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728 被引量:3,680H指数:28
相关作者:华子春戚金亮刘常宏李家璜陆桂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技术创新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59篇期刊文章
  • 16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0篇医药卫生
  • 175篇生物学
  • 65篇农业科学
  • 51篇理学
  • 41篇化学工程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9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天文地球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152篇细胞
  • 87篇基因
  • 67篇蛋白
  • 56篇肿瘤
  • 50篇活性
  • 36篇小鼠
  • 35篇凋亡
  • 32篇药物
  • 32篇分子
  • 29篇免疫
  • 27篇氨酸
  • 26篇抗肿瘤
  • 26篇克隆
  • 25篇杆菌
  • 23篇细胞凋亡
  • 20篇转录
  • 20篇纯化
  • 15篇巨噬细胞
  • 14篇色谱
  • 14篇淋巴

机构

  • 721篇南京大学
  • 35篇中国药科大学
  • 23篇南京军区南京...
  • 2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1篇江苏省人民医...
  • 20篇南京大学医学...
  • 15篇宿州学院
  • 13篇常州南京大学...
  • 1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0篇南京师范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澳门科技大学
  • 8篇南京市口腔医...
  • 7篇合肥学院
  • 7篇江苏大学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7篇中国医学科学...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6篇南京林业大学
  • 5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42篇华子春
  • 81篇焦庆才
  • 59篇徐强
  • 48篇杨永华
  • 33篇刘茜
  • 33篇戚金亮
  • 27篇刘均忠
  • 26篇秦浚川
  • 23篇沈萍萍
  • 23篇孙洋
  • 20篇张峻峰
  • 19篇孔令东
  • 19篇张鹤云
  • 17篇徐礼生
  • 15篇庞延军
  • 15篇沈燕
  • 14篇陈婷
  • 14篇李加友
  • 14篇王成
  • 13篇殷武

