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作品数:12 被引量:115H指数:6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健康人文研究中心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南方医科大学通识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中医
  • 6篇教育
  • 5篇自信
  • 4篇中医药
  • 4篇课程
  • 3篇学人
  • 3篇医学人文
  • 3篇医学人文教育
  • 3篇人文
  • 3篇人文教育
  • 3篇文化
  • 3篇文化自信
  • 3篇文教
  • 2篇教学
  • 1篇大学新生
  • 1篇选修
  • 1篇选修课
  • 1篇选修课课程
  • 1篇药文化
  • 1篇医案

机构

  • 12篇山西中医药大...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 1篇山西卫生健康...

作者

  • 1篇步宏
  • 1篇肖明朝
  • 1篇贾成祥
  • 1篇谭巍
  • 1篇张瑞宏

传媒

  • 2篇教育理论与实...
  • 2篇中国中医药现...
  • 2篇基础医学教育
  • 2篇医学教育管理
  • 1篇光明中医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实验室研究与...
  • 1篇中华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对新医科人才培养的启示被引量:9
2020年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是对高等教育发展基本规律和基本逻辑的高度概括,对医学本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本文通过分析新医科发展趋势以及目前我国医疗供给侧改革的内在需求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出立德树人、以智启人、以体育人、以美成人、以劳塑人是新医科对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此要求下,高等医学院校应当适应全民健康的目标和医疗保健的需求,加强大健康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着力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新医科人才。
王旭崔轶凡
关键词:教育体系
串联·并联·交联与通联——病理学实践教学的整合与创新被引量:5
2019年
目前中医院校病理学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研究通过加强教学实验室的条件建设,优化实验课教学;整合多学科实验教学资源,组建"病理学整合图库";深入开展案例教学,增强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学生考核模式,实现学生对知识的并联、串联、交联和通联。并分别对2014~2015学年及2015~2016学年运用整合改革中医专业和未改革的非中医专业各班、2016~2017学年运用整合改革和前一年未进行改革的非中医专业各班的病理成绩和及格率做了比较。研究表明,病理学实践教学的整合与创新,可促进病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培养。
苗宇船刘杨李若瑜张冉冉牛晓军郭继龙刘晋芳李明磊
关键词:病理学实践教学图库
“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被引量:15
2021年
"健康中国"背景下,全民健康理念经历着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深刻改变着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各个方面,也必将对医学高等教育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我国的医学高等职业教育应通过护理学专业、康养专业群以及公共卫生管理类专业的优化调整聚焦"全民健康",优化调整专业设置;通过培育学生坚定的职业认同感、精益求精的岗位胜任力和终身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核心素养",逐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构建符合国家发展要求的医学高等职业教育提供路径参考。
王旭崔轶凡赵东家
关键词:医学高等职业教育
着力中医药文化认同 坚实中医药文化自信基础被引量:21
2019年
中医药事业发展在迎来天时地利人和大好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中医药文化自觉、认同和自信不足的挑战。从其中医药整体观、中医药治未病观、中医药优势特色、中医药理论体系、中医药技术、中医药效果、中医药发展的生态环境等基本要素,大学职能缺失、人才培养模式滞后、部分教师使命感缺乏、中医药发展局限、中医药西化现象比较严重、社会认知偏差等主要影响因素,加强顶层设计、增强中医药文化自觉、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中医药创新、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加强交流互鉴等培养路径,探讨了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认同的培养,力求为树立和坚定大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提供实践指导和参考。
薛芳芸段志光王军李俊郭继林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教师文化认同文化自信
基于经典课程临床化的中医经典考试改革研究
2024年
中医临床能力是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目标要求之一,也是新时代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发力点。此研究以构建有机融合的经典课程体系、改革传统单一的经典课程教学方法、配合全程多元的经典课程考核方法为重点,基于经典课程临床化构建中医病案-中医经典知识网络,并在此构架下研究考试与评价方式,依次递进分解重构课程体系,在经典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实验教学中实施分级学习、考核;明确经典学习不同阶段理论与临床实践技能掌握的水平要求,构建中医病案知识网络设计多元化试题与考核、评价方式;将中医临床能力与跨学科知识的培养融合,旨在深入探索中医经典教学、临床教学的内在规律。
崔轶凡李玮窦志芳
关键词:中医临床实践考试改革
中医药自信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深入研究影响中医药自信的影响因素,对中医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献挖掘和专家论证,形成中医药自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考查不同地区、性别、学历、专业、职称、工作机构中医药自信差异。结果发现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国家政策、历史贡献、国际影响、社会影响及未来前景等方面,是增强中医药自信的关键要素;中医药的临床诊断不透明、疗效认可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教育质量有待提高等方面,是消解中医药自信的重要因素。
毛海飞樊卫兵段志光刘星苑静冀来喜闫敬来王军张斌仁苏宏权刘洋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影响因素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中医药自信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中医药自信教育是新时代赋予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新内涵,培养具有高度中医药自信的中医药专业人员是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文章以中医药专业人员岗位胜任力构成要素为核心,从临床思维、临床技能、医德、医患沟通能力、继承创新等多维度编制调查问卷,研究分析不同地区、职称、执医年限、学历背景、医院等级、医院类型中医药从业人员对中医药自信内涵认知态度与现状评价的差异,为因材施教、针对性进行中医药自信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齐铮史俊芳梁蕊缨裴晋云段志光刘星王军苑静冀来喜闫敬来张斌仁高建忠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岗位胜任力
大学新生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探究被引量:15
2019年
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以课程模块、报告模块、实践模块、影视模块为内容,以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为主线,突出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提升,培养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选择某医学院校1957名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实施前后问卷调查,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中医药文化自信集中教育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五维度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提升效果显著。
王军段志光刘星苑静冀来喜闫敬来李俊谭巍张斌仁赵殿龙李玮
关键词:大学新生医学教育
中医学专业选修课课程结构调整的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2018年
在中医学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选修课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我校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按照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凸显中医学特色、完善知识结构、拓宽学术视野的目的对中医学专业选修课课程结构进行了调整。将限选课分为医学人文类、自然科学类、中医学类以及西医学类四类,任选课分为语言艺术类、医学相关类、中医学类、西医学类以及网络通识类五类,为培养中医特色鲜明的高层次人才进行实践与探索。
崔轶凡田岳凤李培硕
关键词:中医学选修课课程结构教学改革
李晶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证经验被引量:1
2023年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层的溃疡性疾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并不明确,所以目前西医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因此该病复发率一直居高不下,复发周期不断变短。中医在治疗和预防复发性口腔溃疡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降低复发率、延长复发周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李晶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以“气阴亏虚”为主证,在此基础上根据“肝郁、湿热、伏火”等兼证辨证论治,治疗上常以慎柔养真汤加黄芪、女贞子、醋龟甲、蜈蚣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此文主要介绍李教授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辨证思路和用药经验,并附医案加以佐证。
李光伟李晶
关键词:复发性口腔溃疡名医经验医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