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作品数:352 被引量:1,447H指数:20
相关作者:韩汝玢石新明贠雅丽刘思然赵凤杰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冶金工程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292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7篇历史地理
  • 26篇冶金工程
  • 26篇文化科学
  • 2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0篇自然科学总论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经济管理
  • 6篇艺术
  • 6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5篇机械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社会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军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兵器科学与技...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7篇出土
  • 69篇铜器
  • 53篇考古
  • 52篇遗址
  • 51篇青铜
  • 36篇冶金考古
  • 30篇出土铜器
  • 29篇冶金史
  • 29篇金史
  • 26篇青铜器
  • 24篇墓地
  • 24篇金相
  • 22篇炉渣
  • 18篇文物
  • 16篇
  • 15篇文化
  • 14篇铁器
  • 10篇合金
  • 9篇冶金
  • 9篇金属

机构

  • 327篇北京科技大学
  • 25篇北京大学
  • 1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0篇甘肃省文物考...
  • 9篇广西广播电视...
  • 8篇西北大学
  • 7篇新疆文物考古...
  • 6篇广西民族大学
  • 6篇云南省文物考...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北京市文物研...
  • 4篇吉林大学
  • 4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大理学院
  • 3篇郑州大学
  • 3篇中国人民银行
  • 3篇南京博物院
  • 3篇故宫博物院
  • 3篇中国文物研究...
  • 3篇河南省文物考...

作者

  • 73篇李延祥
  • 46篇梅建军
  • 44篇李晓岑
  • 33篇孙淑云
  • 32篇潜伟
  • 27篇韩汝玢
  • 27篇陈建立
  • 23篇陈坤龙
  • 16篇李秀辉
  • 13篇黄全胜
  • 12篇石新明
  • 12篇姚智辉
  • 10篇李建西
  • 8篇贠雅丽
  • 8篇王辉
  • 7篇刘鸿亮
  • 7篇郭宏
  • 6篇谢乾丰
  • 6篇杨菊
  • 6篇朱延平

