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247 被引量:1,155H指数:15
相关作者:郑小江艾训儒余爱农周大寨程超更多>>
相关机构:湖北民族大学湖北民族学院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医药卫生
  • 59篇轻工技术与工...
  • 55篇农业科学
  • 38篇生物学
  • 28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多糖
  • 19篇活性
  • 16篇植物
  • 16篇厚朴
  • 14篇抗氧化
  • 14篇和厚朴酚
  • 14篇厚朴酚
  • 14篇
  • 11篇色谱
  • 10篇学成
  • 10篇菌丝
  • 10篇化学成分
  • 10篇鄂西南
  • 10篇RP-HPL...
  • 9篇深层发酵
  • 8篇延龄草
  • 8篇黄酮
  • 7篇肿瘤
  • 7篇抗肿瘤
  • 6篇体外

机构

  • 246篇生物资源保护...
  • 210篇湖北民族大学
  • 17篇湖北民族学院
  • 5篇湖南农业大学
  • 4篇学研究院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3篇浙江大学
  • 3篇湖北省农业科...
  • 3篇恩施土家族苗...
  • 2篇教育部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湖北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安阳工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湖北三峡职业...
  • 1篇黄冈师范学院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46篇刘晓鹏
  • 42篇姜宁
  • 25篇郑小江
  • 22篇周大寨
  • 20篇肖强
  • 16篇唐巧玉
  • 12篇艾训儒
  • 11篇朱玉昌
  • 11篇周毅峰
  • 11篇向东山
  • 10篇莫开菊
  • 9篇王发松
  • 9篇程超
  • 8篇陈显兵
  • 7篇翟琨
  • 7篇余爱农
  • 7篇刘金龙
  • 6篇肖浩
  • 6篇马琼
  • 5篇武芸

传媒

  • 32篇食品科学
  • 19篇湖北民族大学...
  • 14篇湖北民族学院...
  • 10篇中国酿造
  • 8篇天然产物研究...
  • 7篇安徽农业科学
  • 6篇化工新型材料
  • 6篇食品与发酵工...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湖北农业科学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广西植物
  • 4篇中草药
  • 4篇中国粮油学报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3篇中药材
  • 3篇食品安全质量...
  • 2篇生物多样性

