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临床血液学教研室 作品数:7 被引量:22 H指数:3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工业攻关项目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在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检测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2(SET and MYND domain containing 2,SMYD2)在糖尿病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其与上皮细胞⁃间充质细胞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的相关性,为临床上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提供新的方向。方法24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DM12周组、DM24周组和DM28周组,每组6只。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复制DM小鼠模型,处死小鼠后收集血清和肾组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血糖(BG)、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利用HE和Masson染色进行肾脏病理分析;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SMYD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E⁃钙黏素(E⁃cadherin)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小鼠BG、Scr和BUN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24周组和28周组肾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和纤维增生,α⁃SMA、Vimentin、SMYD2和TGF⁃β1蛋白表达增加(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5),其中SMYD2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与α⁃SMA,Vimentin和TGF⁃β1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MYD2在DM小鼠肾组织中表达上调,推测其可能和TGF⁃β1表达上调共同参与EMT的发生,进而参与调控DN的发生发展。 简久莹 张妮 余婷 王笑笑 伍聪聪 徐卫卫 郭兵 刘丽荣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miR-21和SnoN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中微小核糖核酸-21(miR-21)和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在肾纤维化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用链脲佐菌素复制DM大鼠模型,并设对照组(NC),每组n=8。10周后处死大鼠,观察肾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及RT-q PCR检测miR-21、Sno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p-Smad3(Ser423/425)、E钙黏蛋白(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蛋白Ⅰ(collagenⅠ)和胶原蛋白Ⅲ(collagenⅢ)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肾组织p-Smad3(Ser423/425)、TGF-β1和α-SMA蛋白表达增加(P<0.05),SnoN、E-cadherin蛋白表达减少(P<0.05),但SnoN mRNA和miR-21表达明显上调(P<0.05),并伴有collagenⅠ、collagenⅢ和FN在间质沉积增多。结论 TGF-β1可能上调miR-21表达,抑制SnoN翻译水平的表达,促进DN的纤维化病变。 刘玲伶 刘丽荣 王圆圆 石明隽 肖瑛 张莹莹 张小欢 郭兵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MIR-21 阿托伐他汀促进糖尿病大鼠肾组织BMP-7和SnoN的表达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和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NC组)、糖尿病组(DM组)(用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大鼠模型)和糖尿病+阿托伐他汀灌胃治疗组(AT组),每组n=8。1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生化指标,观察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胶原蛋白Ⅰ(ColⅠ)和胶原蛋白Ⅲ(ColⅢ)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BMP-7、SnoN、E-钙黏蛋白(E-cadherin)、骨架蛋白(Desmin)和胶原蛋白Ⅳ(ColⅣ)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的血糖、三酰甘油、肾脏指数、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MA/CR)均增多(P<0.05);AT组大鼠上述指标回降(P<0.05)。DM组出现了肾小球萎缩、肾小管炎性浸润等典型纤维化病变,AT组病变有所减轻。DM组ColⅠ和ColⅢ增多,AT组回降。与对照组相比,DM组BMP-7、SnoN、E-cadherin表达显著减少,而Desmin和ColⅣ表达增多;AT组BMP-7、SnoN、E-cadherin表达回升(P<0.05),而Desmin和ColⅣ表达回降(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上调BMP-7和SnoN的蛋白表达来治疗或延缓糖尿病肾病。 彭伟 张小欢 张小欢 王圆圆 刘玲伶 石明隽 王圆圆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骨形态发生蛋白-7 SNON 顺铂致小鼠急性肾损伤肾组织中炎症反应与Klotho蛋白表达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分析由顺铂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AKI)肾组织中炎症与Klotho蛋白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探讨Klotho在顺铂致AKI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1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0 d组、1 d组、3 d组,每组6只。给予单次腹腔注射顺铂25 mg/kg,分别于0、1、3 d处死小鼠,留取血清、肾脏组织。