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建省烧伤研究所

作品数:62 被引量:145H指数:8
相关作者:吴英钦黄明翔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3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细胞
  • 25篇芦荟
  • 21篇多糖
  • 19篇芦荟多糖
  • 18篇烧伤
  • 15篇分泌
  • 14篇创面
  • 10篇愈合
  • 10篇增殖
  • 10篇体外
  • 9篇蛋白
  • 9篇伤患者
  • 9篇烧伤患者
  • 8篇血管
  • 8篇创面愈合
  • 8篇创面组织
  • 7篇严重烧伤
  • 7篇体外培养
  • 7篇细胞增殖
  • 7篇内皮

机构

  • 6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福州大学
  • 1篇龙岩市第一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杭州烧伤专科...

作者

  • 28篇陈晓东
  • 25篇江琼
  • 21篇吴伯瑜
  • 15篇王顺宾
  • 6篇陈昭宏
  • 5篇陈舜
  • 5篇王中成
  • 5篇黄丽英
  • 3篇林新华
  • 2篇郑允权
  • 2篇吴英钦
  • 2篇郭养浩
  • 2篇黄逢元
  • 1篇黄明翔
  • 1篇李琳
  • 1篇楼非鸿
  • 1篇杨际慧
  • 1篇石贤爱
  • 1篇许乐
  • 1篇刘玲英

