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水利电力学院
-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 相关作者:胡建国王鸿儒杨淑清张胜持蔡晓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水土建筑物的闸门槽施工方法被引量:1
- 1989年
- 水工建筑物的闸门槽施工。常分一、二期混凝土浇筑,模板安装和拆卸是比较麻烦的。如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不仅费工费料,而且质量和进度均受影响。因此,本文提出的改进方法是:一期混凝土采用“自升模板”施工方法;二期混凝土采用“滑升模板”施工方法,这对节约材料、改善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混凝土质量、加快混凝土施工进度等,具有重要技术,经济效益。
- 马贞光
- 关键词:水工建筑物闸门槽
- 允许偏差优序法被引量:2
- 1990年
- 在多目标决策中,当目标函数的重要性不同时,在求最佳妥协解的过程中人们常常引入权重。目前确定权重的方法虽然很多,由于各种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和各目标函数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因此决策者想通过求得的权重来准确地反映各目标函数的重要程度是困难的。本文提出对于重要性不同的目标函数不通过计算权重而直接使用允许偏差的方法来反映各目标函数的重要性,从而求得多目标决策问题中的最佳妥协解。
- 钟守楠
- 关键词:多目标目标函数
- 自动调节型阀门微机控制器的自动调节法被引量:1
- 1990年
- 自动调节型阀门微机控制器是一种带有PID自动调节功能、且参数在线可调并与执行器融为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该产品具有通用性好和实用性强的特点。本文主要叙述为了使控制器实现上述特性所采用的一些自动调节方法(主要有PID参数的模拟式整定、增量计算位置输出以及控制器如何与执行器融为一体等),其内容主要包括调节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算法推导以及8039单片机为核心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等。
- 张胜持蔡晓云
- 关键词:阀门微机控制器自动化
- 入库区间地貌单位线模型的研究
- 1990年
- 本文提出了入库区间地貌单位线模型,把地貌单位线理论成功地应用于水库区间洪水预报方面。Rodriguez—Iturbe和Gupta等人假定等待时间的概率密度函数(pdf)服从指数分布,本文在此假定基础上推出了入库区间k条并联支流等待时间之和的pdf服从爱尔朗分布。已经证明服从指数分布的地税单位线是服从爱尔朗分布的地貌单位线的特例。指数分布的地税单位线只能用于单条河流的汇流计算;本文提出的入库区间地税单位线,不仅能用于一条河流而且也能用于水库区间具有k条并联支流入库的区间汇流计算,为无资材的入库区间洪水预报提供了一条较好的途径。本文选择了贵州省红枫水库的水库区间检验本模型,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 李兰
- 关键词:水库地貌学单位过程线
- 220kV混合式的GIS变电站过电压保护
- 1990年
- 本文讨论220kV混合式GIS变电站过电压保护,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氧化锌避雷器对降低过电压的作用,并讨论了有一种类型的过电压可能对GIS要求更为严格,即在主回路中用GIS隔离开关(GIS—G)切除空母线引起某些高频操作过电压,因此在绝缘配合时要相应考虑。
- 江日洪吴伯华李文军
- 关键词:变电站过电压混合式
- 岔管过渡带曲面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被引量:3
- 1990年
- 岔管分叉处出现尖角,使水流阻力增加,尖角处也易应力集中。为此,工程中常采用圆角过渡,从而在分叉处形成过渡带曲面。本文采用包络理论定义了过渡带曲面,建立其参数方程,并用微分分析方法讨论过渡带曲面的几何性质。在这基础上进行了过渡带曲面的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从而为管道分叉处的结构强度计算、水流条件分析、工程设计与制造等提供了几何理论依据和设计方法。
- 丁宇明胡建国
- 关键词:岔管过渡带曲面计算机
- Hermite差分法计算变厚度轴对称圆柱壳
- 1990年
- 本文首次导出了四阶变步长Hermite差分法的计算格式。该法可以用来解决具有四阶变系数微分方程的一类结构计算问题。通过算例说明这个新的数值方法是很有效的。
- 段克让刘翠莲
- 关键词:圆柱壳轴对称变厚度差分法
- 建筑工程施工招标模糊数学最优化被引量:1
- 1990年
- 招标承包制是基本建设改革的关键,评标是招标投标的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了评标定性、定量因索的隶属函数,建立了建筑工程评标系统分析多因素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 杨应玖
- 关键词:建筑
- 受水库群影响流域产流模型的研究被引量:4
- 1990年
- 本文从研究流域上大中型水库及小水库群(包括塘堰)在防洪、灌溉、发电中的调蓄作用及运用基本规律出发,在天然流域产汇流预报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考虑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影响的产流预报方法。该法应用于广东枫树坝流域,使产流预报方案的合格率从原来的85.1%提高到91.7%,并克服了原方案在汛初和久旱后预报洪水的产流量远远偏大的问题。
- 雒文生王祥三宋星源张叔成
- 关键词:产流模型水库群洪水
- 加捻纤维复合材料固化界面应力分析
- 1990年
- 含有加捻纤维束的复合材料由于固化而产生的热残余应力问题,可以用能量法获得解答。这种热残余应力可以表示为纤维、基体材料性质以及纤维束几何参数的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加捻纤维束构成的复合材料,由于纤维适当加捻,可以大大减弱纤维与基体各具不同的热膨胀系数而产生的固化残余应力。
- 姚立宁
- 关键词:复合材料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