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111 被引量:141H指数:5
- 相关作者:周世良周柯利赖伟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习近平关于新发展理念重要论述的三个维度
- 2023年
-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在客观分析世界发展大势、系统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聚焦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现实问题、深化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新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和严谨的逻辑结构,它是对发展问题的系统性思考,不但决定发展的方向,提供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和路径,而且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发展之问。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列为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之一,并反复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第二个百年征程上,必须完整把握、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始终将这一理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推动经济社会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 韩俊王金凤
-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研究——以四川省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为例
- 2025年
- 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耦合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以四川省乐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例,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政内容互补、育人功能互动和教育价值互融等方面的高度耦合性,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堂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和网络空间“四大课堂”相耦合,能有效地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更好地培养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 李同果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想政治教育
- 论伟大建党精神的特征、功能及传承被引量:5
- 2022年
-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对党百年奋斗历程所形成的精神进行高度凝练概括。伟大建党精神内涵丰富、意蕴深远,它不仅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我是谁、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哲学问题,还深刻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伟大建党精神具有先进性、政治性、革命性、人民性等鲜明特征,为党赋予思想灵魂,锤炼政治品格,培育无畏气概,涵养高尚情操。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成为“伟大、光荣、正确”的政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巩固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定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决心,汲取党性修养强大力量,建设党的伟大工程,永葆党的青春活力,谱写党的千秋伟业。
- 韩俊金伟
- 关键词:传承精神谱系
- 试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十大关系
- 2018年
- 高校思政课对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高校思政课目前也存在教师授课方式死板、学生参与度低的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形式与内容、教师与学生、政治性和学术性、课堂教学与课堂管理等十大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蒋华志
-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政治性学术性专职教师知识传授
- 高校大学生精准就业方法探究被引量:34
- 2017年
-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之一,文章以学生需求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针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定位不准确、信息不对称、指导不得力、教学不适应等突出问题,提出以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为手段,建立起精准采集是基础、精准识别是关键、精准指导是途径、精准管理是保障和精准教育是根本的大学生精准就业服务体系,切实解决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困难问题。
- 宋天华邹大勇
-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融合发展理念与实践路径
- 2024年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主要思政课程之一,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育人使命。该课程的改革可从融合发展模式角度展开新的探索,即将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与思政课体系、行业需求、大学生创新创业以及当代信息技术进行多维度融合。从以上四个方面采取具体改革措施,贯彻实施融合发展理念,既有助于发掘课程的多元价值,又能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 王刚
-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改革
- 论习近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统思维被引量:1
- 2023年
- 习近平从世界发展大局和人类前途命运高度出发,深刻思考“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充分反映出习近平的系统思维。从整体思维上看,其旨在建设维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实现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为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天下大同为目标,主张合作共赢,摒弃丛林法则,突破零和思维,建设“五个世界”。从过程思维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形式表现在坚持世界多样化、尊重文化差异性;坚持共同合作、平等协商;坚持共谋发展、互利共赢;坚持从我做起、久久为功。从价值思维上看,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人类历史发展环境变迁为现实逻辑,以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为根本遵循,这无疑为人类未来生存发展指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从开放思维上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事关全球发展、全球安全、全球治理。纵观21世纪的人类社会,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攻克全球“四大赤字”难题,整体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王金凤韩俊
- 关键词:整体思维过程思维价值思维开放思维
- 习近平政党治理的逻辑理路:原则、优势、方法被引量:1
- 2021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特别强调政党治理,他带领全党加强自身建设,以全面从严的治党精神和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与特权思想、官僚作风、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筑牢党的伟大工程根基,党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在习近平政党治理的实践路径上,全面从严是首要原则,独特的政党品格是优势所在,完善党内法规制度是根本方法。
- 韩俊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治党
- 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文化的马克思主义透视:内涵、要素及功能
- 2021年
- 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逻辑从本体论、发展论、主体论、要素论及功能论等多维分析路径为理解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文化提供了科学的解释框架。从基本内涵上看,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文化是由无产阶级政治文化、和谐共生文化及协商合作型政党文化所组成的复合型政治文化。从构成要素来看,它具有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为内核的政治思想;具有由民主平等的政治价值、宽容合作的政治态度、忠于共同理想的政治情感及和合尚同的政治取向所构成的综合政治心理;具有日益丰富且渐进完善的协商制度体系;具有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话语沟通的政治行为习惯。从政治功能来看,作为先进的政治文化,它在促进现代国家转型、维护政治体系稳定、增强政治效益及树立政党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新时代,中国的政党政治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文化的独特优势将会进一步累积和外显。
- 张茂一王洪树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党政治
- 0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现状、问题与对策
- 2021年
- 近两年,高校正式进入了 00后教育时代。大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观关系到大学生个体的全面成长,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应当以有针对性的、全面深入了解为基础,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的方式,对 0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进行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 00后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
- 周柯利
- 关键词:恋爱观家庭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