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外科护理教研室 作品数:3 被引量:9 H指数:2 发文基金: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术后肠麻痹的危险因素及中医护理进展 2015年 术后肠麻痹(POI)是一种胃肠功能失调,通常发生在腹部手术后,患者可出现胃肠蠕动的缺失和延迟[1]。文献报道术后肠麻痹的发生率在3%~32%[2-3]。术后患者肠道功能不能及时恢复会带来一系列的身体不适,如肠扩张、恶心等,还可能会引起焦虑、绝望等心理问题。术后肠麻痹也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使医疗费用提高。尽管对腹部及盆腔手术患者的术后照护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对 POI的认识和治疗还不够。笔者通过对术后 POI 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发现高危人群,预防和减少 POI 的发生率,以及采取经济有效的方法护理术后肠麻痹患者提供参考。 孟娣娟 徐桂华 孙蓉 戎有和 林丹关键词:术后肠麻痹 中医护理 腹部手术后 术后患者 胃肠功能失调 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的我国中医院校基于问题学习教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通过对我国中医院校发表的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研究现状,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计算机检索文献,按照设定的标准确定纳入文献,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相关论文的发表时间、来源期刊、发表机构、论文作者、引证信息、基金资助、关键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论文1 236篇,最早的论文起始于1994年,论文来源于270种期刊,发表机构覆盖全部24所中医院校,共有1 001位第一作者、其中核心作者45人,论文的合著率为79.8%、合作度为3.42,论文的被引率为84.1%、篇均被引4.72次、学术H指数为23,论文的关键词共出现1 352个。结论我国中医院校PBL教学研究起步较早,1994年~2016年发展迅速,论文数量显著增长,核心作者和研究团队逐步形成,研究内容覆盖广泛,但是研究的校际分布尚不均衡,论文整体质量不高,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徐蕴 黄芳 江星 王会梅 汤大朋关键词:中医院校 基于问题学习 教学方法 文献计量学 不同预处理对肝硬化兔缺血再灌注肝组织HSP70及ET-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两种预处理方式,即经典缺血预处理(IPC)与肢体缺血预处理(LIPC),对肝硬化兔肝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CCl4-橄榄油溶液制备兔肝硬化模型,随后将模型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肝I/R组(I/R组),IPC+肝I/R组(IPC组),LIPC+肝I/R组(LIPC组),每组7只。肝I/R模型制作方法:阻断入肝血流30 min,再灌注2 h;IPC诱导方法:在行肝I/R处理前阻断入肝血流10 min,开放10 min;LIPC诱导方法:在行肝I/R处理前24 h,采用止血带捆扎兔单侧后肢5 min,再开放5 min,重复3次。各组于再灌注2 h后切取肝组织,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用ELISA法测定内皮素1(ET-1)含量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在肝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水肿和炎性细胞浸润,但IPC组与LIPC组明显轻于I/R组,而LIPC组及IPC组间病变程度无明显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各组肝组织ET-1含量和HSP70的表达均明显增加(均P<0.05),但IPC组与LIPC组肝组织ET-1含量低于I/R组,HSP70的表达高于I/R组(均P<0.05),而上述2项指标在LIPC及IPC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LIPC和IPC均能对肝硬化肝I/R损伤有保护作用,且保护强度相似,其机制可能均与抑制ET-1的释放及增加HSP70的表达有关;LIPC具有无创性,可能具有更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孟娣娟 徐桂华 蒋高霞 李洁 姜荣荣 何领关键词:再灌注损伤 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