传媒

  • 6篇中华医学会烧...
  • 4篇中华烧伤杂志
  • 3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第八届全国烧...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0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8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1
  • 2篇1999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芦荟多糖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芦荟多糖对体外培养人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随机分为两组-芦荟多糖组和对照组,芦荟多糖组为HUVEC分别经100,200和400mg/L浓度芦荟多糖作用,未经芦...
陈晓东宋信福李建学江琼
关键词:芦荟多糖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增殖
芦荟多糖对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层粘连蛋白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目的:观察芦荟多糖对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表达和分泌层粘连蛋白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在创面愈合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芦荟多糖(AP)组(25,50,100,200,400mg/L)和对照组...
陈晓东刘玲英江琼吴伯瑜
严重烧伤患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的变化及与感染的关系被引量:8
2004年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血清sICAM - 1和sVCAM - 1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感染的关系。方法  31例患者烧伤总面积 (TBSA)≥ 30 % ,其中 3例患者于伤后第 1天死亡。采用ELISA法对不同时相点 (伤后 1、3、5、7、14、2 1、2 8和 35d)以及感染患者和死亡患者血中sICAM - 1和sVCAM - 1水平进行检测 ;对照组为 2 5例健康体检者。结果 烧伤患者血中sICAM- 1和sVCAM - 1水平分别于伤后 3d和 5d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并分别持续至伤后 35d和 2 1d(P <0 0 5~ 0 0 1)。伤后 14d ,血清sICAM - 1和sVCAM - 1水平达峰值 ,较伤后 1d和 7d呈显著性上升 (P <0 0 5~ 0 0 1)。感染组血清sICAM - 1和sV CAM - 1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 (P <0 0 1~ 0 0 5 )。与对照组及伤后第 1天比较 ,死亡组患者血清sICAM - 1和sVCAM - 1呈显著性升高。患者sICAM - 1和sVCAM - 1水平与TBSA和Ⅲ度BSA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 ;sICAM - 1水平与sVCAM - 1水平也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1)。结论 烧伤可促进可溶性黏附分子的生成 ,并与烧伤严重程度和伤后感染密切相关。
陈晓东王顺宾江琼吴伯瑜
关键词:烧伤可溶性黏附分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芦荟粗多糖对体外培养人表皮细胞增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研究芦荟粗多糖对体外培养人表皮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内Ca^2+水平及细胞LDH漏出率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75, 150, 300, 600, 1 200 mg ·L^-1)芦荟粗多糖作用于表皮细胞,观察计算生长曲线和细胞增殖指数,并测定细胞内Ca^2+水平和LDH漏出率。结果 芦荟粗多糖组表皮细胞培养2 d后增殖速度明显增快,d 3~5细胞增殖指数呈剂量依赖性上升。与对照组比较,600和1 200 mg·L^-1芦荟粗多糖组表皮细胞内Ca^2+水平升高(P〈0.05),而这两组LDH漏出率则下降(P〈0.05)。结论 芦荟粗多糖具有促进体外表皮细胞增殖和保护表皮细胞的作用,并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内Ca^2+来发挥其促进细胞增殖作用。
陈晓东吴伯瑜江琼林新华黄丽英王中成
关键词:表皮细胞增殖细胞内钙离子乳酸脱氢酶
严重烧伤患者IL-18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感染的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研究严重烧伤后血清IL 18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感染的关系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动态检测烧伤患者血中IL 18的水平。结果 烧伤后患者血清IL 1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0 .0 5 ) ;感染组患者IL 18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患者 (P <0 .0 1~ 0 .0 5 ) ;伤后第 1天患者血清IL 18水平与烧伤总面积 (TB SA)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结论 烧伤能增强机体表达IL 18,并与病情严重程度、感染及预后有密切的关系。
陈晓东王顺宾吴伯瑜江琼黄明翔
关键词:烧伤IL-18ELISA法动态检测
芦荟粗多糖对体外培养人表皮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芦荟粗多糖对体外培养人表皮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在芦荟粗多糖(75、150、300、600、1200 μg/ml)的作用下,光镜观察表皮细胞形态及细胞融合时间,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MTT法以及[3H]-TdR渗入量观察细胞增殖状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芦荟粗多糖作用后表皮细胞形态学变化不明显,但芦荟粗多糖组细胞融合时间明显缩短(P< 0.05);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发现,300、1200 μg/ml芦荟粗多糖组的细胞核内以常染色质为主,而对照组与 75μg/ml芦荟粗多糖组则以异染色质为主;从生长曲线上看,芦荟粗多糖作用2 d后细胞增殖明显增快; [3H]-TdR渗入量与对照组比较呈显著性上升(P<0.05);流式细胞分析显示,G0/G1期细胞所占百分率显著性减少,G2/M期和S期细胞所占百分率显著性增加(P<0.01)。结论芦荟粗多糖可通过影响表皮细胞的DNA合成及细胞周期来促进细胞增殖。
陈晓东江琼吴伯瑜王顺宾黄丽英王中成
关键词:芦荟粗多糖表皮细胞增殖细胞周期
芦荟多糖对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Ⅰ型和Ⅲ型胶原蛋白合成与分泌的影响
陈晓东刘玲英江琼吴伯瑜
胶原蛋白-壳聚糖纳米银烧创伤抗菌敷料主要成分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胶原蛋白-壳聚糖纳米银烧创伤抗菌敷料主要成分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胶原蛋白-壳聚糖纳米银烧创伤抗菌敷料各主要成分(包括胶原蛋白-壳聚糖混合液、大分子及小分子胶原蛋白溶液、大分子及小分子壳聚糖溶液)作...
李荣府陈晓东江琼
关键词:胶原蛋白壳聚糖细胞增殖伤口愈合
芦荟多糖对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表达与分泌层粘连蛋白的影响
陈晓东江琼
内毒素对严重烧伤后细胞因子、可溶性粘附分子及sFas/sFasL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内毒素对严重烧伤后细胞因子、可溶性粘附分子及sFas sFasL的影响。方法 选择烧伤总面积 (TBSA) >30 %患者 2 8例 ,健康志愿者 4 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于伤后不同时相点 (伤后 1、 3、 5、 7、 14、 2 1、 2 8和 35d)测定患者血中内毒素、细胞因子 (TNF α、IL 1β、IL 6、IL 8、IL 12和IL 18)、可溶性粘附分子 (ICAM 1和VCAM 1)以及sFas sFasL的水平。按内毒素水平将其分为三组 :A组 ,脂多糖 (LPS)为 0~ 0 2 0 0U ml;B组 ,LPS为 0 2 0 0~ 0 4 0 0EU ml;C组 ,LPS >0 4 0 0EU ml。结果 与A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 ,B组和C组的TNF α、IL 1β、IL 6、IL 8、IL 18和ICAM 1水平在不同时相点均呈显著性上升 (P <0 0 5~ 0 0 1) ;而B组和C组患者血中VCAM 1和sFas sFasL水平在部分时相点呈升高趋势 ,与正常对照组和A组比较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B组和C组患者血中IL 12水平在烧伤早期呈下降的趋势 ,与A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 ,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0 0 1) ,但在烧伤中后期则呈上升趋势 ;血浆LPS主要与血清中TNF、IL 1β、IL 6、IL 8、IL 1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0 0 1)。结论 烧伤后内毒素直接或间接影响机体细胞因子。
陈晓东王顺宾江琼吴伯瑜
关键词:内毒素严重烧伤细胞因子可溶性粘附分子SFAS/SFASL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