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越文化研究中心

作品数:8 被引量:6H指数:2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越文化
  • 2篇文化
  • 2篇武帝
  • 2篇梁武帝
  • 1篇地方志
  • 1篇地文
  • 1篇信仰
  • 1篇性格
  • 1篇学史
  • 1篇人文
  • 1篇人文传统
  • 1篇诗稿
  • 1篇诗歌
  • 1篇天师
  • 1篇天师道
  • 1篇瓯越
  • 1篇文化解读
  • 1篇文化性
  • 1篇文化性格
  • 1篇文学

机构

  • 8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4篇钱汝平
  • 1篇谢一彪
  • 1篇梁涌
  • 1篇王晓初
  • 1篇傅红英

传媒

  • 2篇绍兴文理学院...
  • 2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开封教育学院...
  • 1篇鲁迅研究月刊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曾几与绍兴--以新见曾几第二孙曾栗墓志考释为中心
2020年
关于宋代江西诗派巨擘曾几的籍贯,在传世地方文献中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江西赣州,有人认为他生长于赣州,后占籍河南洛阳。曾几第二孙曾栗的墓志的发现为重新论定曾几的籍贯提供了契机。通过释读曾栗墓志,并结合传世文献,对曾几入籍河南之事作了厘清,同时揭示了曾几一族世代定居绍兴的事实。此外,也指出曾几之所以最终选择落户绍兴,与弟子陆游的惺惺相惜或许相关。
钱汝平
关键词:籍贯
两浙人文传统与中国新文学思潮的建构
2017年
本文主要论述两浙人文传统对中国新文学思潮建构的影响:两浙文人求新、求变的思维影响了新文学现代价值观的建构;两浙心学理念促进了新文学作家主体精神自觉;两浙人学思潮催生了新文学的基本主题;两浙经世文风使新文学出现了批判精神和现实主义倾向;两浙人文的开放性传统影响了现代文学的文体变革。
傅红英
关键词:两浙人文传统
梁武帝的天师道信仰及其家族背景被引量:2
2010年
通过系统考察梁武帝萧衍崇佛前的天师道信仰指出其世代崇道的家族背景,认为南朝兰陵萧氏虽然崇道事迹不显,但细加推究,仍有蛛丝马迹可寻,兰陵萧氏实际上就是一个天师道世家。
钱汝平
关键词:天师道
鲁迅《祝福》的越文化解读被引量:3
2008年
王晓初
关键词:《祝福》文化解读祥林嫂标题
孤本稿本《蕉阴补读庐诗稿》考述
2017年
孤本稿本《蕉阴补读庐诗稿》是清末浙江温岭籍诗人兼学者林丙恭的遗著。这是一部独具文学、文献、版本价值的著作,不仅是林氏本人诗歌创作业绩的集中反映,也是考察清末民初温岭乃至整个台州地区文学社团治动以及社会经济生活史的宝贵材料,值得重视。
钱汝平
关键词:诗歌地方志
论梁武帝的文学活动及其对梁代文坛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文章分析了梁代文坛繁荣的原因,考察了梁武帝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认为梁武帝提携文学后进和组织文学活动等举措对梁代文坛的繁荣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指出梁武帝对梁代派别文学集团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钱汝平
关键词:梁武帝文学活动梁代文学史
论莲蓬党的创建与反清斗争
2013年
学术界对莲蓬党的研究甚少,鲜有论文进行讨论。诸暨何文庆创建莲蓬党,又名莲花教,以莲蓬形的铜牌作为标识。莲蓬党人配合太平军作战,连续攻克诸暨、萧山、绍兴、嵊县、新昌、上虞、慈溪、镇海、天台、临海、黄岩、乐清以及宁波等十余座城市,参加了攻打温州战斗,开辟了广大的新根据地,切断了清军在长江下游的饷源,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有力地支持了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谢一彪
文化性格:越地文人从政行为论说被引量:1
2007年
越地文人的从政行为表现出硬、拗、狂的特性,具有较强烈的追求独立人格的倾向。其次,表现出精明善治,多谋善断,贯穿着励精图治的传统,少有迂腐儒生的形象。再次,幕僚(师爷)参政,在仕途之外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也集中地体现了越地文人从政行为的特色。
梁涌
关键词:从政者越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