传媒

  • 31篇东南大学学报...
  • 27篇精细化工
  • 15篇南京大学学报...
  • 13篇药学学报
  • 12篇药物生物技术
  • 12篇中国中药杂志
  • 10篇微生物学报
  • 10篇中国药科大学...
  • 8篇临床检验杂志
  • 8篇微生物学通报
  • 8篇中草药
  • 8篇中国药理通讯
  • 8篇中国科学:生...
  • 7篇生命科学
  • 7篇中国药理学通...
  • 7篇药学进展
  • 7篇生物化学与生...
  • 7篇中国生化药物...
  • 7篇医学研究生学...
  • 7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12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10篇2019
  • 25篇2018
  • 13篇2017
  • 15篇2016
  • 33篇2015
  • 35篇2014
  • 48篇2013
  • 43篇2012
  • 43篇2011
  • 54篇2010
  • 51篇2009
  • 51篇2008
  • 54篇2007
  • 57篇2006
  • 42篇2005
7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能量转移机制的正、负功能团相互作用
2013年
制备了一定尺寸的量子点和金纳米粒子,在量子点和金纳米粒子表面修饰具有相同碳原子数,不同正、负电性的功能配体,研究了配体间电性作用和位阻效应对"量子点-金纳米粒子"体系荧光共振能量传递(FRET)过程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和紫外、荧光等方法对量子点和金纳米粒子的尺寸、形态及光学性质进行表征,并深入研究了末端的正、负电性功能团对FRET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强的电性作用有利于提高体系FRET的效率,而位阻效应则降低该效率。
洪瑾马智宇陈沫丁娅
关键词:量子点金纳米粒子表面修饰位阻效应
特发性不育患者外周血和睾丸组织中无精子因子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男性特发性不育患者外周血和睾丸组织中无精子因子(AZF)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特发性不育患者62例,其中严重少精子症29例,无精子症33例。抽取患者外周血样本检测,8对引物为sY84和sY86(AZFa区),sY127和sY134(AZFb区),sY254和sY255(AZFc区)及内对照SRY(sY14)和ZFY。PCR检测包括MixA:SRY(sY14)-ZFY-sY84-sY134-sY255和MixB:SRY(sY14)-ZFY-sY86-sY127-sY254;穿刺获得患者睾丸标本,Trizol方法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DNA。PCR检测包括SRY(sY14)-DFFRY—RBM—DAZ-β-actin。结果外周血PCR结果显示:62例患者中AZF基因微缺失12例(19.4%),其中无精子症组9例,严重少精子症组3例。睾丸组织RT—PCR结果显示:62例均可见SRY阳性表达;RBMmRNA无表达2例,RBM和DAZmRNA无表达1例,DAZmRNA无表达12例,其中3例外周血细胞内DAz基因正常。结论特发性不育患者睾丸组织存在AZF基因表达缺失,睾丸组织RT-PCR检测有助于确定患者病因,结合外周血PCR检测有助于指导睾丸精子穿刺-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治疗。
宋宁宏杨杰张炜王增军华立新殷长军吴宏飞周作民张晶
关键词: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聚合酶链反应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不育男(雄)性
罗红霉素对迟发型变态反应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罗红霉素对迟发型变态反应及其相关细胞的影响。方法:整体实验:以绵羊红细胞(SRBC)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DTH)。离体实验:分离培养小鼠脾细胞和大鼠腹腔巨噬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以Griess法测定细胞释放的NO水平。结果:罗红霉素10和20 mg/kg于效应相经口给药显著地抑制了SRBC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并使因SRBC免疫增高的淋巴细胞体外存活率恢复至正常水平;罗红霉素在体外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on A所致的脾淋巴细胞增殖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NO;体内给药显著地抑制了脾淋巴细胞对Con A的增殖反应能力。结论:罗红霉素对SRBC-DTH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可能与降低脾淋巴细胞的存活、增殖及巨噬细胞释放NO等有关。
刘康徐强
关键词:罗红霉素淋巴细胞巨噬细胞
复合载体固定化大肠杆菌制备γ-氨基丁酸被引量:5
2008年
用卡拉胶与明胶复合载体固定大肠杆菌,优化了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条件,并利用该复合载体固定大肠杆菌细胞进行酶法制备γ-氨基丁酸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m(卡拉胶):m(明胶)=3:2,ρ(混合胶)=12g/L,ρ(KCl)=60g/L,固定化时间为3h,ρ(菌体)=80g/L,反应温度为37℃,转化体系pH=4.8,ρ(底物)=40g/L。固定化细胞在最适条件下比酶活高达10740U。包埋1.0g湿菌体的固定化细胞重复使用7次,可把42gL-谷氨酸完全转化为γ-氨基丁酸。
沈俞刘均忠刘茜焦庆才
关键词:卡拉胶明胶固定化细胞Γ-氨基丁酸生物工程
马钱子碱对小鼠肿瘤的抑制作用被引量:34
2005年
目的:评价马钱子碱对移植性肿瘤模型荷瘤小鼠的肿瘤抑制作用和生存时间的影响.方法:用ICR小鼠接种S180、 EAC、 Heps瘤株造成相应的移植性荷瘤小鼠模型,考察马钱子碱对实体瘤模型(S180、 Heps)小鼠的抑瘤率和对腹水瘤模型(EAC、 Heps)小鼠生命延长率以研究其抗肿瘤活性.结果:马钱子碱在1.61~6.46 mg·kg-1对实体瘤Heps模型小鼠和S180模型小鼠的抑瘤率均不低于30%.马钱子碱能还能提高小鼠的免疫器官的重量及其指数,但其对腹水瘤模型(EAC、Heps)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无明显延长作用.结论:马钱子碱能一定程度地抑制实体瘤模型小鼠体内肿瘤生长,值得进一步研究.
邓旭坤蔡宝昌殷武张晓春李伟东孙靓
关键词:马钱子碱荷瘤小鼠抗肿瘤活性
白藜芦醇诱导T淋巴细胞AICD发生的机制
研究目的:考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促进T淋巴细胞AICD发生的作用特点,并探讨这种选择性诱导活化T细胞提前凋亡的分子机理。方法:
罗琼吴雪丰沈燕徐强
文献传递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血浆microRNAs表达谱的筛查
目的: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重症精神疾病,其发病主要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microRNAs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非编码RNA,广泛参与靶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节,涉及许多重要的生命进程,并与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对精神...
韦晖王成范钰许琪张辰宇沈岩
文献传递
95%肝切除与药物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的比较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探讨一种理想的大鼠急性肝衰竭 (AHF)模型建立方法。方法 SD大鼠 3 6只随机分为 3组 :(1)改良手术诱导组 ,切除约 95 %肝脏组织 ,术中经中叶肝静脉注入 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10ml/kg体重 ;(2 )传统手术诱导组 ,术中不行中叶肝静脉穿刺注射 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 ,其余手术方法同改良手术组 ;(3 )药物诱导组 ,给予D -氨基半乳糖 (D gal) 1.2g/kg腹腔注射。观察手术死亡率、建模后 2 4h大鼠存活率、血谷丙转氨酶 (ALT)、血氨 (NH3)、总胆红素 (TB)和血糖 (BG )。结果 传统手术诱导组手术死亡率高于改良手术组死亡率 (3 3 .3 %∶0 % ) ,改良手术诱导组、传统手术诱导组、药物诱导组大鼠建模成功后 2 4h存活率分别为 0 % ,0 % ,2 5 % ,改良手术诱导组ALT和NH3水平显著高于药物诱导组 (P <0 .0 5 ) ,TB和BG水平低于药物诱导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通过改进的 95 %肝切除术可建立较理想的大鼠AHF模型 ,术中经中叶肝静脉注入 5 %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可减少手术死亡率。
陈钟黄华吴振宇祝文彩李根喜
蛋白印迹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3
2004年
李晓军秦浚川武建国
关键词:蛋白印迹技术免疫检测转印
环丙沙星-铽配合物与脱氧核糖核酸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研究环丙沙星-铽(Tb3+-CIP)与脱氧核糖核酸(DNA)的相互作用。方法铽(Ⅲ)与环丙沙星反应形成的络合物与小牛胸腺DNA分子作用,进行扫描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研究。并用改良后的荧光猝灭方程求算出Tb3+-CIP与DNA的结合常数。结果Tb3+-CIP的紫外吸收光谱随DNA浓度增加产生明显的减色效应和红移现象;在290nm处形成一等吸收点。DNA能显著增强Tb3+-CIP体系的荧光,结合常数KA=1.43×104L.mol-1。结论Tb3+-CIP可以与DNA相互作用,作用方式存在静电和插入两种模式。
何华王羚郦张明焦庆才PHAM-HUY Chuong
关键词:荧光探针
共7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