传媒

  • 32篇文物保护与考...
  • 25篇文物
  • 23篇广西民族大学...
  • 15篇考古与文物
  • 14篇中国文物科学...
  • 13篇北京科技大学...
  • 12篇自然科学史研...
  • 10篇中原文物
  • 10篇中国国家博物...
  • 8篇江汉考古
  • 8篇有色金属
  • 8篇中国藏学
  • 7篇考古
  • 6篇南方文物
  • 6篇江西理工大学...
  • 5篇广西民族学院...
  • 5篇西域研究
  • 4篇边疆考古研究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四川文物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14篇2016
  • 35篇2015
  • 33篇2014
  • 30篇2013
  • 29篇2012
  • 23篇2011
  • 17篇2010
  • 15篇2009
  • 17篇2008
  • 19篇2007
  • 10篇2006
  • 24篇2005
  • 17篇2004
  • 8篇2003
  • 6篇2002
3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固宝山遗址出土铜器的科学分析及其相关问题被引量:6
2012年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西南部的汉中盆地曾多次发现商代青铜器.出土器物总数已逾700余件。有学者认为.这些铜器虽然分属多次偶然发现.但彼此之间关系紧密,已经构成一个具有考古学文化意义的铜器集合体.因其出土地点多位于汉中盆地东部的城固、洋县两县境内,
陈坤龙梅建军赵丛苍
关键词:商代青铜器出土器物学分汉中盆地
秦陵出土青铜水禽锈体组织结构的初步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本研究旨在研究秦始皇帝陵园出土彩绘青铜水禽锈体的结构形貌及其形成原因。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金相显微分析和离子色谱分析(IC)等多种分析手段,对青铜水禽锈体的组织结构及其埋藏土壤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高湿、火烧、人为破坏的特殊埋藏环境是该批青铜水禽严重矿化的主要原因,而有些矿化严重的部分为稳定的粉状锈蚀物,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有害锈";从组织的微观腐蚀特征来看,铸态枝晶结构的样品α相优先腐蚀;而铸后受热组织则呈晶间腐蚀的特点,腐蚀由晶粒间界向品粒发展;锈体层状结构的产生与Cu_2O溶解产生空隙,并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生成了孔雀石有关。
郭菲梅建军杨军昌邵安定陈坤龙
关键词:秦始皇帝陵园锈蚀机理
古代干壁画与湿壁画的鉴定被引量:15
2004年
壁画艺术作为诸多艺术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与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习俗、宗教、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紧密相联。干壁画与湿壁画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在这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随着石窟考古学、美术史学、古代工艺史学等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与拓展 ,向科技考古学提出了“如何鉴定古代干壁画与湿壁画”这一问题。本文从这两种形式壁画制作材料和工艺上的差别出发 ,论述了鉴定古代干湿壁画的科学方法 ,并探讨了中国有无湿壁画这个美术史学界关注的问题。
郭宏
关键词:湿壁画
陕西扶风出土汉代中颜纸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中颜纸是1978年在陕西省扶风县太白乡中颜村出土的。当时在一处汉代文化层的建筑遗址区瓦片堆积层下的圆形坑穴内。清理出窖藏陶罐。据参加清理发掘的考古工作者介绍,他们打开盖在罐口的铜盘后.发现罐内装满铜器、货币(半两、四铢和五铢钱)等器物90多件。其中有漆器的装饰件铜泡,在铜泡中填塞有揉成团的古纸。
李晓岑
关键词:古纸汉代出土建筑遗址铜器
再议矿冶遗址的研究、保护与展示被引量:4
2014年
近年来,国内矿冶遗址的研究、保护与展示无论是在研究方法还是在实践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是科技考古研究的一个亮点。文章指出了今后需要在矿冶遗址的文献调研,矿冶遗址田野调查、发掘工作方法和发掘资料的整理,矿冶遗址的价值评估、保护规划、保护技术和展示工作等多方面进一步突破:1)整合各类文献资料,特别要重视考古资料的整理工作;2)开展冶金遗存采样问题的规范化研究,真正建立田野调查和发掘过程中冶金考古研究的多学科联合研究机制;3)进一步提高矿冶遗址的保护与展示的技术水平,为申请世界工业文化遗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陈建立李延祥
关键词:研究方法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冶遗址研究中的应用——以延庆水泉沟冶铁遗址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矿冶遗址饱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和历史文化信息,但遗址和遗迹的信息缺失一直是矿冶遗址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本研究首次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应用于矿冶遗址的测绘,以北京延庆水泉沟辽代冶铁遗址为例,获取完整精确的冶铁炉表面三维信息和纹理信息,建立冶炼炉的三维模型;同时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数据提取炉体精确尺寸信息进行比较研究,绘制准确的炉体俯视图和平剖面图,为炉形复原研究提供可靠数据。本研究为今后矿冶遗址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魏薇潜伟
关键词:三维激光扫描冶铁遗址
云南德钦永芝古墓葬出土铜铁器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德钦县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地段,是北方青铜文化传入云南的重要地区。为研究滇西北地区青铜时代的金属技术,采用金相观察和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对德钦永芝战国末至西汉早期的古墓葬出土铜铁器进行了研究。分析的11件铜器中,发现其材质有红铜、Cu-Sn合金、Cu-As-Pb合金,以及含As的其它铜金属,合金类型有多样化的特点,但红铜占较大比例。Cu-As-Pb合金是云南第2次发现砷白铜,其冶炼技术的来源值得关注。铁器中出现了块炼渗碳钢,为一种低碳钢,这是滇西北地区首次科学分析的铁制品。铜器加工方式主要为热锻和热锻后冷加工,个别为铸后冷加工。该墓葬出土的铜剑、铜马杖头和弧背刀等都有明显的北方草原文化影响,说明这些技术可能与北方草原文化有关。本文首次用科学手段分析了滇西北迪庆地区的青铜器和铁器技术,对研究云南早期青铜文化金属器的制作工艺及其来源有一定意义。
李晓岑贠雅丽和桂华
关键词:铜锡合金
河南省大炼钢铁运动研究初探
钢铁运动作为"大跃进"的一个重要子集,其历史进程与"大跃进"基本保持一致,但有一定的滞后性.就河南省而言,以不同时期的重要政治会议为节点,该省的大炼钢铁运动可划分为运动的酝酿(19...
穆浴阳潜伟
关键词:历史时期冶炼技术
科学分析方法在钱币研究中的应用
2014年
根据收集到的一些文献,总结了从19世纪初至今,现代分析技术在金属钱币研究中的应用.显示出随着现代分析技术和方法的进步,对钱币研究的深度也随之增加.分析结果对探索古代钱币制作技术、原料来源以及金属钱币的保护具有学术意义.
孙淑云
关键词:钱币分析技术
巴蜀青铜兵器热镀锡工艺被引量:8
2007年
采用SEM、XRD和矿相分析方法对几件战国带虎斑纹的巴蜀兵器样品进行分析.样品基体为铸态组织且铸后经过加热;斑纹与基体有明显的界面,斑纹是高锡的铜锡合金,厚度在20~40μm;斑纹主要是由SnO2与Cu41Sn11组成.根据分析结果并分别用镀高锡合金法、热镀锡法进行模拟实验,初步认为虎斑纹系人工表面处理得到,处理工艺应为热镀锡.组织观察到从基体向镀层方向生长的柱状晶,应是铜向液态锡中溶解扩散所致;镀层中δ相的存在,可能热镀锡后又经过退火的过程.
姚智辉孙淑云
关键词:青铜器斑纹退火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