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民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民族医药学院)
- 作品数:26 被引量:77H指数:6
-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生物医药研究所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理工学院食品药品制造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甲氧苄啶的电化学行为研究及伏安法测定被引量:2
- 2019年
- 将裸玻碳电极在0. 2 mol/L NaH2PO4-Na2HPO4溶液中于+1. 7 V恒电位处理400 s后,得到电活化玻碳电极(EGCE)。以EGCE为工作电极,研究了缓冲溶液、pH、富集时间、富集电压和扫描速度对甲氧苄啶(TMP)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EGCE对TMP有较高的电化学响应。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测试,TMP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分别在1. 25×10-7~3. 0×10-5mol/L、3. 0×10-5~1. 0×10-4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 2×10-8mol/L(S/N=3)。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用于检测TMP的重现性和稳定性好。
- 兰天宇董泽刚田荞菁杜海军
- 关键词:甲氧苄啶玻碳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
- α-Fe_2O_3活性炭的制备以及对亚甲基蓝去除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通过浸渍法制备α-Fe_2O_3负载活性炭(α-Fe_2O_3-AC),探究不同pH、Fe_2O_3负载量、反应温度和紫外激发/H_2O_2体系对模拟废水中亚甲基蓝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25℃、pH=7的条件下,投加1 g负载有0.2 g/L的α-Fe_2O_3活性炭,反应2 h达到平衡,对亚甲基蓝的去除效率达到95.11%,高于其他条件下的去除率。XRD实验结果显示,在0.2 g/L的负载量下,活性炭上有较多的α-Fe_2O_3掺杂。在紫外激发和投加H_2O_2条件下,未见去除率有进一步提升,可能是负载Fe的形态未激发类Fenton反应产生·OH。实验的结论为α-Fe_2O_3负载活性炭在降解亚甲基蓝的废水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 王志康黄路婷范娟娟杨芳周国永朱四喜
- 关键词:亚甲基蓝Α-FE2O3活性炭
- 磷腈阻燃环氧树脂的制备及热分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1
- 2018年
- 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和对羟基苯甲醛为原料,一步法合成了六(4-醛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PCP)。然后以HAPCP为阻燃剂,将其添加到环氧树脂(EP)中制备阻燃环氧树脂(FR/EP)。最后,通过热重法(TG)和微商热重法(DTG),研究了EP和FR/EP在氮气气氛下的热分解动力学行为,运用Flynn-WallOzawa(FWO)法和Kissinger法求出EP和FR/EP的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采用Coast-Redfern法确定了热分解动力学机理函数g(α)和反应级数n。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升温速率下,FR/EP的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比EP的低,其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分别为Ek(FR/EP)=1.34×105 J/mol,EO(FR/EP)=1.38×105 J/mol,A(FR-EP)=1.4×1010 min-1,FR/EP的热分解动力学方程为g(α)=1-(1-α)3,反应级数n=3。
- 宝冬梅方丽文竹龙高喊任莹胡小碧敖富佳
- 关键词:磷腈阻燃环氧树脂热分解动力学阻燃机理
- 基于纳米银/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电化学法测定磺胺甲■唑被引量:4
- 2019年
- 以表面处理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硝酸银为原料,利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纳米银/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AgNPs/MWCNTs),并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采用滴涂法将该纳米复合材料修饰至玻碳电极表面,得到纳米银/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AgNPs/MWCNTs/GCE)。以AgNPs/MWCNTs/GCE为工作电极,研究了缓冲溶液、pH值、支持电解质和扫描速度对磺胺甲■唑(SMZ)电化学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银单独修饰电极相比,该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对SMZ显示了更高的电催化活性。优化条件下,SMZ浓度在3.0×10^-7~5.0×10^-5 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6.4×10^-8 mol/L。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用于河水样品中SMZ的检测。
- 兰天宇董泽刚杜海军
- 关键词:纳米银
- 阿哈水库DOM的分离及其对消毒副产物的贡献被引量:9
- 2018年
- 为研究高原喀斯特湖库DOM(dissolved organic matter,溶解性有机质)的组成及其化学特征对DBPs(disinfection byproducts,消毒副产物)生成路径的影响,以西南喀斯特地区贵阳市阿哈水库的DOM为研究对象,结合XAD大孔树脂分离技术,通过化学表征[包括UV-Vis(紫外-可见光光谱)、FTIR(红外光谱)和3D-EEM(三维荧光光谱)]手段来研究各组分对C-DBPs(含碳消毒副产物)和N-DBPs(含氮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贡献.不同组分芳香性的大小依次为HON(憎水中性物)>HIB(亲水碱)>HOA(憎水酸)>HIN(亲水中性物)≈HIA(亲水酸)>HOB(憎水碱).憎水与亲水DOM的DBPs生成潜能相近.其中,HON最高,其次为HIB和HOA.HIB和HOA的主要卤代反应位分别来源于藻类有机物的蛋白质和富里酸,而HON的DBPs生成潜能的贡献主要为分子中的芳香和共轭不饱和结构.HIA和HIN的构成主要为脂肪烃,贡献较低的DBPs的生成潜能.对于C-DBPs,THMs和HAAs的生成潜能总体相近,不同组分的差异明显.对于N-DBPs,卤乙腈的生成潜能占80%以上,憎水DOM的贡献较高.DBPs的生成路径从UV-Vis、FTIR和3D-EEM的官能团和特征峰解析结果中均得到了较好的响应.
