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0 被引量:50H指数:5
相关作者:牛巍王建平张燕萍王雪琴周道国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基因
  • 3篇病毒
  • 2篇药物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生物膜
  • 2篇葡萄球菌
  • 2篇球菌
  • 2篇微生物
  • 2篇细胞
  • 2篇聚合酶
  • 2篇抗病毒
  • 2篇合酶
  • 2篇肝炎
  • 2篇肝炎病毒
  • 2篇表皮葡萄球菌
  • 2篇病原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血淋巴细胞

机构

  • 10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普渡大学

作者

  • 5篇闻玉梅
  • 3篇瞿涤
  • 2篇高谦
  • 2篇王文逸
  • 2篇蒋晓飞
  • 2篇吕元
  • 2篇李敏
  • 1篇周道国
  • 1篇薛张纲
  • 1篇阮斐怡
  • 1篇周晓辉
  • 1篇牛巍
  • 1篇李华林
  • 1篇关明
  • 1篇王雪琴
  • 1篇曾毅
  • 1篇林旭
  • 1篇李泽琳
  • 1篇蒋豪
  • 1篇袁正宏

传媒

  • 3篇国外医学(微...
  • 2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微生物与感染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病原微生物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1年
病原微生物和宿主细胞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是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基础。近年来,国际上有关微生物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得到了迅速发展,已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细胞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技术和手段也有了新的发展,已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我国的微生物学工作者应积极关注、了解和参与这一有可能成为21世纪医学微生物学核心的研究领域。
袁正宏周晓辉闻玉梅
关键词:病原微生物宿主细胞相互作用
病原性细菌生物膜及持续性感染被引量:7
2001年
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其固有的抵抗各种生物作用的特性是许多持续性和慢性细菌感染的根源。对细菌生物膜的研究揭示了细菌形成群体后,其许多生物学特性完全不同于原单个浮游细菌,引导人们进入一个微生物学的新领域。在这一领域中,人们将认识微生物是如何形成一个具有结构性、协调性和功能性的高度组织群体。
瞿涤闻玉梅
关键词:细菌生物膜微生物
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研究进展
2001年
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聚合酶兼具反转录酶及DNA聚合酶活性,对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HBV研究的难点及热点,本文综述了HBV DNA聚合酶研究现状及进展。
林旭闻玉梅
关键词:DNA乙型肝炎病毒聚合酶抗病毒药物
不同麻醉方法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复合麻醉中人外周血淋巴细胞IL - 8、IL - 1β基因表达 ,探讨异氟醚吸入和硬膜外阻滞对外周血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2 4例肝脏部分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氟醚组 (n =12 )和硬膜外组 (n =12 ) ,在麻醉诱导后即刻和 4h分别取静脉血 2 0ml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分离液 (Ficoll)进行梯度离心 ,从收获的淋巴细胞中提取RNA ,逆转录合成cDNA ,PCR后电泳扫描求积 ,检测淋巴细胞IL - 8、IL - 1β的mRNA表达。结果 :异氟醚组麻醉维持 4h后比麻醉诱导后即刻IL - 8、IL - 1β的表达增加 ,(P <0 .0 5 ) ,硬膜外组麻醉维持 4h与麻醉诱导后即刻IL - 8、IL - 1β的表达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复合麻醉中吸入异氟醚能增强肝脏部分切除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促炎性细胞因子mRNA表达 ,即在转录水平上 ,异氟醚能增强外周血炎性反应 ,而硬膜外阻滞无此效应。
张光明蒋豪薛张纲方浩王文逸瞿涤
关键词:麻醉细胞因子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外周血淋巴细胞
同源重组构建表皮葡萄球菌附属基因调节子(agr)阴性突变株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构建表皮葡萄球菌agr阴性突变株 ,以期得到除agr基因以外相同遗传背景的突变株与野生株。方法 首先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BT2 △agr,后电转入金黄色葡萄球菌RN4 2 2 0 ,再转入表皮葡萄球菌 32 98。通过pBT2载体对温度敏感的特点 ,含重组质粒的表皮葡萄球菌 32 98在 4 0℃多次传代 ,最终筛选出agr阴性的突变株。结果 同源重组质粒pBT2 △agr通过酶切鉴定证明构建成功 ,表皮葡萄球菌 32 98接受来自金黄色葡萄球菌RN4 2 2 0的重组质粒 ,经酶切鉴定正确。 4 0℃多次传代后 ,经抗生素抗性筛选 ,并经斑点杂交及序列分析 ,证明获得表皮葡萄球菌 32 98 agr阴性突变株。结论 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完成表皮葡萄球菌 32 98 agr阴性突变株的构建 ,使agr基因被大部分剔除掉。
李敏蒋晓飞关明李华林高谦徐明吕元
关键词:表皮葡萄球菌基因调节突变株同源重组酶切
