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334 被引量:9,584H指数:31
相关作者:钟先信黄鸿章鹏李见为符欲梅更多>>
相关机构: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光纤传感与通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80篇期刊文章
  • 34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39篇自动化与计算...
  • 569篇电子电信
  • 447篇机械工程
  • 317篇理学
  • 115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79篇电气工程
  • 66篇建筑科学
  • 64篇核科学技术
  • 3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8篇医药卫生
  • 24篇航空宇航科学...
  • 21篇金属学及工艺
  • 21篇文化科学
  • 19篇天文地球
  • 19篇化学工程
  • 14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生物学
  • 8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75篇传感
  • 299篇感器
  • 299篇传感器
  • 268篇图像
  • 201篇光纤
  • 132篇光谱
  • 107篇光学
  • 96篇光栅
  • 92篇激光
  • 81篇网络
  • 80篇信号
  • 80篇小波
  • 73篇光纤传感
  • 72篇磁流变
  • 68篇射线
  • 67篇X射线
  • 62篇红外
  • 59篇人脸
  • 58篇通信
  • 58篇光电

机构

  • 2,328篇重庆大学
  • 85篇中国工程物理...
  • 58篇电子科技大学
  • 49篇重庆邮电大学
  • 46篇中国工程物理...
  • 34篇重庆理工大学
  • 29篇重庆交通大学
  • 26篇宁波大学
  • 25篇西南科技大学
  • 25篇重庆工学院
  • 22篇重庆工商大学
  • 18篇重庆通信学院
  • 16篇淮南师范学院
  • 16篇西南大学
  • 1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2篇重庆师范大学
  • 10篇清华大学
  • 10篇重庆邮电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山西大同大学

作者

  • 265篇陈伟民
  • 138篇肖沙里
  • 124篇魏彪
  • 107篇郭永彩
  • 105篇潘英俊
  • 98篇文玉梅
  • 97篇章鹏
  • 95篇冯鹏
  • 95篇李平
  • 95篇高潮
  • 91篇朱永
  • 82篇龚卫国
  • 80篇张洁
  • 78篇黄鸿
  • 78篇钟先信
  • 74篇余淼
  • 74篇袁祥辉
  • 66篇黄尚廉
  • 66篇罗钧
  • 65篇廖昌荣

传媒

  • 158篇仪器仪表学报
  • 108篇重庆大学学报...
  • 100篇光学精密工程
  • 94篇光学学报
  • 80篇光电工程
  • 73篇传感器与微系...
  • 69篇光子学报
  • 63篇传感技术学报
  • 56篇光电子.激光
  • 50篇强激光与粒子...
  • 47篇压电与声光
  • 44篇中国激光
  • 42篇光谱学与光谱...
  • 30篇物理学报
  • 29篇激光杂志
  • 27篇计算机工程与...
  • 19篇功能材料
  • 19篇测控技术
  • 19篇半导体光电
  • 17篇计算机应用研...

