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

作品数:74 被引量:316H指数:10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8篇卒中
  • 17篇康复
  • 16篇脑卒中
  • 15篇上肢
  • 12篇心肺运动
  • 12篇心肺运动试验
  • 11篇肺癌
  • 8篇上肢功能
  • 8篇术后
  • 8篇肺癌患者
  • 8篇癌患者
  • 7篇卒中患者
  • 7篇脑卒中患者
  • 7篇关节
  • 6篇上肢运动
  • 6篇康复治疗
  • 5篇动功
  • 5篇心肺
  • 5篇细胞
  • 5篇脊柱

机构

  • 71篇徐州医科大学
  • 44篇徐州市中心医...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常州市德安医...
  • 1篇南京市妇幼保...
  • 1篇徐州市康复医...
  • 1篇江苏医药职业...

作者

  • 19篇陈伟
  • 18篇张明
  • 12篇李瑾
  • 8篇高民
  • 8篇张秀芳
  • 7篇张玉明
  • 5篇周敬杰
  • 5篇姜效韦
  • 5篇陈杰
  • 4篇张淼
  • 3篇刘鹏
  • 3篇韩良
  • 3篇朱茜
  • 3篇陈猛
  • 2篇巩尊科
  • 2篇曹建刚
  • 2篇张一帆
  • 2篇唐玮
  • 1篇马超
  • 1篇何俊

传媒

  • 8篇中国康复理论...
  • 7篇中国康复医学...
  • 6篇中国康复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3篇双足与保健
  • 3篇实用医院临床...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3篇反射疗法与康...
  • 2篇山东医药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药导报
  • 2篇医药前沿
  • 2篇康复学报
  • 1篇现代科学仪器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年份

