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基地

作品数:12 被引量:127H指数:4
相关作者:肖刚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产业转移
  • 2篇低碳
  • 2篇低碳农业
  • 2篇要素生产率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就业
  • 2篇农村劳动力
  • 2篇农业
  • 2篇全要素生产率
  • 2篇就业
  • 2篇劳动力
  • 2篇
  • 1篇地区间
  • 1篇东南沿海
  • 1篇东中西部
  • 1篇对外直接投资
  • 1篇行政区
  • 1篇行政区经济
  • 1篇优势产业
  • 1篇中部六省

机构

  • 11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刘友金
  • 4篇贺曲夫
  • 2篇贺胜兵
  • 2篇周华蓉
  • 1篇仇怡
  • 1篇李启平
  • 1篇吴建军
  • 1篇王叶玲

传媒

  • 2篇南方经济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经济师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经济地理
  • 1篇知识经济
  • 1篇作物研究
  • 1篇湘潭大学学报...
  • 1篇2010年湖...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5
  • 2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产业梯度的中部六省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之重点研究被引量:28
2011年
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的规律,中部六省在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首先应该分析自身本土产业与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点,根据产业梯度系数确立各自的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各省区相对东南沿海不同地区(主要是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地区)的产业梯度和相对产业梯度,确定各省区对应不同发达地区所需要重点承接的产业。同时,针对当前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与建议,以更好地承接东南沿海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贺曲夫刘友金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梯度优势产业
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我国中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并没有按理论分析那样如期出现大规模转移现象,而是出现的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滞阻作用和中西部地区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有限与争夺产业转移的盲目竞争进而规模偏小、分散转移等现象,经过对两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应对策略与建议,以推进中西部地区更好地承接东部不同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贺曲夫刘友金
关键词:产业转移承接产业转移行政区经济
低碳农业职业需求对农村就业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耦合的农业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优势。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化的历史路径,并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和经济学原因;分析了以低碳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相对于常规农业在就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以及低碳农业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文章最后提出:在中国城市化趋缓、农村劳动力绝对数居高不下的前提下,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有效途径。发展低碳农业,可实现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李启平
关键词:低碳农业农业职业农村劳动力就业
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进步效应:一个文献综述被引量:3
2012年
随着新增长理论的兴起和新实证方法的广泛运用,近年来基于各种国际技术外溢渠道的文献日益增多,相关的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也不断丰富。对外直接投资作为技术外溢的重要渠道之一,也逐步为学界重视。文章主要基于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技术进步的研究视角,对已有文献中关于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效应的分析进行梳理,并对其作简要评论,以展示此领域的研究现状。
吴建军仇怡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技术进步技术创新
低碳农业职业需求对农村就业的影响分析
基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耦合的农业具有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优势。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变化的历史路径,并探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和经济学原因;分析了以低碳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相对于常规农业在就业方面的比...
李启平
关键词:低碳农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就业可持续发展
文献传递
环境约束下地区工业生产率增长的异质性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SML指数法测算1998-2008年全国各地区环境约束下的工业TFP指数,进而采用PSTR模型探索工业TFP变化及地区差异的原因。实证分析表明,TFP增长已成为我国工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技术进步是工业TFP增长的源泉,相对效率的改善十分微弱,而近年来我国的环保努力和国际金融危机分别对工业TFP增长率形成了正向和反向的冲击。PSTR回归分析显示各地区环境约束下的工业TFP增长具有明确的异质性,多个解释变量对工业TFP增长的影响在模型的高、低体制下具有显著的差异。
贺胜兵周华蓉刘友金
关键词:环境约束全要素生产率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特征与趋势——基于2000—2010年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4
2012年
运用2000—2010年的统计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结论表明:虽然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产业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扩大,但大规模产业转移现象尚未发生;现有产业转移基本遵循了梯度转移规律,即先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转移然后再向西部地区转移。同时研究发现,我国八大区域经济格局和产业特点差异明显,在研究区域产业转移时不能"东、中、西部"一概而论。最后提出了加快推进我国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的一系列对策。
贺曲夫刘友金
关键词:地区间产业转移
基础研究与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被引量:1
2023年
基础研究能推进工业绿色增长吗?文章在理论分析基础研究对工业绿色增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以Malmquist-Luenberger(ML)指数测算的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率衡量工业绿色增长,并利用中国2005—2018年数据对理论预期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基础研究显著促进了中国地方工业绿色增长,而且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对地方工业绿色增长的影响存在协同效应,该结论在进行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量、各个城市2002年研发机构数量和1958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量作为工具变量和“省部共建实验室”建设作为准自然实验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基础研究的促进作用不仅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而且长期效应也很明显。而且,基础研究的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降低工业能源消耗、减少工业污染物排放、提高工业产品技术含量等途径和机制实现的。基础研究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对省会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来说,基础研究对工业绿色增长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对重污染工业行业和低技术密集度行业来说,基础研究的作用效果较弱。本文验证了基础研究对地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创新发展理念与绿色发展理念的关系,这对中国正在推进的工业绿色发展和正在加强的基础研究的政策措施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戴魁早王思曼温晓华
科技金融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2023年
绿色创新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支撑。以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科技金融对城市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显示,科技金融显著促进了城市绿色创新。机制分析显示,科技金融通过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科技人才集聚水平促进城市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金融促进了非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创新,而对资源型城市的绿色创新尚未起到显著作用。
龚日朝李钱刘香伶
关键词:科技金融双重差分模型
我国工业碳强度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在分析1998—2008年我国工业碳排放和碳强度空间分布特点的基础上,基于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模型,探索地区工业碳强度变化的原因。研究发现,省际工业碳排放量和碳强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回归分析显示,地区工业总产值在全国所占比例越高,其工业碳强度越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有利于降低工业碳强度,但其效应较为微弱,地区工业结构中大中型企业比例增加、重型工业和国有企业比例减少均有利于降低工业碳强度。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各地区在发展工业经济的过程中应积极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以降低工业碳强度,要鼓励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壮大规模,防范重工业过度扩张和积极发展非国有经济。
贺胜兵刘友金周华蓉
关键词:工业碳排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