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大学中国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

作品数:10 被引量:75H指数:4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哲学宗教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信仰
  • 3篇宗教
  • 2篇文化
  • 2篇佛教
  • 1篇当代中国宗教
  • 1篇当代宗教
  • 1篇调查数据
  • 1篇东学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精神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教授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中国家庭
  • 1篇中国宗教
  • 1篇人社会
  • 1篇人生佛教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精神
  • 1篇生活禅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卢云峰
  • 4篇楼宇烈
  • 1篇黄匡时
  • 1篇李若木
  • 1篇冯佳
  • 1篇鲁子奇
  • 1篇李丁

传媒

  • 2篇社会
  • 2篇学海
  • 1篇世界宗教文化
  • 1篇法音
  • 1篇北京大学研究...
  • 1篇中华遗产
  • 1篇教学月刊(中...
  • 1篇哲学门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学与近代文明的出路
2004年
韩民族在其步入近代门槛时出现的东学思想,基于其独特的神论、人论以及物论提供了可以扬弃近代文明的方案。东学的天主概念所具有的既内在又超越的特征,使东学思想家们激烈地批判基督教天主观念,并以巫俗传统来恢复正统儒家思想所缺乏的天的人格因素。天主在每人和每物中临在,崔济愚用“至气”概念来表示之,而崔时亨进一步把它阐述为“物物天”、“以天食天”等,系统地建构了天主的生命贯穿于人和物的世界观、宇宙进化论以及“诚敬信”的伦理价值。基于这种宗教信仰体系,东学思想家们渴望了“后天开辟”时代的到来。在后天乐土里,历来被轻视的“以天”之天会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大家都会十分尊敬、敬仰这些存在者所搞的生命活动。
黄棕源
关键词:天主
传统文化的误读与重建——楼宇烈教授专访
2010年
采访者:楼老,请问您是怎样走上中国文化的研究道路的?楼老:应该说这与中学老师的影响有关。上中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历史老师,他们的授课对我有很大的感染,从此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学产生了兴趣。当然,我也很喜欢数学、
楼宇烈黄匡时冯佳鲁子奇杨惠
关键词:历史老师中学老师采访者文化价值观念佛教思想大乘佛教
华人社会中的宗教信仰与公共参与:以台湾地区为例被引量:8
2010年
本文利用台湾社会变迁调查数据对华人社会中宗教信仰与公共参与进行了分析。总体上,宗教信仰有助于人们的捐献行为和志愿行动这两类公共参与形式。虽然不同宗教信仰的信徒在公共参与方面存在着程度的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在控制信徒与宗教的组织性整合程度后变得不显著。有研究认为东方宗教的功利性格无助于提升民众公共参与,但我们的分析并不支持这一观点。组织程度高的中国传统教派与基督教在促进信徒公共参与方面水平相仿,但在自认为是佛教徒的被访者中,有明确宗派归属的佛教徒与无宗派归属的信众,在公共参与行为上存在的显著差异。这意味着造成差异的原因不在于其教义来自东方还是西方,而在于宗教的组织化程度。只要能够促进教徒之间的交流与交往、加强教徒与组织之间的联系、并通过必要的集体仪式和活动增加教徒对于宗教的认同,就可能提升信徒的公共参与水平。
李丁卢云峰
关键词:公共参与宗教信仰华人社会
当代中国宗教状况报告--基于CFPS(2012)调查数据被引量:36
2014年
本报告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对我国当代宗教状况进行了描述。调查发现,我国只有10%的人自认为有宗教信仰。在这些人中,女性、中老年人、受教育水平低的被访者比例偏高;宗教信仰与收入之间不存在相关,但当人们的客观收入相当时,有宗教信仰的人对自身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主观评价更高,这意味着宗教信仰有助于增加人们对现状的满足感。佛教仍然是我国最有影响力的宗教,6.75%的被访者自认为信仰佛教,几乎是其他所有宗教信徒总和的两倍;另外,相较于基督徒,佛教信仰者的年轻人和高学历者比例更高,而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更低。数据显示,1.9%的人信仰基督教,据此推算,我国大概有2600万左右的基督徒,从信徒规模来看,基督教已成为汉人地区第二大宗教;在局部地区基督徒的绝对数量已经超过佛教徒,所以我们判断基督教在我国已形成"全国存在、局部聚居"的格局。男外,从信徒的组织化程度、信徒参与宗教活动的频率以及信徒对宗教信仰重要性的主观评价这三个指标来看,基督教甚至已经超过佛教。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课题组卢云峰
