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省部共建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59 被引量:743H指数:17
相关作者:刘鼎云徐灿魏涛涛廖奕招刘强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草鱼
  • 6篇养殖
  • 6篇饲料
  • 5篇蛋白酶
  • 5篇蛋白酶活性
  • 5篇三角帆
  • 5篇三角帆蚌
  • 5篇群落
  • 5篇群落结构
  • 5篇酶活性
  • 5篇免疫
  • 4篇三疣梭子蟹
  • 4篇梭子蟹
  • 4篇消化酶
  • 4篇钩介幼虫
  • 3篇蛋白
  • 3篇蛋白质
  • 3篇鱼种
  • 3篇鱼种生长
  • 3篇生态

机构

  • 59篇上海水产大学
  • 3篇宁波大学
  • 3篇上海市农业科...
  • 3篇江苏省滩涂生...
  • 2篇华中农业大学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厦门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浙江省海洋水...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国家海洋局
  • 1篇上海市质量监...
  • 1篇象山县水产技...

作者

  • 14篇李家乐
  • 13篇冷向军
  • 11篇杨筱珍
  • 10篇吴旭干
  • 9篇成永旭
  • 8篇周洪琪
  • 7篇华雪铭
  • 7篇李小勤
  • 6篇白志毅
  • 5篇陈立婧
  • 4篇黄旭雄
  • 4篇李应森
  • 3篇唐伯平
  • 3篇王武
  • 3篇彭自然
  • 2篇刘太亮
  • 2篇胡雪莲
  • 2篇刘贤敏
  • 2篇刘鼎云
  • 2篇孟晓林

