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系

作品数:8 被引量:69H指数:4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民主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 1篇都市
  • 1篇对口支援
  • 1篇形态演进
  • 1篇演进
  • 1篇养老
  • 1篇养老政策
  • 1篇一体化
  • 1篇移风易俗
  • 1篇隐性契约
  • 1篇政策网络
  • 1篇政策效力
  • 1篇政府
  • 1篇政府变革
  • 1篇政协
  • 1篇支援
  • 1篇人口管理
  • 1篇韧性

机构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国务院发展研...

作者

  • 2篇汪波
  • 1篇王雄军

传媒

  • 3篇行政管理改革
  • 1篇学海
  • 1篇中国行政管理
  • 1篇城市问题
  • 1篇中国高校社会...
  • 1篇甘肃政协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中国特色对口支援的激励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中国的对口支援机制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凸现中国制度优势的制度安排,构成了柔性激励与强制性激励互补、外生激励与内生激励相融合的复合激励体系。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共同体文化构成对口支援机制的精神底蕴与柔性驱动力。强制性激励基于单一制国家结构,通过政策工具激励与权变复合型组织架构,以应对不同类型的对口支援使命。韧性激励通过国家的正向政治激励与互惠互利的隐性合约,形成内生可持续、自运转的对口支援结构。三重激励通过互补融合产生系统效应,形成内外刚柔融合的驱动合力,进而形塑具有差异性的对口支援治理网络。
汪波
精准扶贫的实践逻辑与理论创新被引量:8
2018年
精准扶贫正由物质脱贫观转向三位一体脱贫观,即物质脱贫—能力脱贫—精神脱贫的有机统一。物质—福利转化率不仅依赖于贫困户自身能力,更依赖于社会化大生产的强力组织。精神富裕成为物质—福利转化率的倍增器。数字技术正全方位渗入精准扶贫流程,催化着三元扶贫形态加速演进。区块链扶贫系统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属性,形成数据分布式存储—数据溯源—智能闭环的扶贫区块链。
汪波王雄军
关键词:精神脱贫
大都市流动人口管理政策评估与优化--基于北京市的考察被引量:5
2017年
北京市流动人口管理在"外疏—严管"理念下涵盖四元政策工具:以产疏人、以学控人、以房管人、以证管人。但是,专项"运动式"管理、条块分割、公共服务的双重供给制约了治理效果。现行北京流动人口管理政策可从三个方面进行优化:政策理念由"外疏—严管"转向"外疏—严管—服务";流动人口管理引入大数据与互联网,形成互联网+流动人口管理,推行IC卡居住证;治理结构由条块分割转向基于网格的网络化治理。
汪波
关键词:流动人口
中国人大民主的特色诠释:一体化民主——基于十二次全国人大会议的数据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中国特色的人大民主与以票决民主为核心的西方冲突型民主不同,它将国家领导人权威、协商民主、票决民主通过互嵌与交融,形成一体化相互耦合的中国特色民主体系。"全体会议-代表团全体会议-代表小组会议"三轮民主协商在议案票决之前实现了偏好讨论-偏好转换-共识合成。基于十二次全国人大会议的数据调查分析发现,全国人大票决民主的弹性空间正显著扩展,一府两院工作报告的赞成率显著上升,这为十九大的召开奠定了良好的政治氛围。国家领导人的嵌入式协商进一步强化了全国人大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权威性与有效性。中国特色的一体化民主已形成对简单票决民主与否决政治的优化,并与时俱进地优化了议事规则与程序。
汪波
关键词:人大
数字政府变革的理论形态变迁与实践模式演进——基于“技术—制度—组织”框架的分析
2024年
当前,数字政府建设已构成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引擎,数字技术、制度安排与组织结构三者之间通过迭代互动与耦合互构重塑着区域与城市语境下的数字治理形态。构建“技术—制度—组织”的政府数字化变革理论框架,基于“数据沙盒”“云—管—端一体化”和“管运分离”等实践模式分析数字政府变革的理论形态演化进程及其逻辑机理,认为该进程包含三种形态,且表现为逐渐从第一形态——“制度管控—组织选择—技术采纳”演进至第二形态——“制度赋权—组织赋责—技术赋能”,进而演进至第三形态——“制度重塑—组织兼容—技术规范”的动态演化过程,螺旋递进且融合为三种形态的连续统一体。在此过程中,数字技术逐渐由工具价值向规范价值转变,并通过基于代码与算法的虚拟规范重新配置虚拟空间中的公共治理架构。
汪波蒋君卓
关键词:数字政府形态演进
双周协商座谈会的实践、发展与创新——基于十二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调查
2021年
本研究基于十二届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的会议流程、议题热度、职能部门介入度、政策转化度的调研与分析,发现自上而下型、本体型与自下而上型是双周协商座谈会议题建构的三种来源。议题热度与发言热度分析表明,市场监管、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构成协商焦点。双周协商将决策程序与协商程序融为一体,通过批示型路径与部门采纳路径转化为公共政策。双周协商座谈会通过大数据流促进协商话语在数字空间的无缝对话、交流、协商与政策转化。
汪波
关键词:协商民主
国家养老政策计量分析:主题、态势与发展被引量:45
2018年
运用政策计量分析方法,对2000年至2017年8月之间国家养老政策进行多维度测量,以解析国家养老政策演进逻辑。自十八大以来,养老政策网络呈现"封闭—半开放—开放"发展路径,国家养老政策不仅数量显著增加,而且部门联合发文也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养老政策效力与政策数量呈现出负相关,体现出学习型政策体系与政策试验的升华过程。基于政策主题统计,国家养老政策结构体现为政府保障与服务为主导,市场化为支持,社区养老服务与自服务相对薄弱。通过十一五、十二五与十三五的比较,国家养老政策变迁体现为养老政策网络化、政策议题立体化与多元化、互联网+养老等态势。
汪波李坤
关键词:养老政策政策网络政策效力
基层治理体系中移风易俗改革的梗阻与对策被引量:4
2022年
在当代基层治理体系中,高价彩礼与人情攀比等风俗逐渐由私域延伸到公域,构成重要的公共议题。移风易俗改革的梗阻根源于隐性契约、效率漏斗、部分政策执行主体与客体的悬浮、村民事务理事会的运作失灵等。移风易俗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造性发展与马克思唯物史观指导下对旧风俗的扬弃。在整体协同治理网络中,村民事务理事会需在公域与私域之间富有实践艺术地寻找到联合行动与互益互惠的均衡点。短期层面的财政支持、中期层面的社会资本嵌入与长期层面的正向激励有助于塑造无缝隙运转的互惠网络。
汪波赵腾
关键词:移风易俗隐性契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