生化分析仪检测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含量,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pyrin结构域NOD样受体家族3(NLRP3)、Klotho、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磷酸化STAT3(p-STAT3)、核因子κB(NF-κB)、磷酸化NF-κB(p-NF-κB)蛋白表;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0 d组相比,1 d和3 d组血清Scr、BUN含量均显著性增高;1 d和3 d组小鼠肾组织间质出现炎症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水肿、细胞碎片大量堆积;3 d组肾组织NGAL、TNF-α、NLRP3、p-STAT3、STAT3、p-NF-κB、NF-κB蛋白含量明显增高,其中TNF-α、p-STAT3、STAT3表达量增高呈时间依赖性;1 d和3 d组Klotho表达量降低呈时间依赖性;NGAL、TNF-α、NLRP3、p-STAT3、p-NF-κB与Klotho的表达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Klotho激活STAT3/NF-κB通路参与调控顺铂诱导小鼠AKI的发生发展。 伍聪聪 刘丽荣 徐卫卫 简久莹 张妮 王笑笑 郭兵关键词:顺铂 炎症反应 KLOTHO 血清循环DNA定量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6年 目的:探讨血清循环DNA(cDNA)定量检测在卵巢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52例经病理证实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为卵巢癌组,10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良性对照组,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以微量基因组抽提试剂盒抽提3组患者血清DNA,用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测定其含量。结果: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cDNA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良性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卵巢癌组血清cDNA Ct值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皮性卵巢癌Ⅰ、Ⅱ、Ⅲ期血清cDNA 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Ⅳ期与Ⅰ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cDNA,有望成为临床辅助诊断卵巢癌的新手段。 刘丽荣 文春蓉 梁璐 刘咏梅 朱丽英关键词:血清学 DNA 卵巢肿瘤 组蛋白H3K36me3与缺血再灌注诱导小鼠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组蛋白H3K36三甲基化(H3K36me3)在缺血再灌注(IR)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KI)小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肾组织中N-赖氨酸甲基转移酶SMYD2及肾损伤程度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IR-AKI提供新的靶点。方法:3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IR组(n=15)和假手术组(sham组,n=15),应用微动脉夹夹闭双侧肾蒂45 min构建IR模型,于造模后24 h收取小鼠血清和肾组织标本。生化法检测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HE染色检测肾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检测肾组织中NGAL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肾组织NGAL、SMYD2、H3K36me3、p-P53、P53、cleaved caspase-3、Bax、Bcl-2、STAT3、p-STAT3、JNK和p-JNK1/2/3蛋白的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H3K36me3与肾组织SMYD2及NGAL的相关性。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BUN和SCr水平显著升高(P<0.05);HE染色显示,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脱落、坏死,刷状缘脱落,管腔内大量细胞碎屑残留;IHC染色显示,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GAL和cleaved caspase-3明显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R组NGAL、SMYD2、H3K36me3、p-P53、cleaved caspase-3、Bax、STAT3、p-STAT3、JNK及p-JNK1/2/3蛋白的水平明显上调(P<0.05),Bcl-2蛋白水平明显下调(P<0.05);肾组织H3K36me3同SMYD2和NGAL的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H3K36me3与IR-AKI小鼠肾损伤程度及肾组织SMYD2均密切相关,H3K36me3表达上调可能与STAT3和JNK信号通路活化共同参与调控IR-AKI的发生发展。 徐卫卫 伍聪聪 王笑笑 简久莹 杨又璇 张妮 郭兵 刘丽荣关键词:缺血再灌注 急性肾损伤 细胞凋亡 氧化苦参碱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M)对糖尿病(DM)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DM)组、氧化苦参碱治疗(OM)组大鼠,尾静脉注射STZ复制DM模型,于成模13周起,DMA组大鼠采用OM个体化治疗,以血糖控制在4~7mmol/L,尿糖阴性为准,分别于24周处死各组大鼠。生化方法测血糖、血肌酐和24h尿蛋白;HE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肾组织结构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E-钙黏附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蛋白的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检测大鼠肾组织中Arkadia和核转录共抑制因子(Sno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血肌酐,24h尿蛋白明显增多(P<0.05),并出现肾组织形态学异常改变;而OM组大鼠血糖、血肌酐、24h尿蛋白均显著低于DM组(P<0.05),肾纤维化病变明显改善;DM组TGF-β1、α-SMA和F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与DM组相比,OM组TGF-β1、α-SMA和F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显示Arkadia与SnoN蛋白的表达趋势相反。结论 OM具有抑制DM大鼠肾组织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TGF-β1表达和抑制Arkadia泛素化降解SnoN蛋白有关。 刘丽荣 彭应会 张小欢 彭伟 郭兵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肾组织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氧化苦参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