传媒

  • 9篇上海水产大学...
  • 5篇水产学报
  • 4篇动物学杂志
  • 4篇水产科技情报
  • 2篇海洋渔业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水产
  • 2篇淡水渔业
  • 2篇渔业现代化
  • 2篇饲料工业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特产研究
  • 1篇饲料研究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Curren...
  • 1篇海洋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复旦学报(自...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Zoolog...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33篇2008
  • 22篇2007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角帆蚌产珠性能与生长性状和插片部位的关系被引量:16
2008年
2003年5月,获得鄱阳湖群体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同一母蚌的后代,同年10月插种无核珍珠,然后在同一口池塘培育3年,于2006年11月研究其产珠性能与生长性状和插片部位的关系。结果表明,珍珠单颗质量、粒径、直径差百分比、产珠量和圆珠率5个指标的极差以及变异系数非常大,说明同一亲蚌子代个体间在育珠性能方面出现较大分化,可通过选育进行改良。各指标与单蚌产珠量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质量、体质量、壳高、壳宽、壳长;各指标与珍珠粒径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质量=体质量、壳宽、壳高;各指标与直径差百分比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宽、壳质量=体质量;各指标与圆珠率的相关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壳宽、壳质量、体质量。结合生产可操作性,体质量和壳宽应作为两个最主要选育性状;位于外套膜外侧的珍珠质量显著高于内侧(P<0.05),但未发现左壳与右壳间珍珠质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白志毅李家乐汪桂玲
关键词:三角帆蚌生长性状
缢蛏六群体线粒体DNA-COI基因序列变异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被引量:22
2008年
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COI)基因序列片段对江浙闵沿海地区缢蛏三个野生群体(江苏射阳-WS、浙江象山-WX,福建霞浦-WP)和三个养殖群体(江苏射阳—CS、浙江象山-CX、福建焦城-CJ)的遗传结构进行初步分析。以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经纯化、测序、同源序列比对获得长度为556 bp的核苷酸序列,其中A+T含量为66.2%,显著高于G+C含量。在缢蛏六群体98个个体中共检测到了56个单倍型和66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多态位点比例为11.7%。野生群体的平均核苷酸差异数和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略高于养殖群体,但是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单倍型多态性指数均大于0.9,其单倍型较为丰富。此外,六群体均有各自特有的单倍型,但只有射阳野生群体与其他群体无共享单倍型,具有鉴定该群体的特异碱基序列。遗传距离和聚类结果显示,养殖群体与象山野生群体和霞浦野生群体间亲缘关系较近。
牛东红李家乐沈和定姜志勇
关键词:缢蛏COI
锯缘青蟹雄性腹肢的结构和功能
2007年
于2000年6月至2002年10月,采用扫描电镜方法对锯缘青蟹(Scylla serrata)雄性附肢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青蟹雄体输精管在第八胸节通向一个短的肌肉质的阴茎开口。第一腹肢由一个基部原肢和一个延长的内肢组成,表皮环包,形成一个交接管。第二腹肢吻合这个表皮管,而阴茎则放在内肢的基部侧面。交配时,阴茎在肌肉作用下,精液射到第一腹肢的射精管中,射出物在第二腹肢的活塞样的泵作用下,沿着管腔向里推进。第一腹肢顶端侧扁状、具侧缝,前部表面具棘突状和腺体孔,弯曲部棘较大。侧缝处具细长的棘和羽状刚毛,刚毛基部为杯状凹陷。
何文辉管卫兵王桂忠李少菁
关键词:锯缘青蟹精液
象山港网箱养殖鲈鱼残饵和排粪情况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通过对象山港典型网箱养殖区,养殖鲈鱼投饵、摄食情况的研究,推算残饵和排粪情况。结果表明,鲈鱼年平均摄食率以饵料湿重计为2.6%,以饵料干重计为0.6%。全年投入象山港养殖网箱中的饵料以湿重计为143335.5 t,平均每天投392.7 t,以干重计为31 045.5 t,平均每天投85 t。鲈鱼的排粪率以颗粒有机碳POC干重计平均为6.5%,象山港网箱养殖鱼类每天排粪量干重为7.5 t,全年为2 737.5 t。鲈鱼对饵料的平均利用率为71.8%,全年网箱养鱼的残饵量湿重为43 252.5 t,每天平均118.5 t;以干重计为9 548.4 t,平均每天为26.16 t。显示残饵和排粪量对养殖区底质和水质污染比较严重。
卓华龙沈庞幼吴雄飞李家乐
关键词:象山港网箱鲈鱼摄食率残饵排粪
异育银鲫Toll样受体3的cDNA序列分析与蛋白质高级结构预测被引量:3
2008年
