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河南文化传播与发展研究中心

作品数:2 被引量:6H指数:1
发文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主题

  • 2篇当代历史
  • 2篇当代历史小说
  • 2篇小说
  • 2篇历史小说
  • 1篇叙事
  • 1篇社会
  • 1篇社会成员
  • 1篇社会文化
  • 1篇社会文化环境
  • 1篇史学
  • 1篇人格
  • 1篇人格塑造
  • 1篇人格特征
  • 1篇微观史学
  • 1篇文化
  • 1篇文化环境
  • 1篇文化人
  • 1篇文化人格
  • 1篇历史叙事
  • 1篇化人

机构

  • 2篇洛阳师范学院

作者

  • 2篇袁园

传媒

  • 2篇文艺评论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当代历史小说的文化人格塑造
2015年
一、从政治化符号到文化人格塑造文化人格是指由文化孕育的具有普遍性的人格特征,由于“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类的影响极为重要。社会文化塑造其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性具有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又使得每个人能稳固地‘嵌入’在整个文化形态里。”1荣格指出,不同个体的性格气质、价值标准乃至心理特征都受到特定文化的影响,不同历史时期、地域与文化给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打上了文化的印记,潜移默化地渗入到个体无意识的深处,经过普遍性心理经验的长期积是形成文化人格。
袁园
关键词:文化人格人格塑造历史小说社会文化环境人格特征社会成员
宏大历史的碎片化解构——当代历史小说的微观叙事被引量:6
2015年
一、微观历史:历史本质与终极意义的消解 微观史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发源于意大利的史学思潮,最早由历史学家卡洛·金兹伯格等人提出,是一种“以缩小观察规模、进行微观分析和细致研究文献资料”的历史研究方法。传统历史哲学先验地把历史理解为形而上的本质存在,无论是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董仲舒的“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或是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黑格尔的“绝对理性”、康德的“自然法则”等论断,都力图寻求纷繁复杂历史现象的本质特征、终极意义与必然规律。
袁园
关键词:历史小说历史叙事微观史学家族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