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党委网络工作部
- 作品数:18 被引量:66H指数:5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促进学风建设中的“三化”被引量:6
- 2011年
- 好的学风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存在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逃课率有所上升等问题,文章从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的角度,提出将学生党建工作细胞化、有形化和生态化,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努力形成学生想学、勤学、会学的良好氛围和生态格局。
- 任海涛
-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学风建设
- 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及强化策略被引量:2
- 2007年
- 文章从大学生个体的固有经验出发,阐述了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并从引导大学生创设正确的认知路径等方面,提出了克服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消极特征及强化接受效果的策略。
- 任海涛
-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基于网民群体的高校网络舆论环境探析被引量:2
- 2012年
- 高校网民群体有其自身的网络行为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网络行为与上网心理的单向反应、网络行为与从众互补心理的交相映衬、网络行为与客观条件制约形成的个性心理,对构建高校和谐网络舆论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要求高校网络必须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性。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高校构建和谐网络舆论的理念等。
- 任海涛
-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论和谐环境适应性
- 党建工作在提升高校科技竞争力中的作用探究被引量:2
- 2010年
- 高校党建要在现代大学建设过程中,贯穿于办学育人始终,具体到建设发展的各项任务上。高校科技竞争力的提升,党的建设是基础和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应切实增强高校党建工作在科技创新发展中的导向力、在科研团队建设中的凝聚力、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固化力和在创新能力建设中的激活力,从而为提高高校的科研竞争力夯实基础。
- 任海涛魏巍
- 关键词:党建工作高校科技竞争力
- 高校德育:从自治、自律到自觉被引量:8
- 2012年
- 高校德育建设有自身的发展过程,从教育的规律来看,教是教会学生学会自治,即怎样学习;育是为了不育,即学习的自觉、习惯养成的自觉、价值取向的自觉、道德情感和行为的自觉。在自治与自觉之间,德育教育的主体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作用,把来自外部的道德压力转化为道德知识和道德内省,并逐步搭建道德自觉的通道,从而把有意识的道德行动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动。高校德育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就必须依据这种过程,采取相应的对策。
- 任海涛魏巍
- 关键词:高校德育自律自治
- 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育人机制构建策略被引量:1
- 2015年
- 要充分发挥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必须大力加强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构建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育人机制:铸造面向学科建设、具有理工科特色的大学精神文化;优化校园环境,创建特质鲜明的校园物态文明;推进社区建设,开展生动活泼的党建团学活动;重视实践活动,拓展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载体。
- 王滔韬任海涛李世辉
-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校园文化软实力育人机制
- 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被引量:5
- 2009年
- 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现状,尤其是高校学分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传统的班级教育管理模式逐渐淡化,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等形势,学生宿舍区的管理问题不断凸显。高校应并主动占领学生宿舍这个新的育人阵地,大力推行以学生集中居住区为单位的学生社区管理模式,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任海涛
- 关键词:高校
- 论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特质
- 2011年
- 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系统性。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应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追求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与精神环境建设的高度统一。只有全面识别校内外差异的特质,才能正确把握好差异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
- 任海涛魏巍
- 关键词:高校和谐校园环境建设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高校党建工作路径探究被引量:2
- 2014年
-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党建全过程,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务和命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党建工作路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党建工作基本标准》,提出从组织干部工作、宣传思想工作、纪检监察工作、统战工作四个方面探寻融入高校党建工作的具体路径。
- 苗国厚任海涛谢霄男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校党建
- 以品牌化建设提升高校党建质量研究
- 2024年
- 党建工作品牌创建能够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凝聚师生共识,推动事业发展。目前高校党建品牌化建设中存在对党建工作和品牌创建的认识不深入、品牌建设缺乏创新意识、缺乏专业的党建人才队伍、引领效应发挥不足等问题,本文通过深挖品牌内涵,提出以下措施,即:以品牌文化力促进党建生命力;用活网络平台,以品牌影响力促进党建活力;构建完备机制,以品牌号召力促进党员执行力;立足共建统筹,以品牌感染力提升党组织协作力为路径,助推品牌化建设提升高校党建质量,促进高校事业发展。
- 赵欣徐洁
- 关键词:品牌化高校党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