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西藏中学
- 作品数:91 被引量:73H指数:5
- 相关作者:赵美琴更多>>
-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湖北省人的发展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政治法律更多>>
- 西欧中世纪若干问题刍议——对九年级教材相关疑点的解析
- 2020年
- 新高考的推行带动了中考的改革,过去长期不纳入考查范围的西欧中世纪历史,也引起初中教育界的关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的九年级历史教材,其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在第7、第8、第9课分别讲述了“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并且第五单元“步入近代”在第13课“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讲述了西欧中世纪晚期的社会转型。
- 程鹤祥陈卫华
- 关键词:庄园农奴领主
- 如果爱,请深爱
- 2015年
- 我出生在西藏日喀则仁布县。我的父亲是一位18军老战士,因为热爱西藏,他选择留下加入建设新西藏的行列。父亲在西藏工作、生活了一辈子,可以说是个地地道道的老西藏。我们一家人也和父亲一样,把自己当成了地地道道的西藏人。我在西藏度过了艰苦而快乐的26年。那时的西藏,虽然各方面都非常艰苦,但我也亲眼见证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援藏者和西藏人民一起建设美好家园的场面。
- 石雪梅
- 关键词:洗衣服重感冒内地西藏班买东西
- 谈谈中考物理原创题
- 2011年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 邓荣科
- 关键词:原创中考素质教育教育改革
- 茶圣故里——湖北天门
- 2017年
- “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这首出自茶圣陆羽的《六羡歌》,表达了他对故乡竟陵(今胡北天门)无法割舍的情愫和挥之不去的依恋。
- 陈卫华
- 关键词:茶圣故里《六羡歌》故乡
- “双减”背景下西藏班(校)动态分组教学范式建构
- 2023年
- 西藏班(校)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繁多,学习任务较重,课堂教学需要减负增效。“双减”背景下,西藏班(校)教师可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借助智慧教学环境构建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利用电子书包智慧课堂装备、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科学动态地对学生进行动态分组,引入多元化、全过程评价方式,基于采集的学习数据驱动构建一种动态分组教学框架模型并应用于初中课堂,以期对信息化环境下的动态分组教学提供一种可供参考和推广的教学范式,提升西藏班(校)课堂教学效率,为“双减”助力。
- 黄宝源任红玉
- 关键词:数据驱动教学范式
- 学术的深浅
- 2020年
-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提到小时候母亲带他到县城听过一次“讲座”:……戴眼镜的男老师先把一个奇怪的句子写在黑板上,然后连续两节课都在分析这个句子。我首次接触这么复杂的句子,印象极深,后来又一再给我的同学复述,因此就牢牢记住了。
- 杨美芳陈卫华
- 深度研学激发认同感自豪感
- 2023年
- 自1985年内地西藏班开办以来,教育援藏为西藏培养了大量人才,为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武汉西藏中学充分利用学校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技术、自然风景等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研学活动,有效创设教育情境,让藏族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国家的发展与进步,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 吴淑萍
- 关键词:内地西藏班藏族学生有效创设自豪感教育情境认同感
- 浅谈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 2023年
-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细节描写的重要性。细节是文章的血肉,细节描写是最生动、最具表现力的写作手法,用好这一方法,就能深刻地反映人物真实的情感、复杂的内心,并营造出浓厚的氛围。
- 毛艳
- 关键词:中学语文习作教学细节描写
- “双轨教学”铺就民族教育新路--武汉西藏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初探
- 本文探索了武汉西藏中学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进行跨越式的硬件建设,立体化的应用驱动,针对性的模式建构,来实现双轨教学。
- 陈敦桥
- 关键词:中等教育双轨教学信息化建设
- 文献传递
-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武汉西藏中学“齐”字教学模式的实践
- 2010年
- 一、“齐”字教学模式及解读(行政理科班的框架图。行政文科班的框架图类似)(1)目标: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 邓荣科
- 关键词:教学模式框架图理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