篇安徽大学学报...
  • 1篇理论界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毕节学院学报...
  • 1篇2009北京...
  • 1篇第五届全国分...

年份

  • 1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具身性与数学认知——一种基于意象图式与概念隐喻的具身数学理论
随着当代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中具身主义纲领的崛起,具身哲学已经深刻地影响了认知语言学、神经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站在具身哲学的立场上,如何解决计算主义遗留下来的问题,成为具身哲学的一个重任。其中之一是关于作为一个拥有具身...
唐敏
关键词:数学认知数学哲学意象图式概念隐喻
文献传递
禁止使用自指代命题——说谎者悖论的排除和哥德尔定理的讨论被引量:6
2006年
应把“自指代命题”从“自指命题”中区分出来,前者违反同一律,作代换还可能违反矛盾律,因此禁止使用自指代命题。对内容不明的自指命题作真假对错的评判,不可能给出确定的结论,但也不会出现矛盾。说谎者悖论是一个佯悖。它被称为悖论,是因为推理者混淆了思维的层次,构造了自指代命题并进行代换才导致矛盾。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所构造的自指代命题的可证性存在矛盾的双重标准,定理的证法中共用了矛盾的双重标准,其结论值得商榷。结论中的“不可判定”命题,现在有三种不同的错误解释:是非不可分辨的命题(三值)、是非可分辨但不确定的命题(二值)、除自指代命题之外的是非都不可证的其他命题,它们都不是哥德尔的证法所支持的结论。它导致“真理丧失说”和“数学丧失了确定性”缺乏依据。
温邦彦
关键词:说谎者悖论哥德尔定理
论牛顿运动定律及惯性力与引力的产生机制及统一描述
2007年
提出一种关于宇宙空间微物质及其运动形态的假设,并在此基础上,用十分简洁的方式给出了牛顿运动定律、惯性力及引力的本质描述。指出诸论题中,它们均可用相同的物理机制予以说明,使原先不同的物理规律得到简化及统一的解释。
沈卫国
关键词:牛顿运动定律引力惯性力
“归谬法”与“强化谎者”——略评《透视“说谎者”怪圈》被引量:1
2006年
张铁声自认对包括“说谎者悖论”在内的“典型语义悖论”提供了非特设性的统一解。但事实上,其解悖方案不过是跟“变值派”的方案“不谋而合”:只消解“变值弱例”,回避“矛盾强例”;而且在证明过程中,所使用的归谬法值得商榷。
黄展骥
关键词:归谬法说谎者悖论
自然数和偶数的个数一样多吗?——无穷理论的新方案(1)被引量:4
2008年
介绍了20世纪数学、逻辑、哲学界关于无穷的激烈争论情况和存在的困惑等问题,在《数学原始概念的新选择》一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研究无穷的创新方案:在研究无穷的存在时,须分清理想和现实;在研究无穷的构造时,须分清进程和终结;在研究无穷的素量时,须分清趋向和度量;在研究无穷的度量时,须分清基本和变换.给出了涉及无穷的度量原理和方法.分析了"一一对应",深入讨论了康托的无穷集合定义:"与其真子集成一一对应的集合"和康托的结论:"自然数集与偶数集的素量相等";指出康托混淆了无穷的进程和终结、集合和序列、单射和双射的错误,并且指出了"无穷领域整体等于部分"的结论违反了矛盾律.
温邦彦
关键词:自然数
论实数集(连续统)的可数性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5
2006年
在前期研究[2][3][4]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康托对角线法及实数集的可数性问题,并给出了一个证明。同时对区间套法,康托定理,哥德尔定理,选择公理等与之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作了深入讨论并得出创新性结论。
沈卫国
关键词:可数性康托定理哥德尔定理选择公理
论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中的基本事态被引量:1
2009年
事实表达的是现实性,事态表达的是可能性。维特根斯坦在此区分了两个系列:第一个系列是现实世界——事实——基本事实——对象的外在性,第二个系列是可能世界——事态——基本事态——对象的内在性。学界有种观点认为,基本事态对应着命题逻辑的原子命题,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从布拉德雷问题的解决来看,维特根斯坦正是基于基本事态的提出,将基本事态看成世界的逻辑原子,并遵从了布拉德雷的"内在关系说",才得以避开哲学上对本体的无穷追溯。
卢雁
关键词:《逻辑哲学论》维特根斯坦
说谎者悖论的排除和哥德尔定理的质疑被引量:4
2008年
说谎者悖论是一个佯悖。它之所以被称为悖论,是因为推理者混淆了思维的层次,构造了自指代命题并进行代换才导致矛盾。把"自指代命题"从"自指命题"中区分出来,指出前者违反同一律,作代换还可能违反矛盾律,主张禁止使用自指代命题。还指出哥德尔所构造的自指代命题存在矛盾的双重标准,它的证法采用了双重标准,是错误的。哥德尔定理的结论中的"不可判定"命题,现在有3种不同的错误解释:是非不可分辨的命题(三值)、是非可分辨(二值)但不确定的命题、是非都不可证的任意命题,它们都不是哥德尔的证法所支持的结论。还指出它不会导致"真理丧失说"和"数学丧失了确定性",但还应充分肯定哥德尔的历史功绩。
温邦彦
关键词:说谎者悖论哥德尔定理
什么是康托的不可列集合?——无穷理论的新方案(3)被引量:2
2009年
介绍了康托的无穷集合和可列集合之定义以及他对"有理数集是可列集"和"实数集是不可列集"这2个命题的证明,根据集合的质量标准对此作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康托并没要求集合做到元素的一个不漏,混淆了反映无穷进程的"序列"和反映无穷终结的"集合",他在使用"一一对应"时混淆了"单射"和"双射",对这2个命题的证明都是错误而无效的;若他的一一对应指单射,则有理数序列和实数序列都是可列序列;若他的一一对应指双射,则有理数集和实数集都不能与自然数集成一一对应;他所做的可列和不可列的分类既不符合逻辑,也缺乏实质意义.还指出了运用反证法的注意事项.当做了假设后的推理出现矛盾时,首先应检查推理是否有误,若有错误必须纠正,而不该简单地推翻假设了事.
温邦彦
关键词:单射满射康托
自然的观念与理性的位置——一种“部分返魅”的自然观
基于现代自然科学的流行的自然主义主张所有现象都受自然律辖制,或者自然科学的方法适用于研究的各领域。采纳这种自然主义就不能在自然之中说明意义、意向性和规范性之类的范畴,从而陷入了一种哲学困境中:认知主体和思维主体似乎都退出...
陶孝云
关键词:自然主义哲学思想自然观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