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利学院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障工程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刘辉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理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滴灌
  • 2篇通气性
  • 2篇土壤通气性
  • 2篇气性
  • 2篇混凝土
  • 2篇番茄
  • 1篇弹性模量
  • 1篇地下滴灌
  • 1篇地下水
  • 1篇地下水位
  • 1篇冬小麦
  • 1篇冬小麦生长
  • 1篇动弹性模量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利用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光谱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有机物

机构

  • 8篇华北水利水电...

作者

  • 2篇徐存东
  • 2篇王荣荣
  • 1篇徐建新
  • 1篇韩宇平
  • 1篇雷宏军
  • 1篇潘红卫
  • 1篇刘鑫
  • 1篇刘辉

传媒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混凝土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人民黄河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增氧灌溉对盆栽冬小麦生长及土壤通气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以冬小麦为供试作物,以普通地下滴灌为对照(CK),设置循环曝气(VAI)、双氧水(HP30、HP3K)三种增氧灌溉处理,系统监测土壤通气性、作物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利用状况,研究土壤通气性与冬小麦生长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增氧灌溉可显著改善土壤通气性,与对照相比,灌溉后2d内土壤通气性指标有显著改善,其中,VAI和HP30处理拔节期20cm土层氧气扩散速率增大了43.99%和21.37%,VAI处理土壤呼吸增大了106.62%。增氧灌溉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VAI处理0~10cm土层根系总表面积和根长密度增加了44.18%和37.21%,HP30处理0~10cm土层根长密度和根系总体积提高了21.13%和32.69%;增氧灌溉下作物的生理指标较对照有显著提高,其中,VAI、HP3K和HP30处理灌浆期光合速率提高了43.41%、26.37%和20.37%,VAI和HP30处理灌浆期气孔导度增大了23.53%和17.65%,蒸腾速率提高了11.61%和15.83%;同时,VAI处理和HP30处理产量提高了36.27%和23.37%,VAI处理水分利用效率增大了38.98%,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综上,增氧灌溉改善了作物根区的土壤通气性,促进了作物根系生长,提高了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VAI处理的改善效果最佳。
徐建新臧明雷宏军潘红卫刘欢褚梦圆
关键词:土壤通气性冬小麦根系生长光合作用
干旱灌区混凝土劣化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西北干旱灌区水工混凝土建筑物受碳化、侵蚀、干湿循环等"超叠加效应",致使建筑物提前出现开裂、剥落等危害的问题,采用现场调查、X光衍射、室内加速试验等方法,以质量损失率和相对动弹性模量为材料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环境因素及混凝土自身因素对混凝土材料劣化过程的影响,分析了干旱灌区水工混凝土在多因素作用下的材料损伤劣化规律。研究表明,碳化、干湿循环会加速硫酸盐对混凝土的侵蚀作用,且后者作用更为明显,三因素的叠加作用对混凝土劣化的影响最为显著;减小混凝土水灰比或适量掺加粉煤灰可以提高混凝土抵抗碳化、硫酸盐侵蚀以及干湿循环等叠加作用的能力。
徐存东王荣荣刘辉温钦钰丁廉营连海东
关键词:混凝土劣化影响因素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性模量
集对分析-可拓学耦合模型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0年
为准确评价河流的健康程度,从河道的整体性及内涵出发,构建了包括河流形态、水文、环境、生境要素及人类活动特征等多个准则层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等级标准,并探索性地提出了基于集对分析-可拓学耦合模型的河道健康评价方法;最后,以潢河为研究对象,对潢河2017年的健康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潢河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与实际相吻合,亟需采取水系连通、防污控污、生态修复、水源涵养等多项综合整治措施,使河道逐步恢复生机和活力。
翟东辉徐存东王荣荣徐涛
关键词:河流健康指标体系
干旱引黄灌区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研究干旱引黄灌区不同地下水运动带的地下水位变化特征,以甘肃省景电一期灌区为例,利用其1982—2011年实测地下水位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地下水位的年际变化趋势,并根据每15 a逐月的地下水位均值曲线,对地下水位的年内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受季节性灌溉、区域地势、人为开采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下水运动带地下水位年际、年内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在灌区汇水区域适当发展井灌,有利于土地盐渍化的控制。
徐存东王荣荣丁廉营温钦钰连海东
关键词:地下水位MANN-KENDALL检验
溶解性有机物对土壤中农药残留与分布影响的光谱学研究(英文)被引量:4
2015年
