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作品数:31 被引量:46H指数:3
相关作者:盛力敏贺婷王钰樊咫辉王蕾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艺术
  • 7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5篇舞蹈
  • 4篇文化
  • 4篇表演
  • 3篇音乐
  • 3篇舞蹈作品
  • 3篇民间舞
  • 3篇民族
  • 3篇教育
  • 3篇教学
  • 2篇艺术
  • 2篇中国古典舞
  • 2篇舞蹈艺术
  • 2篇舞蹈音乐
  • 2篇舞剧
  • 2篇民族民间
  • 2篇民族民间舞
  • 2篇花鼓
  • 2篇花鼓灯
  • 2篇高校舞蹈
  • 2篇古典

机构

  • 24篇首都师范大学

作者

  • 4篇胡伟
  • 3篇田培培
  • 3篇李丹娜
  • 3篇盛力敏
  • 2篇贺婷
  • 1篇樊咫辉
  • 1篇王钰
  • 1篇刘华
  • 1篇王蕾

传媒

  • 5篇艺术教育
  • 4篇舞蹈
  • 4篇北京舞蹈学院...
  • 1篇音乐创作
  • 1篇新闻世界
  • 1篇戏剧之家
  • 1篇音乐时空
  • 1篇大舞台
  • 1篇电影评介
  • 1篇中国民族博览
  • 1篇中国文艺评论
  • 1篇艺术评论
  • 1篇中国科教创新...
  • 1篇新丝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芭蕾教学中把杆训练的共时性与历时性被引量:2
2010年
在芭蕾舞训练中,把杆训练不仅关系到各个训练点,而且关系到点与点之间的顺序连接,它们都已经有规范的科学性要求。文章认为,音乐和舞蹈密不可分,音乐在整个训练过程的作用是配合和强化了把杆训练的共时性与历时性。
李丹娜
关键词:芭蕾共时性历时性音乐伴奏
比较视野中的舞蹈鉴赏课程探究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立足于高校舞蹈鉴赏的课程教学,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使舞蹈与其他艺术门类进行参照,对作品中尚未充分认识的领域进行深入发掘。笔者提出从舞蹈作品的个体鉴赏转向综合鉴别其他艺术类型作品,从而使单一的"舞蹈鉴赏"转向多元的"艺术鉴赏",最终将舞蹈作品提升艺术理论的高度上来品鉴,以有效提高大学生对艺术鉴赏、艺术批评、艺术评论的综合审美能力。
胡伟
关键词:舞蹈鉴赏舞蹈作品课程改革
梦行古道问夜郎 一路踏歌一路行——舞蹈《古道行》作品阐释被引量:2
2012年
孙龙奎老师在编创苗族男子群舞《古道行》的时候写下“行古道、古道行、甘其酒、美其服、乐其俗、跨山水、踏古道,我们是勤劳、敦厚、善良、勇敢的好儿郎。这里是好的梦境,是生灵的美家园,还有苗族男人们的阳刚”。古歌唱“古道青山梦天杳,歌榭舞祭夜郎朝。贵为人间古道有,踏山习水端阳好”。该作品是依据苗族特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苗族人(男人)独有的非凡民族气质,最终以舞蹈的艺术形式展现在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大赛的舞台上,并荣获金奖。
樊咫辉
关键词:中国舞蹈古道夜郎踏歌历史文化背景民族民间舞
桃李春风十年灯--探索中进取的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2008年
特色的舞蹈教学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建系至今已走过了十年的历程。十年时间对于专业舞蹈院校来说也许尚属年轻,但是,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前瞻性的教学科研定位、严谨的学风、活泼的教学气氛,使首都师范大学舞蹈系在这短短十年间培育出了丰硕的果实。
关键词:舞蹈院校进取桃李教学实践
从“阈限”中的曹植看舞剧《洛神赋》的舞台调度
2010年
本文在研究现代舞剧《洛神赋》的舞台调度时,引入了"阈限"这个术语,这是因为其"阈限人"状态很像舞剧中的曹植。作为舞蹈作品叙事结构中的一种手段,《洛神赋》的舞台调度手法具有直观的形式冲突感,并在此之中表现了"阈限"中的曹植。
李丹娜王蕾
关键词:阈限
谈校园舞蹈文化建设被引量:2
2008年
“校园舞蹈”是伴随着舞蹈艺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类特殊群体的舞蹈形式之一。目前多数校园舞蹈的定位以表演者身份为主,注重表演者主体,忽略了作品的内容与意义,内容表现缺乏当代年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追求,使舞蹈比赛千篇一律,缺少了校园舞蹈比赛的独特性。校园舞蹈的定位应该以作品的题材为主,把重心从追求舞蹈形式、技巧中转移到作品内涵中去。
田培培王钰
关键词:校园舞蹈文化建设舞蹈形式舞蹈比赛舞蹈艺术表演者
视当代民族民间舞的“超越”与“跳跃”——从第八届荷花杯民族民间舞大赛说开
2012年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问题一直是业内人士争论的焦点,总体来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希望完全独立自主地走上一条中国民族民间的创作脉络,而另一种则是对现代元素以及新思想的大胆接受。本文从这一焦点入手,具体分析第八届荷花杯民族民间舞蹈比赛作品中的相关剧目,以及中国民族民间舞如何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展,以此对于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以及中国舞蹈艺术做出微薄启发。
盛力敏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
念念相续,巍巍而上--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专场演出《舞向巅峰》侧记
2024年
为庆祝北京舞蹈学院建校70周年,2024年10月19日至20日,国家大剧院上演了以“为人民而舞,为时代建功”为主题的校庆演出--《舞向巅峰》。作为建校70周年系列活动的压轴大戏,晚会由陈维亚担任总导演,联合多位艺术家共同呈现,不仅展现了几代北舞人薪火相传的艺术追求与精神风貌,还彰显了北京舞蹈学院在舞蹈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与文化影响力。整台晚会分为“幼苗”“大地”“风华”“绽放”“冠军”“母亲”“参天”七个篇章,其中穿插着四段创意情景表演--“亮点”“观点”“焦点”“支点”。从篇章结构中不仅可以窥见北京舞蹈学院70载的发展历程,也折射出中国舞蹈教育的深刻演变。
刘华
关键词:文化影响力情景表演专场演出国家大剧院篇章结构舞蹈教育
光影舞婆娑——舞蹈与影视的形态阐释
2016年
意大利诗人、电影先驱者乔托·卡努杜在1911年发表的论著《第七艺术宣言》中,首次把电影称为"第七艺术",认为:"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之中。电影把所有这些艺术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1]同时他还认为电影把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造型艺术和节奏艺术全都包括在内的一种综合性的"第七艺术"。
胡伟隋頔
关键词:舞蹈音乐电视舞蹈乔托电视画面舞蹈作品艺术舞蹈
浅议“花鼓灯”在艺坛中的地位被引量:2
2010年
花鼓灯是流行于淮河流域四省二十多个县市的以舞蹈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综合艺术形式。它有歌、有舞、有锣鼓等打击演奏、有情节简单的小戏。它是中国9亿汉族人创造的最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是汉族最具代表性。
盛力敏
关键词:花鼓灯民间舞蹈淮河流域民间歌舞汉族人锣鼓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