  • 12篇2024
  • 21篇2023
  • 16篇2022
  • 12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2篇2018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讨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21年
目的:将心肺运动试验(CPET)与临床指标相结合评估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行胸腔镜(VATS)肺切除手术的肺癌患者,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CPET及临床相关数据,通过单因素分析、Logistics多因素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找出PPCs发生的影响因素,并进行量化与验证。结果:共纳入患者95例,其中并发症组30例(31.6%),非并发症组65例(68.4%)。单因素分析结果示:PPCs与年龄>62岁、术中出血量>100mL、患有冠心病、功率(work)、峰值摄氧量(peak VO 2)、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 VO 2%pred)、峰值公斤摄氧量(peak VO 2/kg)、氧脉搏(peak VO 2/HR)、氧脉搏占预计值百分比(peak VO 2/HR%pred)均显著相关(均P<0.05),并发症组术后住院时间>10d的患者明显多于非并发症组。多因素分析结果示:年龄>6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22.5kg/m 2、出血量>100ml和peak VO 2/HR%pred是VATS肺切除术PPC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其余因素均无统计学意义。PPCs影响因素的ROC曲线分析,结果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对PPCs预测的灵敏度为93.33%,特异度为63.08%(95%CI:0.746~0.904)。结论:年龄>62岁、BMI<22.5kg/m 2、出血量>100ml和peak VO 2/HR%pred作为PPCs发生的独立影响因子可以很好的预测PPCs的发生,较高的BMI可能是PPCs发生的保护因素。
张耀莹李瑾高民张淼张明陈伟
关键词:心肺运动试验术后肺部并发症
经颅电刺激技术联合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上肢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经颅电刺激技术联合脑机接口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及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5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徐州康复医院收治的94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脑机接口组及联合组,每组47例。脑机接口组患者接受脑机接口技术治疗,联合组在脑机接口组的基础上接受经颅电刺激技术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连线测验(TMT)完成时间、数字广度测验(DST)结果及Stroop色词干扰测验(SCWT)完成时间、正确数〕、脑电波指标(α、β、δ、θ波波幅)、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MMSE、MoCA评分分别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脑机接口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TMT-A、TMT-B、SCWT完成时间短于治疗前,DST结果、SCWT正确数多于治疗前,且联合组TMT-A、TMT-B、SCWT完成时间短于脑机接口组,DST结果、SCWT正确数多于脑机接口组(P<0.05);治疗后,脑机接口组α波波幅高于治疗前,联合组α波波幅高于治疗前,δ、θ波波幅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α波波幅高于脑机接口组,δ、θ波波幅低于脑机接口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UE、ARAT评分分别高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脑机接口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头痛、恶心呕吐、过敏、疲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电刺激技术联合脑机接口技术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调节脑电波,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
袁艳秋张秀芳陈杰张莉张明
关键词:卒中
个体化运动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体适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心肺运动试验(CPET)和功能性运动检测(FMS)结果的个体化运动训练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患者体适能的影响,同时探讨FMS在该人群的有效性及应用价值,为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AMI(PCI术后)患者41例,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循证药物治疗,观察组据CPET和FMS结果,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共进行36次运动训练(包含有氧、抗阻、柔韧和平衡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的体适能指标,包括反映心肺功能的指标:无氧阀(AT)、峰值氧脉搏(peakVO_(2)/HR)、摄氧量与运动负荷之间的关系(ΔVO_(2)/ΔWR)、1min心率恢复(HRR1)、峰值心率与收缩压乘积(peak RPP)、峰值通气量(peak VE)、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VE/VCO2 slope);反映运动能力的指标:峰值摄氧量(peak VO_(2))、峰值代谢当量(peak METs)、峰值运动负荷(peak work)。比较FMS总分及各分项得分及BMI。结果个体化的运动训练干预后:(1)观察组心肺功能明显改善,AT、peak VO_(2)/HR、ΔVO_(2)/ΔWR、HRR1、peak RPP、peak VE高于对照组,VE/VCO2 slope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运动能力较前提高,peak VO_(2)、peak METs、peak work、FMS总分及各分项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BMI较训练前降低,并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PET和FMS结果的个体化运动训练可改善AMI(PCI术后)患者的体适能,其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FMS可用于AMI(PCI术后)患者的体适能评估及运动训练疗效评价。
陈伟范秋季洪钱沁何民李瑾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心肺运动试验体适能
急性期介入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期介入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例,研究过程中每组均脱落1例,最终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纳入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予以低频rTMS治疗,对照组予以rTMS假刺激治疗。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FMA)上肢部分、Wolf运动功能评价量表(WMFT)、改良Barthel指数(MBI)、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和波幅评价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评分、WMFT评分、MBI评分、MEP波幅和潜伏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FMA、WMFT、MBI评分和MEP波幅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治疗4周后的FMA[(39.20±7.36)分]、WMFT[(54.43±9.28)分]、MBI[(62.18±9.53)分]、MEP波幅[(0.74±0.08)mV]改善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急性期介入低频rTMS可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孙甜巩尊科周婷朱永刚苏通唐文琦于洁朱秀华
关键词:重复经颅磁刺激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
