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学院文学院徽州文化研究所
- 作品数:47 被引量:114H指数:6
- 相关作者:徽文姚邦藻江志伟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徽商的和谐理念与实践
- <正>中国人从“和”而来。为了追求和实现“和而不同”其乐融融的理想社会,中华民族先人千百年来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中华儒学有丰富的和的思想智慧。宋明以来兴盛的徽商“贾而好儒”, 他们不仅仅是“以儒术饰贾事”,而且是在努力...
- 方利山
- 文献传递
- 新安儒医对儒学思想的承传和融铸
- 古徽州(新安)是程颐、程颢和朱熹的祖居地,人称'程朱阙里',集儒学之大成的程朱理学(新儒学)对古徽州社会各阶层人士、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加上徽州先民,各世家大族,差不多都是从中原迁徙而来,他们对中华...
- 方利山
- 关键词:儒学思想孔孟儒学
- 文献传递
- 徽商四民观探微
- 2007年
- 中国传统的四民观起于春秋时期的管仲,即将民众按士、农、工、商四大社会职业来划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带有强烈的等级性、阶级性的传统四民观才真正确立。士为尊,而农则为立国之根本,商人则位于社会的最底层。面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四民观带来的心理压力,徽商将治生纳入传统的价值体系,对商农关系、士商关系进行改造,确立了新的"四民"观念。
- 赵懿梅
- 关键词:徽商
- 一腔浑是活人心——新安医家医德之评析被引量:3
- 2007年
- 新安医家的高尚医德在他们的理念行为、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从儒医、研医、医风等方面展示新安医家的医德,这种高尚的医德是促成新安医学历史辉煌的精神动力,成为徽州文化最值得珍视的遗产。
- 方利山
- 关键词:新安医家医德新安医学精神遗产
- 徽州“一田二主”的称谓问题
- 2007年
- "大小买"是徽州"一田二主"现象的一种主要称谓,但并非唯一称谓,亦未曾完全统一过,相反,徽州"一田二主"现象的称谓还具有多样性和地域性的特点。
- 吴秉坤
- 关键词:多样性地域性
- 徽州消防文化浅论——兼谈李俊先生的徽学研究
- <正> 2003年1月,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黄山市消防支队政委李俊先生编著的《徽州古民居探幽》一书,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从徽州消防文化的视角解读徽州古民居的著作。徽州消防文化,作为徽州文化的一个...
- 方利山
- 文献传递
- 徽商义利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 2009年
- 儒家义利之辨重义轻利,但并不否定利,而是主张义利统一,在义的指导和制约下去追求合理的利。徽商对儒家义利观的整合贯穿于经商的各个环节,体现于经商的动机、经商的手段以及商业利润的用途等各个方面:以义为尚,服贾求生;以义取利,生财有道;以义制利,用财有度。徽商义利观对于我们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基础--社会主义义利观具有借鉴意义。
- 赵懿梅
- 关键词:徽商义利观和谐社会
- 徽商之文化解读被引量:8
- 2005年
- 曾在中国明清经济发展史上叱咤风云,雄踞商界数百年的一代徽商,以惊人业绩鲜明特色、突出形象引人关注。怎样看徽商?徽商精神是什么?成为徽州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从文化学的角度解读“徽商”,可能有助于人们历史地、整体地、全面地把握“徽商”。徽商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徽商是一个特定人物群体;徽商是一部时代创新史诗;徽商是一份珍贵历史遗产。
- 方利山
- 关键词:徽商文化解读历史过程遗产
- 《左传》叙事与解经语不合的原因及其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左传》叙事与解经语不相协和是一个关系到《左传》是否传《春秋》的重要问题,故争论双方都对这种不合的原因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无法达成共识。绕开《左传》是否传《春秋》的问题,从比较中立的立场出发,《左传》叙事与解经语不合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左传》叙事既有解释经义的功能,又有表达叙事者自身历史认识与评价的功能,超出了"春秋大义"的限定,从而导致《左传》叙事与解经语之间存在张力与不合,并使得《左传》叙事在后世义理的标准下遭到严厉批评和质疑。
- 吴秉坤
- 关键词:《左传》叙事
- 徽州学学科体系建构浅议——以《徽州学概论》为例被引量:6
- 2004年
- 《徽州学概论》对徽州学学科体系架构有不少重要的思考。必须从徽州学、徽州文化的定义、内涵、本质特性、内在逻辑规律的进一步开掘中探寻徽州学学科体系的合理构架。"人文以化成天下"之"文化"、徽州特定地域的地理人文、徽州学之所以成"学"的内因是整个徽州学学科大厦的最需要关注之点。全方位做好徽州文物、文献、文书等资料工作是徽州学学科体系的基础。
- 菲元
- 关键词:徽州文化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