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南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系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2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4篇逆转
  • 4篇纳米
  • 4篇耐药
  • 4篇磁性
  • 4篇磁性纳米
  • 3篇凋亡
  • 3篇藤黄酸
  • 3篇细胞耐药
  • 3篇细胞耐药性
  • 3篇耐药性
  • 3篇黄芩
  • 3篇黄芩素
  • 3篇共聚
  • 3篇共聚合
  • 3篇汉黄芩素
  • 3篇K562/A...
  • 3篇磁性纳米颗粒
  • 2篇英文
  • 2篇肿瘤

机构

  • 9篇东南大学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陈宝安
  • 2篇蔡晓辉
  • 2篇王帅
  • 2篇田亮
  • 1篇吴长宇
  • 1篇代景莹
  • 1篇程坚
  • 1篇高峰
  • 1篇刘文庆
  • 1篇夏国华
  • 1篇彭苗新
  • 1篇王磊

传媒

  • 2篇第十五届全国...
  • 2篇第八届全国难...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7
  • 7篇2012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汉防己甲素与5-溴汉防己甲素逆转耐药机制与降低MRP7表达水平有关(英文)被引量:4
2012年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汉防己甲素(Tet)与5-溴汉防己甲素(BrTet)逆转耐药的机制是否与调节多药耐药相关蛋白7(MRP7)表达水平有关。采用MTT法检测柔红霉素(DNR)对人白血病敏感细胞株K562与人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及耐药倍数。将细胞分组,加入BrTet、Tet,用实时PCR法检测细胞MRP7 mRNA表达,Western bolt法检测细胞MRP7蛋白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DNR蓄积。结果表明:K562/A02对DNR的耐药倍数为23.65倍。分别加入1μmol/L Tet与2.0μmol/L BrTet后,K562/A02细胞的MRP7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降低至2%和12%,MRP7蛋白表达降低了53.2%与83.7%,P-gp表达分别下调58.47%与52.20%;1.0μmol/L Tet与2.0μmol/L BrTet分别使K562/A02细胞内DNR提高了94.32%与271%。结论:BrTet与Tet均可逆转耐药,其逆转机制除了抑制P-gp的表达之外,还可能与抑制MRP7的表达,增加肿瘤细胞内抗肿瘤药物浓度有关。在相同摩尔浓度下,Tet与BrTet对MRP7表达的下调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程坚代景莹陈宝安蔡晓辉王帅高峰
关键词:多药耐药汉防己甲素
阿霉素联合热疗、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对胶质瘤细胞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阿霉素联合热疗、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对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以及阿霉素联合热疗对U251胶质瘤细胞表面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法确定阿霉素的半抑制浓度。建立U251与T细胞共培养体系,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处理组(阿霉素组,热疗组,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组,阿霉素联合热疗组,阿霉素联合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组,热疗联合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组,阿霉素联合热疗、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阿霉素联合热疗对U251胶质瘤细胞表面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表达的影响。结果阿霉素联合热疗、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相比单一治疗方法抑制细胞增殖能力更强;阿霉素联合热疗可以上调胶质瘤细胞表面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的表达。结论阿霉素联合热疗、程序死亡受体配体1抗体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联合治疗胶质瘤方式,可为未来进一步探索胶质瘤治疗新策略提供实验依据。
张海峰郑士亚欧阳彬杨登元刘文庆田继辉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温热疗法阿霉素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对藤黄酸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田亮刘苒陈宝安程坚夏国华王帅张海军王磊任艳艳蔡晓辉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对藤黄酸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携载GA的Fe3O4-MNPs(Fe3O4-MNPs-GA)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变细胞株K562及其耐药细胞株K562/A02的作用,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初步探讨应用Fe3O4-MNPs和GA协同逆...
田亮刘苒陈宝安程坚夏国华王帅张海军王磊任艳艳蔡晓辉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A02细胞
文献传递
磁性纳米颗粒共聚合中药汉黄芩素对Raji细胞株周期及凋亡作用的机制研究
传统的中草药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抗肿瘤药物的来源.本文通过构建汉黄芩素——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药物运输系统以提高对淋巴瘤的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MNPs不仅能增加汉黄芩素的水溶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治疗肿瘤的疗效,这种抗肿瘤性是通...
彭苗新王磊陈宝安张海军夏国华吴长宇蔡晓辉任艳艳田亮
关键词:汉黄芩素
文献传递
汉防己甲素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英文)被引量:18
2011年
汉防己甲素(又称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是从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粉防己的根块中提取出的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是粉防己的主要有效成分。Tet是一种钙离子拮抗剂,影响钙离子的跨膜转运以及自细胞内的分布利用。Tet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矽肺和关节炎等。此外,Tet还具有保护肝细胞、抗肝纤维化、降低门静脉高压及防治门脉高压、抗肿瘤、逆转耐药等方面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Tet的生物活性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使Tet的药用价值得到进一步的认识,提示了其具备很高的临床潜在价值,但它的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还需进行深入研究。
蔡晓辉王帅陈宝安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药理活性钙离子拮抗剂抗肿瘤作用
磁性纳米颗粒共聚合中药汉黄芩素对Raji细胞株凋亡及周期作用的机制研究
有报道磁性纳米颗粒药物载体不仅能提高药物的水溶性甚至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因此引起很多关注。在本实验中,通过构建汉黄芩素——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药物运输系统以提高对淋巴瘤的治疗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MNPs不仅能增加汉黄芩素的水...
王磊陈宝安张海军夏国华吴长宇蔡晓辉任艳艳田亮王雪梅
关键词:淋巴瘤磁性纳米颗粒抗肿瘤作用
文献传递
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对藤黄酸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性的影响
本文通过研究携载GA的Fe3O4-MNPs(Fe3O4-MNPs-GA)对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红白血病变细胞株K562及其耐药细胞株K562/A02的作用,以期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初步探讨应用Fe3O4-MNPs和GA协...
田亮刘苒陈宝安程坚夏国华王帅张海军王磊任艳艳蔡晓辉
关键词:抗病机制
文献传递
磁性纳米颗粒共聚合的汉黄芩素对Raji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彭苗新王磊陈宝安张海军夏国华吴长宇蔡晓辉任艳艳田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