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作品数:1,737 被引量:10,150H指数:38
相关作者:华瑞年何煜波刘秋姜波于基成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石油化工学院)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91篇期刊文章
  • 33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38篇轻工技术与工...
  • 307篇农业科学
  • 226篇生物学
  • 189篇理学
  • 157篇化学工程
  • 14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25篇医药卫生
  • 63篇文化科学
  • 13篇天文地球
  • 1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篇经济管理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电气工程
  • 7篇机械工程
  • 4篇哲学宗教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建筑科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17篇鲜切
  • 102篇活性
  • 73篇抗氧化
  • 65篇色谱
  • 65篇食品
  • 63篇发酵
  • 61篇相色谱
  • 54篇光谱
  • 52篇保鲜
  • 50篇多糖
  • 50篇生理生化
  • 49篇教学
  • 46篇果蔬
  • 44篇贮藏
  • 44篇基因
  • 37篇脂质体
  • 36篇蛋白
  • 36篇抑菌
  • 36篇植物
  • 32篇营养

机构

  • 1,724篇大连民族学院
  • 178篇大连理工大学
  • 140篇沈阳农业大学
  • 83篇大连工业大学
  • 56篇渤海大学
  • 56篇辽宁师范大学
  • 43篇中国科学院
  • 29篇教育部
  • 24篇甘肃农业大学
  • 17篇浙江工商大学
  • 16篇广东海洋大学
  • 16篇内蒙古大学
  • 16篇吉林农业大学
  • 16篇齐齐哈尔大学
  • 16篇内蒙古农业大...
  • 15篇大连大学
  • 13篇中国环境科学...
  • 12篇香港科技大学
  • 11篇江南大学
  • 10篇山东农业大学

作者

  • 424篇胡文忠
  • 290篇姜爱丽
  • 226篇范圣第
  • 118篇刘程惠
  • 113篇田密霞
  • 107篇金黎明
  • 91篇吕国忠
  • 90篇王艳颖
  • 85篇姜波
  • 81篇李婷婷
  • 79篇权春善
  • 77篇何煜波
  • 70篇刘秋
  • 66篇冮洁
  • 59篇刘长建
  • 58篇张树彪
  • 57篇于基成
  • 55篇张丽影
  • 53篇励建荣
  • 51篇赵小菁