年份

  • 2篇2024
  • 34篇2023
  • 56篇2022
  • 43篇2021
  • 49篇2020
  • 25篇2019
  • 60篇2018
  • 45篇2017
  • 62篇2016
  • 79篇2015
  • 108篇2014
  • 90篇2013
  • 150篇2012
  • 158篇2011
  • 194篇2010
  • 233篇2009
  • 212篇2008
  • 173篇2007
  • 123篇2006
  • 113篇2005
2,3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半监督稀疏鉴别嵌入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被引量:14
2014年
为了有效利用已标记与未标记样本提高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精度,提出一种新的半监督流形学习方法——半监督稀疏鉴别嵌入算法(SSDE)。该算法结合了近邻流形结构及稀疏性的优点,不仅保留样本间的稀疏重构关系,而且通过引入少量有标记的训练样本以及大量无标记训练样本来获得高维数据的内在属性以及低维流形结构,实现鉴别特征提取,提高分类精度。在Washington DC Mall和Indian Pine数据集上的分类识别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较为有效地发现高维空间中数据的内蕴结构,分类性能比其他算法有明显的提升。在随机选取8个有类别标记和60个无类别标记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的情况下,本文提出的SSDE算法在上述两个数据集上的分类精度分别达到了77.36%和97.85%。
黄鸿曲焕鹏
关键词:高光谱遥感影像影像分类维数约简流形学习
半导体薄片激光器窗口散热模式的热效应被引量:3
2014年
基于垂直外腔面发射半导体激光器窗口散热模式的传热模型,用有限元法计算了不同条件下量子阱有源区的温度变化,建立了量子阱最高温度的等效热阻模型和计算公式,并通过拟合确定了热阻模型的相关参数.计算表明量子阱最高温度与抽运功率存在线性关系,与光斑面积近反比关系,窗口散热片可显著降低量子阱有源区温度和温度的不均匀度.等效热阻模型表明由于半导体晶片内热流在径向难以扩散,热传导中存在较大串联热阻,使得散热片热扩散能力趋于饱和,其中碳化硅的散热性能约为金刚石的75%.
朱仁江潘英俊张鹏戴特力范嗣强梁一平
关键词:热效应热阻散热片
基于电场作用下泄漏光波机理的初步研究
2008年
主要研究在电场作用下光波导传感系统中的泄漏光波。在外加电场信号的作用下,由于电光效应,光波导传感系统中不仅出射光波信号会发生变化,在所加电场信号位置附近也会发生光波泄漏且随着电场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作为一种新型传感机制,利用泄漏光波进行测量的好处在于它能适用于某些出射光波难以测量的场合。
黎红勇刘嘉敏杨奇
关键词:电场电光效应
DMA技术在实时图像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3年
直接内存存取(DMA)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中用于快速数据交换的重要技术,它具有独立于CPU的后台批量数据传输能力,能够满足实时图像处理中高速数据传输要求。以TI公司的TMS320C6201DSP芯片为例,介绍了DMA控制器的特点。结合实例,给出DMA在图像数据实时传输中的一种具体控制和实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灵活地控制DMA,不仅能够提高图像数据的传输效率,而且能够充分地发挥DSP的高速性能。
代少升袁祥辉
关键词:DMA实时图像处理DSP
基于法珀腔光纤传感器的光纤智能夹层的研究
法珀腔光纤传感器是一种适合于智能结构自诊断系统的光纤传感器。在理论分析了法珀腔光纤传感器的基础上,对一种模块化的光纤自诊断系统——光纤智能夹层进行了研究,并对基于光纤法珀腔传感器的光纤智能夹层试件进行了四点弯曲试验。结果...
梁大开李东升潘晓文陈伟民
关键词:智能结构
文献传递
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驱动器的设计与测试被引量:7
2006年
动态响应时间是磁流变阻尼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驱动电路的形式密切相关。相对于电压源驱动,电流源驱动能显著缩短磁流变阻尼器线圈中励磁电流的瞬态响应过程。本文采用PWM开关方式设计了一种用于汽车磁流变阻尼器的电流驱动器,并连接实际磁流变阻上升响应时间约为3.10ms,阶跃下降响应时间约为13.20ms。
余淼陈爱军廖昌荣张红辉陈伟民
关键词:磁流变阻尼器PWM
软开关变换电路精细离散映射建模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针对软开关变换电路系统的快尺度动力学行为分析,通过引入精细时间尺度概念,提出了精细离散映射模型的构建方法,分析了该离散映射模型在跨边界映射时误差产生的机理。针对边界条件的求解,在跨边界映射中引入了一种修正映射,并重点解决在修正映射中边界点的准确计算以及零时间映射的构建问题。通过在离散模型的映射序列嵌入该修正映射,能很好地解决边界条件求解时的误差产生问题,同时又不会显著增加模型计算工作量。
苏玉刚戴欣孙跃
日盲紫外光语音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8
2010年
设计了一套基于日盲紫外光的无线语音通信系统。系统以日盲紫外光为通信载体,采用MBE技术进行语音编解码,利用2FSK技术调制信号,过零检测法解调信号。试验结果表明:系统使用灵活,性能稳定,在200 m视距范围内,通信速率可以达到9 600 bit/s,误码率仅为0.000 1%,能够实现实时语音通信和数据传输。
肖沙里高家利
关键词:日盲紫外光光电倍增管过零检测
基于虚拟冲击原理的呼吸性粉尘连续分离技术被引量:2
2022年
呼吸性粉尘连续分离技术是实现其在线监测和尘肺病预警的基础及关键。为了解决常见的旋风分离、水平陶析及平板冲击等分离方式易积尘、过载、堵塞等弊端,提出一种基于虚拟冲击原理的呼吸性粉尘连续分离技术。基于虚拟冲击理论,建立呼吸性粉尘虚拟分离三维模型,仿真分析其速度场和压力场的分布,通过分域法阐释虚拟冲击的分离机理,并构建分离效能和分离时效一体化测试系统,对设计的虚拟冲击器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分离效能模拟曲线随着喷嘴与收集腔间距和收集腔直径增大而上移,而收集腔直径对分离效能的影响作用强于喷嘴与收集腔间距的影响。当喷嘴与收集腔间距为4.0 mm、收集腔直径为3.0 mm时,各个粒径点的分离效率与BMRC曲线的偏差在±5%以内。在工作点流量为4 L/min、弱流比为0.1条件下,分离器的分离效能曲线与BMRC曲线相比,整体呈负偏差,最大偏差为-4.7%。在质量浓度为35~40 mg/m~3的粉尘浓度环境下,传统旋风分离器容易出现排灰口和排气口堵塞,测试结果偏差较大,连续运行1 d后已不能满足连续分离要求,而虚拟冲击式分离器内部颗粒损失及截留较少,可实现15 d以上的连续运行而无需人工清理,连续分离时效提升了10倍以上,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满足呼吸性粉尘浓度在线测量对粉尘连续分离的分离效能及分离时效要求。
惠立锋惠立锋李德文
关键词:呼吸性粉尘
氮化硅片上光栅耦合器的优化和实验
2023年
在785 nm激励的拉曼片上传感器结构中,氮化硅片上光栅耦合器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激励光的耦合效果。首先建立了光栅耦合器的二维、三维结构模型,采用时域有限差分(FDTD)仿真软件对光栅耦合器进行数值分析。以耦合效率为主要性能指标,分析了光源入射角度、光栅常数、光栅高度、填充因子和光栅刻蚀深度各参数的影响。采用电子束光刻法制备了光栅耦合器。最后,对三维全刻蚀聚焦波导光栅耦合器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二维波导光栅耦合器的性能最好,其耦合效率可达39.64%,三维全刻蚀聚焦波导光栅耦合器在实际测试中的耦合效率能达19.91%。光栅耦合器能有效将光耦合进波导中,在波导传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
冉娜陈昕阳汪正坤张洁
关键词:集成光学光栅耦合器结构优化
共2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