溶解性有机物(DOM)通过吸附、竞争吸附、增溶、加速降解等作用影响着农药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对土壤生态系统及地下水环境的污染与风险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多数研究集中在高浓度DOM对农药残留的短效影响。因此,对天然土壤中DOM及其组分对农药环境行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通过对具有较长农药使用年限的污染场地调查,利用三维激发-发射荧光光谱矩阵技术,结合荧光区域积分方法对天然土壤DOM进行定量化表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低浓度天然DOM对农药残留的长期影响。结果表明:(1)天然DOM组分对大多数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影响较小,但对γ-HCH、p,p’-DDE等少数农药的影响较为显著。(2)不同DOM组分对不同种类的农药影响机制不同。其中,代表DOM组分中的酪氨酸含量的荧光区域积分与γ-HCH,p,p’-DDE之间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代表DOM中微生物降解副产物组分的荧光区域积分与七氯以及代表DOM中胡敏酸大分子组分含量的荧光区域积分与环氧七氯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表明在土壤中长期作用过程中,DOM不同组分对不同种农药的影响不同。(3)土壤有机质的腐殖化程度对土壤中农药残留的影响较小。本研究首次利用三维荧光谱与区域积分技术研究了土壤中溶解性有机物不同组分对农药的环境行为的影响作用,对研究农药在土壤和地下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机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雷宏军潘红卫韩宇平刘鑫徐建新
关键词:土壤DOM三维荧光光谱
增氧地下滴灌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番茄生长被引量:28
2018年
增氧地下滴灌将空气与灌溉水混匀后输送到作物根区,可实现作物提质增产和水肥高效利用,而其关键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文以番茄为供试作物,设置灌水量和增氧量2因素2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记为W1和W2(分别为作物-蒸发皿系数的0.6和1.0倍)、A和C(增氧和对照组),系统监测了壤质黏土条件下作物生长生理动态与土壤通气性状况,探究土壤通气性与作物生长之间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增氧地下滴灌对土壤溶解氧浓度、氧气扩散速率、氧化还原电位和土壤呼吸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与对照相比,W2A处理开花坐果期灌水后第2天的土壤溶解氧浓度、氧气扩散速率、氧化还原电位和土壤呼吸速率提高了25.71%、52.90%、41.99%和64.70%(P<0.05)。土壤氧气扩散速率和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与溶解氧浓度和充气孔隙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增氧地下滴灌促进了番茄生物量积累和养分利用,促进了作物的光合作用,表现为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与对照相比,W2A处理3个时期的光合速率分别增大14.51%、21.72%和13.76%(P<0.05),地上及地下部鲜质量分别增加了68.14%和55.18%(P<0.05),根、茎、叶氮素吸收量增加了52.94%、42.03%和24.12%(P<0.05),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增加了66.40%、51.77%和20.26%(P<0.05)。1.0倍作物-蒸发皿系数灌水时增氧处理在改善土壤通气性,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方面的效果最为明显。作物产量与溶解氧浓度、氧化还原电位及土壤呼吸均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作物品质(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与土壤溶解氧浓度、氧气扩散速率和土壤呼吸均值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为揭示增氧地下滴灌对土壤通气性的改善效应提供了科学依据。
臧明雷宏军潘红卫刘欢徐建新
关键词:土壤通气性养分利用
基于灰色关联的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评估被引量:6
2018年
为探明碳化-硫酸盐侵蚀-干湿循环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的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评估问题,通过开展室内加速试验,以所测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质量损失率及相对动弹性模量3个耐久性评价指标为依据,应用层次分析法与熵权法确定复合权重,构建了灰色关联理论的混凝土材料耐久性评估模型,确定了各组试件不同时段下的灰色关联度向量。研究表明:碳化-硫酸盐侵蚀-干湿循环等多因素耦合作用下不同配合比混凝土试件的关联度值均呈现先增强后下降的现象且最大值约出现在干湿循环30次处,即混凝土综合耐久性整体上呈先增强后下降趋势,与试验结果相符,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适用性,相关研究可为混凝土构件的配合比优化及耐久性评估问题提供有益参考。
徐存东高懿伟连海东田俊姣程昱张锐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评估灰色关联分析法硫酸盐侵蚀
水肥气耦合滴灌番茄地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为了解水肥气耦合滴灌下不同水肥气调控措施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该研究设置施氮量(低氮和常氮)、掺气量(不掺气和循环曝气处理)和灌水量(低湿度和高湿度处理)3因素2水平完全随机试验,通过静态箱-气相色谱法、q PCR技术和结构方程模型,系统研究了不同水肥气组合方案下温室番茄地土壤N2O排放特征及其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肥气耦合滴灌下N2O排放峰值出现在施氮后2 d内,其余时期N2O排放通量较低且变幅较小。施氮量、掺气量和灌水量的增加可增加土壤N2O排放通量和排放总量。其中,高湿度条件下N2O排放总量较低湿度平均增加了30.14%,曝气条件下N2O排放总量较对照平均增加了35.16%,常氮条件下N2O排放总量较低氮平均增加了33.83%。施氮量、掺气量和灌水量的增加可提高温室番茄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土壤NH4+-N和NO3--N含量对N2O排放的总效应为0.60和0.79,是影响水肥气耦合滴灌下土壤N2O排放的主导因子。综合考虑作物产量、N2O排放总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常氮曝气低湿度处理是适宜的水肥气耦合滴灌方案。
雷宏军杨宏光刘欢潘红卫刘鑫臧明
关键词:灌溉N2O排放结构方程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