传媒

  • 243篇大连民族学院...
  • 165篇食品工业科技
  • 63篇安徽农业科学
  • 47篇中国食品科学...
  • 36篇食品科学
  • 31篇食品与发酵工...
  • 23篇化学世界
  • 2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9篇食品科技
  • 19篇保鲜与加工
  • 19篇中国生物工程...
  • 19篇中国食品科学...
  • 18篇菌物学报
  • 16篇江苏农业科学
  • 16篇菌物研究
  • 13篇第二届全国化...
  • 12篇沈阳农业大学...
  • 12篇中央民族大学...
  • 11篇中国食品科学...
  • 10篇食品与机械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5篇2017
  • 16篇2016
  • 139篇2015
  • 141篇2014
  • 175篇2013
  • 159篇2012
  • 194篇2011
  • 150篇2010
  • 159篇2009
  • 136篇2008
  • 122篇2007
  • 115篇2006
  • 86篇2005
  • 52篇2004
  • 18篇2003
  • 11篇2002
  • 13篇2001
  • 14篇2000
1,7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偶氮苯类人工受体中间体的光化学研究
在一种仿G蛋白耦合型信号转导的人工超分子系统中引入类似光化学开关的偶氮苯化合物,用来模拟跨膜受体。合成了三种人工受体的中间体4,4'-二氨基酸甲酯偶氮苯(Azo-AAOMe): Azo-PheOMe(1a)、Az...
赵小菁张丽影刘宝全王剑锋李春斌范圣第
铆钉菇菌丝体多糖发酵和提取条件的研究
本文采用液体深层发酵工艺培养铆钉菇菌丝体以获得菌丝体多糖,并采用超声波辅助水浴法提取铆钉菇菌丝体多糖。产铆钉菇菌丝体多糖适宜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0g/L,酵母浸膏2.0g/L,KHPO 0.8g/L,MgSO 0.3g/...
江洁刘丹华
关键词:菌丝体多糖液体深层发酵超声波
文献传递
以特色教学全面提升物理化学教学质量被引量:15
2008年
那立艳张树彪华瑞年张丽影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质量化学学科化学科学化学体系
鸡舍空气真菌浓度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
2009年
采用撞击法(FA-1型6级Andersen空气采样器),自然沉降法对冬季雏鸡舍气溶胶真菌进行采样,所用培养基为PDA和RBC,采样时间5min,采样高度分别为0m(鸡舍地面),1m(鸡群密度较大高度),1.5m(人体呼吸高度)。结果共鉴定出18个属,其中优势菌群有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和木霉属(Trichoderma)。研究显示,采用撞击法时两种培养基的真菌浓度均随采样高度的升高而增加,PDA中CMD值在1m处最小,RBC中CMD值随采样高度的升高而减小。沉降法时两种培养基的真菌浓度均在1m处最高。
胡敏锐王雅玲王钰卓宋丽吴迪郭静
关键词:自然沉降法
大连民族学院与吉林省洮南市金塔(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合作签约
2009年
关键词:辣椒食品化学成分分析
不同抑制剂对绿藻光照产氢的影响
2009年
分别研究了对数生长后期海洋绿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在培养基缺硫、添加45μmol/L DCMU和15μmol/L CCCP条件下的光照产氢能力。培养基缺硫时密闭藻液体系不能保持厌氧状态,不能光照产氢;添加45μmol/LDCMU,密闭藻液体系能够保持厌氧状态,仅能产生微量氢气;添加15μmol/L CCCP密闭藻液体系能够保持厌氧状态,能够光照产氢12 h以上,光照产氢量为22.52μmol/mg Chl。
冉春秋侯静李红顺江姗
关键词:绿藻光照产氢厌氧
环三磷腈甘氨酸钠支化衍生化及性质研究
2013年
以六氯环三磷腈为原料,分别与甘氨酸钠等系列支化反应,得到了3种环三磷腈甘氨酸钠支化衍生物.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详细解析了光谱数据,证实为目标产物.利用紫外-可见光谱、SDS-AGE电泳技术分别考察了衍生物对信号分子激活剂-磷酸吡哆醛、Cu2+的识别性能及与小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支化衍生物对信号分子激活剂-磷酸吡哆醛及金属Cu2+均具有明显的识别功能;支化衍生物与人体内的蛋白质及生物大分子等有较强的结合能力.
卢艳飞孙振刚姜莹刘巨涛
关键词:支化衍生物相互作用
β-环糊精对多菌灵的荧光增敏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了β-环糊精和多菌灵在水相中形成的超分子体系的荧光光谱,得到了不同浓度和不同pH值溶液中客体分子的荧光光谱。研究发现,在水相中,β-环糊精和多菌灵形成了1:1的超分子体系,包合常数为3.2×10^2,与单体分子相比,空腔内多菌灵的荧光强度大大提高。β-环糊精的浓度为8×10^-4-5.6+10^-3mol·L^-1时,空腔内多菌灵的荧光强度随着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多菌灵的荧光强度在酸性水溶液中具有很强的增强效应,而在中性和碱性介质中,其荧光增强效应较为平缓。在pH=7.6的溶液中,多菌灵在β-环糊精空腔内的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多菌灵在质量浓度为0.46—6.16ng·mL^-1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F=5.37C(ng·mL^-1)+148.54,相关系数为0.9993。利用荧光增强效应,得到该超分子体系对多菌灵的检测限为60Pg·mL^-1,是已经报道检测限(4.78ng·mL^-1)的百分之一。
姜慧明杨红
关键词:Β-环糊精多菌灵包合作用荧光增强效应检测限
辣椒及辣椒食品中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的测定被引量:5
2015年
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辣椒及辣椒食品中总脂肪,甲酯化后通过气相色谱测定其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鲜食辣酱总脂肪含量较低,含有较高的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硬脂酸的含量略高于其他肉类辣酱,棕榈酸的含量在猪肉辣酱中含量较高,其他辣酱中含量很少。分析结果表明,鲜食辣酱总脂肪含量较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鲜的营养价值。
刘易伟胡文忠姜爱丽刘程惠白露露
关键词:辣椒辣椒食品脂肪脂肪酸气相色谱
Cr掺杂二氧化锰纳米棒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被引量:5
2012年
以KMn04和MnCl2·4H2O为原料,采用液相化学沉淀法合成纳米结构MnO2电极材料,并添加一定量的K2Cr2O7对其进行改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对MnO2的结构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等方法研究了MnO2在1mol/LKOH电解液中的电容行为。测试结果表明,K2Cr2O7的存在导致了MnO2由γ-MnO2向a-MnO2晶型的转变以及MnO2纳米棒的形成。MnO2纳米棒的直径约为80nm。长度约为0.5-2μm,并且MnO2电极材料的晶化程度和电化学性能都得到了提高。当K2Cr2O7添加量为10%(与KMnO4的质量比)时。在0.3Ng和1Ng电流密度下,电极比容量分别为271 F/g和199F/g,大约是未添加K2Cr2O,条件下制备的电极的2倍。Cr掺杂MnO2纳米棒表现出优异的高倍率性能。
赵明王晓芳高娇阳刘伟刘贵昌宋朝霞
关键词: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化学沉淀法
共17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