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
- 作品数:46 被引量:257H指数:8
- 相关作者:毕勇志赵改凤徐欣王芳李勇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开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应用冲洗式气管导管囊上分泌物吸引预防VAP的价值被引量:56
- 2005年
- 目的 探讨应用冲洗式气管导管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ICU 118例行经鼻气管导管并机械通气(MV)的患者分为A组(冲洗式气管导管组) ,B组(普通气管导管组)。A组插管后每小时行吸引声门下分泌物,定时经胃管注入0 . 5 %美兰2 0mL ,观察咽及(或)胃-气囊上-下呼吸道返流和误吸情况。同步收集咽拭子、气囊上分泌物、呼吸道痰液及胃液行细菌学检查。结果 A组误吸率及1周内VAP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 <0. 0 0 5 ,而1周后两组无明显差异P >0 . 5。第一周以流感嗜血杆菌及肺炎球菌居多,两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死亡率无差异。结论 采用可冲洗式气管导管行囊上分泌物吸引可有效控制和延缓误吸发生并能有效防控早期非发酵菌所致VAP的发生。
- 张振平赵改凤张春民马传根
-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气管导管机械通气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观察参穹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脑血栓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学软件产生的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研究组(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和对照组(单独应用奥扎格雷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33%,高于对照组85.00%(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血栓,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缩短症状缓解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 毕勇志马芬时俊霞马英梅
-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奥扎格雷急性脑血栓
- 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及对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6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的影响程度,为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9月医院收治的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呼吸机使用时间、病死率、治疗前后的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乳酸清除率、APACHEⅡ评分、呼吸机使用时间及病死率分别为46.67%、(12.25±1.28)分、(11.67±1.20)d及10.00%,均好于对照组的66.67%、(15.95±1.37)分、(18.25±1.45)d及26.67%,治疗后12、24、48h观察组的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也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对于患者的血清感染标志物水平也有积极的改善作用。
- 时俊霞毕勇志李勇王芳杨素霞
- 关键词: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感染性休克临床疗效
- 血清白细胞介素-18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意义
- 2006年
- 目的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 e,ACS)患者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探讨炎症标记物与A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40例,稳定型心绞痛(stab le angina pectoris,SAP)20例及正常对照组20例,所有样本均于入院第2天清晨抽取肘静脉血3 mL,ELISA法测定血清IL-18的浓度。结果ACS组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L-18浓度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IL-18参与了ACS的发病机制,其水平的高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提示IL-18升高与不稳定粥样斑块破裂密切相关,可作为筛查ACS患者的一个炎症指标。
- 时俊霞杨素霞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白细胞介素-18不稳定型心绞痛
- 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早期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两种不同供养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1例,A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B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营养指标水平、病死率和死亡患者存活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A组较B组并发症较少,血红蛋白(Hb)与血清白蛋白(Alb)含量高,血糖(BG)水平低,住院时间短且费用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对重症脑卒中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营养指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节省患者医疗开支,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毕勇志
- 关键词:重症脑卒中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 血浆中CD63水平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研究血浆中CD63水平的变化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54名健康人(NC组),55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的血浆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3)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因子CD63异常升高,NC组与T2DM组的血浆血小板活化标志物CD63水平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血小板因子CD63的检测可以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的一个临床指标。
- 马芬毕勇志王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小板因子CD63
- 不同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对比不同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胆囊结石(GD)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92例老年GD合并CBDS患者病例资料(2020年1月~2021年10月),以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治疗的46例患者为LC+ERCP/EST组,以接受LC联合胆总管探查术(LCBDE)治疗的46例患者为LC+LCBDE组。对比2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结果LC+ERCP/EST组住院时间和费用均高于LC+LCBDE组,全麻用时较LC+LCBDE组短(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d、5d 2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结合胆红素(D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0.05),但两组组间相比明显差异(P>0.05)。结论LC+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GD合并CBDS患者结石清除效果相当,但前者全麻用时短,后者住院耗时短,治疗费用低。
- 刘洪豪李江琳张寒寒石明亮郭佳
- 关键词: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肝功能
- 机械通气患者的气道管理及心理护理被引量:3
- 2008年
- 机械通气是呼吸衰竭病人呼吸支持治疗的重要措施,加强监护和护理,有助于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成功率。本文从病人的监测到人工气道的护理及心理护理几个方面,探讨对机械通气患者的各项监测及心理方面的调节对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
- 赵改凤胡秀赟
- 关键词:机械通气气道管理心理护理
- 35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静脉导管护理体会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通过对35例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静脉导管的护理,提出相关的护理问题,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血液净化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回顾性研究总结出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导管护理的相应的对策。结果:总结出相应的护理对策,为提高血液净化的成功率提供了依据。结论:血管通路通畅是CBP患者的生命线,加强对深静脉置管相关危险因素的控制同时提高穿刺成功率,采取术前干预、术中、术后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严格床头交接班及精心护理等,可大大降低CBP静脉导管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确保危重患者CBP顺利进行。
- 赵改凤
- 关键词:重症患者血液净化导管护理
- 重度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22例急救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重度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及相应价值。方法选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4例重度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2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紧急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存活率。结果干预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度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中,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王芳
- 关键词:呼吸衰竭常规护理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