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博物馆(审计文化与教育研究院)
- 作品数:14 被引量:79H指数:5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弘扬审计精神,推进法治进程
- 2016年
- 《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是继2014年《工作意见》之后,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又一审计方面的重要文件,将极大地发挥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审计是治国的利器、法治尖刀的作用.当然,这是一种制度的顶层设计和安排,也是一种制度文化.审计精神是审计文化的高度浓缩,更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内容。
- 肖建新
- 关键词:审计精神法治进程审计文化制度文化党中央
-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地方行政的困境——以1946年粤省公务员与审计处纠纷为例
- 2021年
- 抗战胜利后,国统区社会局势动荡,经济衰败严重,而沦陷区接收等问题使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国民政府对困境处理失当,导致更严重的危机。各地学生、商人、工人等群体抗争浪潮迭起,不断地冲击国民政府的统治根基。1946年春,汉口、杭州、福州、广州等地的中下层公务员群体,也因复员、薪酬待遇不公和物价飞涨而参与抗争运动,^(①)其中以广东省级公务员与审计处的矛盾纠纷颇具代表性。
- 许梦阳
- 关键词:公务员群体地方行政国民政府抗战胜利
- 新中国七十年审计法治发展之回瞻被引量:13
- 2019年
- 审计法治作为审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的理想状态,是一个国家实现社会公正效率、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确保政治环境纯净的有效手段。在我国,审计法治与新中国共成长,经历了曲折发展、顺利发展和稳步发展三个阶段。早在1949年的宪法性文件《共同纲领》就对审计制度里的重要制度——预决算制度作了原则规定,由此开启了新中国审计法治的发展历程。但是,一度由于政治经济等诸多原因,审计制度及其实践没有顺利进行。直到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审计法治重新起步,尤其是1982宪法的颁布,1997年依法治国方略的指导,审计法治步入顺利发展之路,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制定及修订如期开展,且在审计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自2010年以来,国家一系列重大事件促进了审计法治的稳步发展: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到世界审计组织第21届大会《北京宣言》的公布;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迎来全面依法治国、审计全覆盖的国家战略,到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中央审计委员会这一国家级审计决策机构的诞生。今后,中国审计法治将继续遵循审计立法与时俱进、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审计制度形成体系、本法与实施条例配套,审计技术及时更新,不断强化审计人的规范意识等历史规律,坚持依法审计是审计法治的核心要义。
- 谢冬慧
- 从民族性格看古希腊法治文明的起源
- 2023年
- 古希腊之所以成为西方法治文明的源头和发祥地,与古希腊民族的性格特征具有极大关联。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存空间,古希腊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性格特征:崇尚理性,尊重知识;热心政治、追求民主;酷爱运动,讲求规则。这些性格特征促使古希腊民族成为西方法治文明的缔造者和开创者。崇尚理性,尊重知识的品格奠定了古希腊法治文明的思想基础;热心政治,追求民主的性格是古希腊法治文明的内在动力;而酷爱运动,讲求规则的性格则为古希腊法治文明提供了成功范例。
- 谢冬慧
- 关键词:民族性格法治文明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审计百年历史演进被引量:3
- 2021年
-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100周年华诞。回首百年历程,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审计工作,百年审计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革命奋斗史。审计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对推动我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梳理百年审计历史演进,把握审计发展规律,对推进新时代审计事业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 贺鹏皓刘西诺南永清
- 关键词:审计事业审计史审计工作治国理政历史演进中国共产党
- 东汉豪族的存在实态——以家庭结构、居住形态和宗族规模为中心的考察
- 2021年
- 豪族的基本结构及其存在实态是东汉豪族研究的起点。豪族内部容易形成大家庭,尤其是豪族宗族领袖家庭经常发展壮大为大家庭。但东汉豪族宗族组织主要由宗族成员和拟制宗族成员的小家庭构成,家庭结构也主要呈小家庭形态。豪族一般宗族聚居。为了更好地经营自身权势,豪族宗族领袖家庭倾向于采取城乡双家居住形态。这也导致了豪族的城乡族支分化。有记载显示,东汉初期豪族宗族规模在两百人左右,末期则约扩大了六倍。相较中古士族,东汉豪族的宗族规模仍然有限。整个东汉时期,豪族处于自身发展上升阶段,权势日益壮大,越来越多地在社会上占据优势。不过,豪族的整体实力还是无法与中古士族相提并论。
- 吴孟灏
- 关键词:家庭结构居住形态宗族
- 从汉代滇国贮贝器的型式变化见其普遍性与独特性
- 2019年
- 前言贮贝器是西汉时期中国西南部繁盛的滇文化的代表遗物。在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有关于滇国的记录: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赐予滇王王印。贮贝器是用于贮藏海滨地区传来的子安贝的容器,为了更方便地使用而开始改良。在艺术上的进化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等影响下,产成了多样的变化。本稿的目的在于阐明前稿②中尚未完成的、以型式和装饰物的变化为中心,来说明贮贝器的型式划分和贮贝器变化的重要因素等问题。
- 刘西诺(译)魏煜民(译)李昆声黄德荣(校)
- 关键词:贮贝器滇文化西汉时期装饰物
- 高校博物馆讲解队伍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5
- 2019年
- 高校博物馆的讲解员是传播文化的使者,是人们了解展品的窗口,是观众与博物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反映了博物馆的整体素质。本文分析了高校博物馆讲解队伍以在校师生兼职讲解员为主的现状,探讨了加强讲解队伍建设的方法。
- 刘馨
-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
- 北洋政府代理审计院院长李兆珍
- 2023年
- 1914年10月,北洋政府任命李经羲为第二任审计院院长,且明定未到任以前由李兆珍暂行代理。事实上李经羲一直没有到任,李兆珍以代理审计院长之名,履行了真正的审计院长之实。履职期间,李兆珍有条不紊、勤奋敬业,在人事管理和业务改进方面都取得较好业绩,是一位称职的审计院长。
- 谢冬慧
- 关键词:业绩
- 民国财政经济的守护者——国民政府首任审计院长于右任被引量:1
- 2020年
- 于右任担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三十余载,他短暂的任职审计院长的经历几乎被忽略,少有研究,然而,于右任在审计院管理方面的思想及做法,却是探讨国民政府财政经济监督不可绕开的主题。于右任自幼家庭困难,却幸运地得到良好教育,早年萌生审计思想,为官后一直保持清廉公正的品格。在任国民政府首任审计院长期间,于右任狠抓员工思想,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他注重以审计挽救经济、关注民生实际等一系列做法都值得后人追忆和参考。
- 谢冬慧
- 关键词:于右任审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