心肺运动试验评估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整体功能变化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对肺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后整体功能的评估作用。方法:选择2017—2018年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拟行放疗的肺癌患者12例为研究对象,于放疗前一天和放疗结束后1周均进行症状限制性CPET及静态肺功能一体化检查,通过对数据标准化分析计算其核心指标,并从系统软件导出静息状态、热身状态、无氧阈状态、极限状态及恢复状态时的循环指标、呼吸指标及静态肺功能检查指标;通过SF-36、SAS和SDS量表评估患者放疗前后的生存质量、焦虑及抑郁情况。结果:患者放疗后峰值摄氧量、峰值负荷功率和递增功率运动时间较放疗前明显降低,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斜率及二氧化碳通气当量最低值较放疗前显著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氧阈、峰值氧脉搏、摄氧量与功率比值、呼吸储备及代谢当量等值与放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放疗后静息状态下的心率和极限状态、恢复状态下的二氧化碳通气当量较放疗前显著升高(P<0.05);氧脉搏在各个阶段变化不显著(P>0.05)。静息、热身、无氧、极限以及恢复各个状态下的潮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放疗前明显降低,热身和恢复状态下的氧通气当量显著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潮气末氧分压、呼吸储备,以及呼吸无效腔与潮气量的比值在各个阶段变化不显著(P>0.05)。静态肺功能中,分钟通气量、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最大呼气中段流速及最大通气量等指标较放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SF-36量表八个维度得分在放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放疗前、后生理职能得分始终较低,无显著性差异(P>0.05);生理机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等维度得分较放疗前显著减�
夏露露高民李瑾张明殷海涛陈猛陈伟
关键词:肺癌放疗放射性肺损伤心肺运动试验
体质量指数对足底压力的影响
2024年
背景:人体足底压力能反映下肢乃至全身的健康状况,是步态分析的重要基础,而体质量指数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对人体足底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徐州医科大学20名青年大学生为测试对象,其中男10名、女10名,年龄19-21岁,根据体质量指数值分为3组:超重组(体质量指数>25 kg/m2,n=3)、偏瘦组(体质量指数<18 kg/m2,n=4)、正常组(体质量指数18-25 kg/m2,n=13)。采用Zebris压力分布测量平板对3组受试者进行自然行走步态测试,获取完整步态周期参数,分析双足支撑时相各分期时间占比、压强峰值、峰值压力出现时间、峰值压力、冲量,并对各参数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进行Person分析。结果与结论:①超重组受试者足弓支撑期时间占比相较其他两组相对较小,而足跟着地期和前掌蹬伸期时间占比相对较大;足跟着地阶段、前掌蹬伸期时间占比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足弓支撑期时间占比与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②超重组受试者左足弓和前掌部的压强峰高于正常组,偏瘦组受试者左右足前掌部的压强峰值低于正常组;在足跟着地期,压强峰值与体质量指数呈正相关;在足弓支撑期,左足压强峰值与体质量指数、前掌蹬伸期双足压强峰值与体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③3组受试者足底峰值压力出现时间由短到长为足跟<足弓<跖骨<足趾,在足跟着地期,峰值压力出现时间与体质量指数呈负相关,但在前掌蹬伸期两者呈现正相关,在足弓支撑阶段,左足弓峰值压力出现时间与体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④足底峰值压力大小主要表现为足跟内侧>趾骨/中间2-4跖骨>足跟外侧>内外侧跖骨>足弓,足跟内侧峰值压力最大,足弓最小;除左足的足趾外,其余各区域峰值压力与体质量指数呈显著正相关;⑤偏瘦组和超重组地面冲量最大在足跟着地期,地面冲量最小在前掌蹬伸期,正常组足弓�
朱晨辰殷缘周迎基马婷婷苏丽垚张明
关键词:足底压力体质量指数步态分析冲量
强化髋周肌力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平衡及步态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髋周肌力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平衡及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踝关节骨折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踝关节骨折康复治疗,包括恢复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肌力训练、平衡和步态训练及物理因子治疗;观察组加用等速髋周肌力训练,共治疗6周。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外展和伸展等速相对峰力矩、Tinetti评分、平衡仪指标、步态指标(患侧髋关节活动度、患侧步长、步态周期、步速)均较干预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除步态周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步态周期干预前后差值即进步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化髋周肌力训练可进一步改善踝关节骨折患者平衡及步态功能。
王明宇翟宏伟刘娜孟晴毕迎立陈伟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步态
康复治疗师专科化培养方案经验分享
2022年
康复治疗师本科教育在中国已经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但现今的教育仍采用全科式的培养模式,存在康复治疗师亚专业分化不清晰,康复治疗师执业过于粗化,不利于临床与康复的紧密结合。把临床和康复紧密结合,从2008年开始实施康复治疗师专科化培养,确定培养方案,培养出一批骨科康复和神经康复等专科康复治疗师。
周敬杰张秀芳张玉明徐付国李宁郑波朱伟伟张明
关键词:康复治疗师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不同时间介入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不同时间介入康复治疗对患侧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22年8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接受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重建术及术后康复的96例A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54例患者在出院后3个月返回门诊随访并接受了康复评定,根据ACL重建术后介入康复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早康复组(24例)和晚康复组(30例),早康复组在术后≤4周开始康复治疗;晚康复组在术后>4周开始康复治疗。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一般资料,并对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随访时的膝关节主动屈、伸活动度评定,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主观膝关节评分(IKDC)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院时,早康复组VAS评分高于晚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随访时,两组VAS评分均低于入院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康复组住院期间VAS评分改善值大于晚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早康复组屈膝角度小于晚康复组,伸膝受限角度大于晚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随访时,两组屈膝角度均大于入院时,伸膝受限角度均小于入院时,早康复组屈膝角度大于晚康复组、伸膝受限角度均小于晚康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早康复组屈膝角度改善值、伸膝受限角度改善值大于晚康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早康复组IKDC评分低于晚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IKDC评分均高于入院时,早康复组IKDC评分仍低于晚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两组IKDC评分均高于出院时,早康复组IKDC评分高于晚康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早康复组IKDC评分改善值高于晚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
韩良韩良徐付国姜效韦张杨梅李瑾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
美式整骨技术治疗慢性外踝不稳的临床研究
2019年
目的研究美式整骨技术治疗慢性外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1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外踝不稳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美式整骨技术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足踝外科(AOFAS)踝一后足功能评分系统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治疗组AOFAS评分比分别是(48.96±13.46)分和(49.55±12.1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OFAS评分对照组(62.58±6.44)分,治疗组(76.27±5.35)分,组间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式整骨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慢性外踝关节不稳患者的主动运动能力,同时提高踝关节的整体稳定性。
郑波周敬杰张明王欢
关键词:本体感觉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