年份

  • 1篇2024
  • 21篇2023
  • 21篇2022
  • 20篇2021
  • 25篇2020
  • 21篇2019
  • 12篇2018
  • 10篇2017
  • 11篇2016
  • 14篇2015
  • 8篇2014
  • 3篇2013
  • 7篇2012
  • 7篇2011
  • 13篇2010
  • 18篇2009
  • 26篇2008
  • 8篇2007
2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旱胁迫和盐胁迫对水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5
2021年
以新鲜成熟水杉种子为材料,分别利用不同水势的PEG-6000和不同浓度NaCl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和盐胁迫,探讨其对水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并通过相对发芽率与水势及盐浓度建立的函数方程确定水杉种子萌发期对干旱及盐胁迫的耐受性。结果表明,两种胁迫处理下,水杉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苗长等均随胁迫程度的增强而逐渐降低。水杉种子萌发期耐旱和耐盐适宜水势和浓度分别为-2.1 MPa和65.9 mmol·L^(-1),耐旱和耐盐半致死水势和浓度分别为-4.5 MPa和125.9 mmol·L^(-1),耐旱和耐盐极限水势和浓度分别为-8.5 MPa和221.8 mmol·L^(-1)。综合分析认为,水杉种子萌发期间对干旱具有较强耐性,对盐胁迫具有一定的微耐性。
易燕莹王茹刘相泉邓志军
关键词:水杉种子萌发干旱胁迫盐胁迫幼苗生长
猴头菌液体发酵培养基及工艺优化的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猴头菌生长的4个主要营养因子进行研究,得出液体培养猴头菌的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佳氮源为黄豆粉,最佳无机盐为KH2PO4,最佳维生素为VB1。通过均匀设计试验对液体培养猴头菌最佳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维生素的不同配比进行研究,得出液体培养猴头菌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4.6%可溶性淀粉、4.6%黄豆粉、0.02%KH2PO4、18 mg/100mL VB1。通过中心复合设计试验与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的猴头菌液体培养的发酵工艺为接种量11%、发酵温度25.8℃、搅拌转速137 r/min。
刘晓鹏姜宁夏冬冬马琼余丽琼
关键词:猴头菌发酵
蛇足石杉组培快繁体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对蛇足石杉(Huperzia serrata)的组织培养进行系统研究,建立蛇足石杉的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100 mg/L AAS+0.5 mg/L孔雀石绿组合对蛇足石杉外植体内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外植体存活率为20%。蛇足石杉初代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MS+蔗糖20 g/L+琼脂4.59 g/L+IBA 0.05μg/L+KT 1.4μmol/L+谷氨酰胺0.1 g/L+山农一号0.05%+TDZ 0.3 mg/L,诱导率达80%;继代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在MS+1.0 mg/L TDZ+1.0 mg/L 2,4-D的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70%;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3MS+1.5 mg/L IBA+2.0 mg/L谷氨酰胺,生根率可达90%。
王锋武芸
关键词:快速繁殖愈伤组织
南蛇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南蛇藤属Celastrus L.植物资源丰富,包含50多个种,在我国分布广泛。该属化学成分多样,主要包括β-二氢沉香呋喃型倍半萜、三萜和黄酮等化合物,药理作用广泛,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调血脂等作用。但目前关于南蛇藤属植物综述性报道较少,通过对近年来关于南蛇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南蛇藤属植物提供参考。
肖本游王发松刘瑶张昌鹏肖强崔令军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肿瘤抗炎调血脂
比较荧光分光光度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刺葡萄叶片总黄酮含量被引量:2
2023年
根据黄酮类化合物能与铝离子形成稳定荧光络合物的原理,采用改进单纯形法优化最佳测定条件,提出基于荧光光谱的刺葡萄叶片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并与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常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刺葡萄叶片总黄酮含量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4.9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2.5 mL,76%的乙醇,正丁醇为5.7 mL,5.7%的硝酸铝溶液为1.5 mL。本方法标准曲线的决定系数为0.999 6,回收率为100.72%,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00%,重现性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16%,检出限为0.54μg/L。
郑凯刘保山宋歌梁思琪肖强
关键词:刺葡萄荧光分光光度法单纯形
分级多孔六边形球霰石板块的快速制备及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以羧甲基壳聚糖(carboxymethyl chitosan,CMC)、氯化钙和碳酸钠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低温共沉淀法,在反应温度为0℃、CMC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和反应时间为12 s条件下,快速制得形貌独特、孔径集中于0.6~8.0 nm的分级多孔六边形球霰石型碳酸钙板块,并用颗粒附着结晶机理解释了其形成过程。在共混制备碳酸钙/壳聚糖复合膜中,六边形球霰石板块的表观粒度大、容易分散,而且其分级孔隙结构便于壳聚糖的快速渗入,从而提升了壳聚糖与碳酸钙之间的界面相容性,使壳聚糖/碳酸钙复合膜展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当分级多孔六边形球霰石板块的添加量达6%(质量分数)时,壳聚糖/碳酸钙复合膜的抗拉强度高达44.2 MPa,断裂伸长率为11.4%。该研究为探索碳酸钙的生物矿化机理和高性能复合膜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
雷宇唐琴陈先勇
关键词:碳酸钙复合膜
花魔芋与湖北贝母一年两熟轮作栽培新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探索花魔芋和湖北贝母的周年轮作栽培新模式,以花魔芋、湖北贝母为材料,考察其生育期、产量、病虫害、经济效益及栽培生理,探索新的轮作高效栽培模式。结果表明:花魔芋和湖北贝母轮作,生长期衔接良好,净作产量和效益分别为12377.85kg/hm2和6189.25元/hm2,轮作中魔芋产量12489.00kg/hm2、贝母产量8889.00 kg/hm2,总效益151335.00元/hm2。与对照相比,病害无显著差异,魔芋增产0.89%,虫害升高1.92%,综合效益高107.66%。同时,首次报道花魔芋根状茎的栽培生理问题,发现了其生育期与种芋安全贮藏的重要关系,提出生育期达184天以上方能基本保障根状茎的生理成熟。由此得出,花魔芋—湖北贝母一年两熟轮作栽培新模式可解决山区可耕作土地少、中药材野生种质资源湖北贝母过度开采等突出问题,实现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刘二喜杨朝柱郑小江陈勇牟方贵赵青华降巧龙
关键词:花魔芋湖北贝母连作轮作栽培生理
不同种质黄精红外指纹图谱的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快速、高效鉴定不同种质的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Delar.ex Redoute),并进行相似系数评价,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16批黄精块茎烘干后粉末的红外光谱,原始光谱经过多点基线校正、平滑、坐标归一化,得到处理后的光谱图与数据;进一步采用平均值法建立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最后以指纹图谱共有模式为对照,采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比较不同种质黄精的差异.结果显示:16批黄精药材的主要特征峰分别为3373.53、2913.26、1735.34、1638.32、1420.54、1130.43、1126.03、930.37 cm^(-1),采用系统聚类和主成分分析均能将不同种质黄精区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可用于不同种质黄精药材的快速鉴定.
梁思琪刘保山宋歌郑凯肖强
关键词:黄精红外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羧甲基化壳聚糖/海藻酸钠凝胶的制备及其对阳离子染料的吸附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羧甲基化壳聚糖/海藻酸钠(CM-CS/SA)凝胶,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热重分析仪对CM-CS/SA凝胶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以CM-CS/SA凝胶为吸附剂对3种阳离子染料(亚甲基蓝、品红和结晶紫)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染料初始浓度和吸附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M-CS/SA凝胶对3种阳离子染料的吸附过程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粒子内扩散方程表达,根据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分析,该吸附体系属于单分子层吸附,CM-CS/SA凝胶对亚甲基蓝、品红和结晶紫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2.50、3.17、1.78mg/g。
孟倩茹吴称意冷珊谢丽娜刘信平
关键词:海藻酸钠凝胶阳离子染料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测定米粉中硒代胱氨酸的硒含量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FTIR)法测定米粉中硒代胱氨酸的硒含量,以期探寻一种快捷、绿色环保且准确的硒含量测定方法。采用添加法制备样本,衰减全反射中红外光谱仪采集红外光谱,TQAnalyst分析软件作偏最小二乘法建模并验证,选择1600~650cm^-1作为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波段,用导数对原始红外光谱处理,结果表明二阶导数处理后的模型,噪音小、失真少且预测效果更好,模型的决定系数(R2C)都大于0.995、因子数为5~8、校正均方差(RMSEC)为1.17~2.68,验证均方差(RMSEP)为4.0530~6.2346验证集预测值相对偏差在20%以内的占87.95%,含量在18μg/100g以上更是占了96.75%,含量在50μg/100g(不含)以上的样品93.33%偏差在10%以内,预测效果较准确。
陈美林杜芬妮陈业程超单长海杨迪莫开菊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