表皮葡萄球菌附属基因调节子对生物膜形成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研究表皮葡萄球菌agr对其生物膜形成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调节机制,以期发现新的生物膜形成调节途径,完善agr调节网络。方法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表皮葡萄球菌agr阴性突变株,从体外、体内不同角度观察agr阴性突变株与其agr阳性野生株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致病力的差异。结果表皮葡萄球菌agr阴性突变株与其agr阳性野生株相比,黏附能力、致病力均明显增强;在agr阴性突变株中许多蛋白表达是增加的,如ClpP(ATPdependent Clpprotease)、DadL(Dalanine Dalanineligase)等;在agr阴性突变株中基因clpP、atlE和dadLmRNA的表达分别是agr阳性野生株的6.4、7.6和3.9倍。而fbe、icamRNA的表达在agr阴性突变株和agr阳性野生株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gr基因可以下调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是生物膜形成的抑制因子。agr基因对生物膜的下调作用可能不但通过下调atlE的表达,还可能同时下调clpP的表达;agr对生物膜的下调作用并不通过调节fbe和ica途径;首次发现agr可以通过调节dadL来调节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李敏高谦王建平蒋晓飞徐琳阮斐怡吕元
关键词:葡萄球菌属基因生物膜
新型冠状病毒(SARS)的主要特性及其防治被引量:4
2003年
闻玉梅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原体非典型肺炎
复方药物ZL-1在鸭乙型肝炎病毒实验感染模型中抗病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ZL 1在鸭乙型肝炎病毒 (DHBV)持续性感染模型中抗嗜肝DNA病毒的作用。方法应用中药复方ZL 1治疗实验感染鸭 ,口服给药 ,剂量 5 0 0mg·kg-1·d-1,分 2次服用 ,连续 4周。采用斑点分子杂交和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治疗后感染鸭血清和肝脏中病毒的动态变化。同时以拉米夫定及安慰剂作为对照组。结果 复方药物ZL 1治疗后血清中DHBVDNA均数从 3 .6× 10 10 拷贝 /ml下降至 0 .9× 10 10 拷贝 /ml(P <0 .0 1) ,抑制病毒率为 75 % ,但尚不能清除病毒血症 ,肝组织中总DHBVDNA和DHBV超螺旋型DNA量无明显减少 ,停药观察 2周 ,病毒复制反弹不明显。拉米夫定治疗后可显著降低病毒血症 (P <0 .0 1) ,抑制病毒率达 99% ,同时肝组织中总DHBVDNA和DHBV超螺旋型DNA量减少 ,但停药观察 2周 ,病毒复制反弹明显。安慰剂组 (口服生理盐水 )治疗前后病毒水平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复方药物ZL 1治疗4周可使感染鸭病毒血症降低 ,但不能清除病毒血症 。
牛巍张继明王文逸龙健儿曾毅李泽琳瞿涤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抗病毒
乙肝病毒“a”决定簇129Leu变异株免疫原性低下的机理及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a”决定簇 12 9Leu变异株免疫原性低下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野毒株质粒DNA(p3.8Ⅱ )及用p3.8Ⅱ组建的 12 9Leu、12 9His、14 5Arg(分别称为p3.8Ⅱ 12 9L、p3.8Ⅱ 12 9H、p3.8Ⅱ 14 5R)重组质粒DNA转染HepG2细胞 ,检测转染细胞上清HBsAg、HBeAg水平及胞内HBV复制情况。以重组质粒DNA免疫BALB/c及C5 7BL/ 6鼠 ,比较各重组质粒DNA免疫鼠后诱生的抗体水平及脾细胞特异性IFN γ水平。对各重组质粒DNA表达S基因“a“决定簇作亲 /疏水性分析。在 134例HBs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中用PCR SSCP筛选后测序方法 ,寻找“a”决定簇变异株。结果p3.8Ⅱ 12 9L重组质粒免疫鼠血清的抗 HBs效价与脾细胞诱生的IFN γ在 2种品系鼠中均低于野毒型或p3.8Ⅱ 12 9H免疫鼠 (P <0 .0 5 )。在 134名HBs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中 ,仅有 9/ 134(6 .9% )出现“a”决定簇氨基酸变异 ,但其中 1例为 12 9Leu变异。结论  12 9Leu变异株的T、B细胞免疫原性低下主要是由于该氨基酸变为亮氨酸所致 ,可能与该位点变为亮氨酸后疏水性增高有关。该变异株检出率虽然不高 ,但确实存在于慢性乙肝患者中。
刘芳张燕萍马张妹武力闻玉梅何丽芳
关键词:基因变异细胞转染DNA免疫免疫原性
沙门菌侵袭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鼠伤寒沙门菌表达两个不同的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translocation systems,TTSS),分别由致病岛1和2(pathogenicity islands1and2,SPI-1and SPI-2)编码。细菌依赖TTSS将效应蛋白转运至宿主细胞,通过"触发"机制诱导细菌进入宿主细胞。这些效应蛋白可诱导细胞骨架重排,导致"巨吞饮",促使细菌入侵。本综述依据多种沙门菌效应蛋白的功能,建立沙门菌侵袭模型。TTSS活化并转运效应蛋白进入宿主细胞发挥功能(Ⅰ)。小G蛋白交换因子SopE和肌醇磷酸酯酶SopB通过激活CDC42和Rac1,诱导内陷相关的蛋白聚集(Ⅱ)。SipA和SipC通过降低肌动蛋白临界浓度、刺激网素成束、稳定纤维状肌动蛋白(fibrousactin,F-actin)以及使肌动蛋白核化等功能,促使细菌入侵(Ⅲ)。SopB可使膜内陷区PIP2的浓度降低以及VAMP8聚集,促使细胞膜分裂(Ⅳ)。这些效应蛋白的联合作用,使膜皱褶在局部向外显著延伸,使沙门菌被细胞内形成的特殊膜结构包裹。沙门菌的另一种效应蛋白SptP,通过刺激小G蛋白内源性GTPase的活性,抑制小G蛋白的活化,使细胞膜恢复至原有状态(Ⅴ)。
王雪琴周道国刘倩(译)
关键词:沙门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