- 王志康王志康苟攀韩月王铭周国永兰彬彬
-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质消毒副产物
- “精准扶贫”背景下贵州高校贫困生资助问题分析——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被引量:2
- 2019年
- 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高校贫困生数量多、程度深且复杂,作为国家"精准扶贫"的前沿阵地,高校贫困生资助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对象识别不够精准、资助模式简单僵化等,这都需要高校进一步完善切合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确保"应助尽助"。
- 徐磊
-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
- 民族药苦参在黎平侗族的应用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通过对苦参在民间应用上的经验调查为苦参的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新的研究路线。方法:以贵州省黎平县为调查点,采用民族学和民族植物学的调查方法对苦参在黎平侗族民间应用进行调查。结果:传统的侗族医药和中药在苦参用药治疗上主要集中在抗炎、抗菌、止痛等方面上。苦参主要的化学成分是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现代研究表明,苦参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心血管系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和消化系统调节等作用。黎平侗族民间与中药苦参在用药方法大体相同,煎水,内服外用均有。且民间用药的人群集中在民间草医,年龄偏高。主要应用在皮肤瘙痒、皮疹、妇科疾病上。结论:在传统的侗医药中,苦参的应用广泛,在治疗疾病方面主要集中在抗炎、抗菌、止痛等方面。
- 杨孟芝
- 关键词:民族药苦参资源调查
- 大青木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本文概述了大青木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迄今为止,从大青木中共发现近100个化合物,包括萜类、黄酮类、苯乙醇苷类、甾体等类型化合物。生物活性方面,乙酸乙酯和正丁醇部位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苯乙醇苷类化合物为其抗氧化的物质基础;萜类、甾体和叶绿素类化合物表现出抗肿瘤活性;此外,水煎剂表现出一定抗人巨细胞病毒、痢疾杆菌效果。
- 李丽君潘蝶周康盛谭承建
-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六(4-硝基苯氧基)环三磷腈的合成及其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六(4-硝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NCTP)是一种环境友好型阻燃剂,因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阻燃性而备受关注。以六氯环三磷腈(HCCP)、对硝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HNCTP,经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NMR)、元素分析(EA)、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TGA-DSC)等分析手段对产物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反应溶剂、投料比例和反应时间3个因素对HNCTP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丙酮为溶剂,n(对硝基苯酚)∶n(HCCP)=9∶1,56℃回流反应18h,HNCTP的收率为90.5%。热稳定性研究表明,HNCTP的热稳定性较好,在N2气氛下的初始分解温度为371.5℃,可作为添加型阻燃剂应用于聚合物基材中,而且适用于加工温度较高的体系。
- 宝冬梅王建航龙高喊敖富佳方丽文竹王环江
- 关键词:热稳定性
- 《微生物学》中“微生物物种多样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探讨被引量:1
- 2019年
- 微生物学是各类高校生命科学学院及医、药、农、林、食品等有关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地位十分重要。对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是各相关领域中的重要研究热点,且不断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目前大多数高等教育规划教材《微生物学》缺乏对微生物多样性知识点、研究方法及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的系统介绍,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不利于拓展学习视野。在分析了相关概念、研究方法并对比国内外主流《微生物学》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材的专业倾向,我们建议在《微生物学》教材中适当增加微生物多样性知识点内容及该领域研究进展,让学生与时俱进,进一步接轨专业研究前沿。
- 周培富赵宇中谢建平
- 关键词:微生物多样性微生物学未培养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