利用RT-PCR、RACE及克隆等方法获得了异育银鲫Toll样受体3(cagTLR3)基因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3170bp,5′端非编码区181bp;3′端非编码区283bp;开放阅读框(ORF)2706bp,编码901个氨基酸。经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金鱼、斑马鱼、斑点叉尾、虹鳟和红鳍东方有较高的相似性,其相似性分别为92%、88%、79%、75%和72%,说明TLR3在长期的进化中具有较高保守性。TLR3全长序列起始21个氨基酸残基为信号肽;50至695个氨基酸残基间包含15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RR);704至726个氨基酸残基为跨膜区(TM);754至897个氨基酸残基为与白介素-1受体高度同源的区域(TIR)。将异育银鲫TLR3与人和斑马鱼胞内TIR结构的氨基酸比对后发现,Phe728、Leu738、Tyr756与Arg736在TLR3的信号转导及胞内定位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异育银鲫TLR3胞外配体结合域的三维结构呈U型,与人TLR3的相应结构十分相似,在N端具有1个二硫键,C端有2个。因LRRs上的插入序列和14个糖基化位点,异育银鲫TLR3胞外配体结合域内表面的大量β-折叠结构呈平坦的平面。
钱曦黄旭雄华雪铭冷向军周洪琪
关键词:异育银鲫TOLL样受体3CDNA末端快速扩增蛋白结构预测生物信息学
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发育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初步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以实验观察结合统计方法,研究了寄生在黄颡鱼鳃上的三角帆蚌钩介幼虫发育至稚蚌的生物学零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钩介幼虫发育至稚蚌的生物学零度为8.4℃,钩介幼虫发育至稚蚌的有效积温为165℃/d;整个寄生阶段钩介幼虫的壳长、壳高和饺合部长度增加不显著。
白志毅李家乐杨光
关键词:三角帆蚌钩介幼虫生物学零度有效积温
三角帆蚌人工繁育工艺的改良及效果被引量:5
2007年
对传统的蚌苗繁育工艺进行改良,采用室内水泥池微流水进行三角帆蚌人工育苗,以15cm左右的黄颡鱼作为宿主鱼,做好各个阶段的消毒环节。结果表明,室内水泥池微流水三角帆蚌人工育苗,小蚌出苗率高,每个小池(1.5m2)可培育稚蚌密度为3.5~4.0万个/m2,高产者可达4.0~5.0万个/m2;生长快,稚蚌培育1个月平均壳长可达1.2cm以上;规格大小均匀,贝壳颜色清爽,体质健壮,质量好。
陈友明李家乐白志毅
关键词:三角帆蚌钩介幼虫
日本沼虾种质资源挖掘和保护研究进展被引量:26
2008年
日本沼虾自然分布于中国、日本、越南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等,广泛分布于我国各地淡水水域,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对其利用主要是采捕野生资源,50年代后期逐渐开始了人工养殖,直到八、九十年代随着海水对虾类流行疾病的爆发和养殖产量的骤减,日本沼虾凭借其较强的适应性、抗逆性等优势,其养殖业得以迅速发展起来。近十年来,由于自然栖息环境的破坏和野生资源过度采捕,以及缺乏有效的良种选育技术,使得日本沼虾出现种质退化现象。简要概述了日本沼虾种质挖掘的历史和现状,并从形态学、生产性能、细胞遗传学以及分子遗传学等方面分析了种质资源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种质资源保护策略,以期为日本沼虾种质资源的深入研究、保护以及科学选育提供基础资料。
冯建彬李家乐程熙
关键词:日本沼虾种质资源
三疣梭子蟹第一次卵巢发育过程中卵母细胞和卵泡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被引量:7
2007年
通过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东海三疣梭子蟹初产卵巢发育过程中卵巢的超微结构的变化.1)三疣梭子蟹初产卵巢发育过程中卵黄发生期可分为初期和后期;2)卵黄发生初期在7-9月间,此阶段卵黄生成以内源性合成为主,卵母细胞核物质外输明显,胞浆内大量的粗面内质网正在进行卵黄物质的内源性合成;3)卵黄发生后期在10月至第二年4月间,卵泡细胞与卵母细胞的结合阶段,卵母细胞借助卵泡细胞进行外源性卵黄物质合成,卵母细胞与卵泡细胞间的界线逐渐消失,部分卵泡细胞由于胞质大量输出仅见胞核,此时内源性卵黄合成仍然存在;4)排卵后,由于大量成熟卵细胞的排出,卵巢组织存在大量的基膜,残留成熟卵母细胞中的卵黄物质已经解体,卵黄颗粒自中央向边缘逐渐松散.
杨筱珍吴旭干姚桂桂成永旭王春琳
关键词:三疣梭子蟹卵黄发生卵母细胞卵泡细胞
罗非鱼对木薯粉表观消化率的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选择健康的尼罗罗非鱼为试验鱼,以Cr2O3为指示物,以70%参照饲料和30%的试验饲料原料组成试验饲料,测定尼罗罗非鱼对鱼粉、豆粕、木薯粉和次粉中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以及灰分的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①罗非鱼对木薯粉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73.14%,与鱼粉、豆粕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较次粉提高19.71%(P<0.05);②罗非鱼对木薯粉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为84.58%,与豆粕的表观消化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低于鱼粉(P<0.05);③罗非鱼对木薯粉脂肪的表观消化率为93.35%,与豆粕的表观消化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较鱼粉低5.0%(P<0.05);④罗非鱼对木薯粉灰分的表观消化率为67.74%,与鱼粉、豆粕灰分的表观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显著高于次粉(P<0.05)。
田雪周洪琪韩斌闫大伟刘兴国李维娇
关键词:木薯粉尼罗罗非鱼表观消化率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