关键词:当代宗教
人生佛教生活禅
2011年
尊敬的净慧法师,各位同仁,各位善知识: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样的会.我事先没有提供论文,所以今天会上是即兴发言。我临时想到了一个题目,叫“人生佛教生活禅”。
楼宇烈
关键词:佛教生活法师
祭天与“天人合一”思想
2008年
在中国古代礼制中,十分看重祭礼,而祭天,则是祭礼中最重要的一种,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天。
楼宇烈
关键词:祭天面对面古代礼制祭礼
信仰与环保:一个实证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在林恩.怀特关于宗教—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对此问题的大量的定量研究,并结合中国本土的宗教情况,使用2007年的"中国居民的精神生活"调查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方法研究了中国环境污染判定与宗教关系。并得出结论:在中国人们宣称的信仰类型以及宗教活动的参与对环境污染状况的判定的影响统计不显著;有关神的观念、来世命运等观念发挥了一定作用的影响。但是,人群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环境污染判定的最主要因素。
李若木
关键词:环境污染宗教逻辑回归
从类型学到动态研究:兼论信仰的流动被引量:15
2013年
自从杨庆堃提出"混合宗教"与"制度化宗教"概念之后,类型学建构成为华人宗教研究的主流。本文尝试进行视角的转换,用"基于类型学基础上的动态研究"来分析华人社会中信仰的流动。该视角一方面强调类型学的重要性,认为在研究中国宗教时有必要对"灵"、"义"等本土概念予以社会科学化;另一方面它强调揭示类型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将静态的类型学考察转化为动态分析。本文认为,动态的视角有助于关照到被类型学忽略的过程以及隐匿于其中的趋势,继而发展诸多经典理论,即研究神灵的流动有助于理解"神灵的诞生与竞争",研究信徒的流动可以丰富"改教"理论,对宗教组织流动的研究则可以拓宽"教派—教会"理论的视野。自从杨庆堃提出"混合宗教"与"制度化宗教"概念之后,类型学建构成为华人宗教研究的主流。本文尝试进行视角的转换,用"基于类型学基础上的动态研究"来分析华人社会中信仰的流动。该视角一方面强调类型学的重要性,认为在研究中国宗教时有必要对"灵"、"义"等本土概念予以社会科学化;另一方面它强调揭示类型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将静态的类型学考察转化为动态分析。本文认为,动态的视角有助于关照到被类型学忽略的过程以及隐匿于其中的趋势,继而发展诸多经典理论,即研究神灵的流动有助于理解"神灵的诞生与竞争",研究信徒的流动可以丰富"改教"理论,对宗教组织流动的研究则可以拓宽"教派—教会"理论的视野。
卢云峰
关键词:类型学
《中国的品格》
2017年
《中国的品格》是北京大学哲学教授楼宇烈先生首部文化普及著作。全书共八篇,来自八次讲座,从中国文化的百年沉浮、中国传统文化的品格、人文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典籍、儒家与中国文化、道家与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中医与中国文化八个方面,对中国文化的基本脉络和基本精神进行了梳理。内容深入浅出,风格清新,语言生动。阅读本书,犹如一位仙风道骨的长者与你品茗而谈,有利于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对中国最具影响的传统文化经典形成一个大致印象。
楼宇烈
关键词:品格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文化普及哲学教授艺术精神
苦难与宗教增长:管制的非预期后果被引量:18
2010年
通过比较历史研究,本文揭示了受压制宗教的成长逻辑,认为压制会产生一些非预期后果:压制往往促进宗教团体进行教义创新,提高信众的来世收益;与压制相伴而生的牺牲和污名有助于降低宗教教义所蕴含的不确定性,从而让宗教变得更可信、更真实,吸引更多的追随者;同时压制构筑了一道防护栏,将搭便车者拒之门外,提高了信众的委身程度,也增加了信众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净受益;压制会促使宗教进行制度上的创新,维持组织网络,让宗教团体禁而不止,并在动荡的社会中迅猛发展。
卢云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