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验研究中心

作品数:60 被引量:216H指数:8
相关作者:刘康达王志军史懿张岩陈碧华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康复医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2篇细胞
  • 16篇蛋白
  • 10篇肿瘤
  • 10篇肝细胞
  • 9篇小鼠
  • 8篇肝癌
  • 8篇癌细胞
  • 5篇胆囊
  • 5篇胆囊癌
  • 5篇细胞生长
  • 5篇EZRIN
  • 4篇代谢
  • 4篇蛋白质
  • 4篇血管
  • 4篇抑制剂
  • 4篇制剂
  • 4篇体外
  • 4篇细胞系
  • 4篇哮喘
  • 4篇激素

机构

  • 60篇复旦大学
  • 7篇复旦大学上海...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18篇刘康达
  • 11篇王志军
  • 10篇胡美玉
  • 6篇王向东
  • 6篇陈智鸿
  • 6篇张岩
  • 5篇童赛雄
  • 5篇武多娇
  • 5篇锁涛
  • 4篇秦新裕
  • 4篇周康
  • 4篇吴伟忠
  • 4篇王玲燕
  • 3篇张涛
  • 3篇闵智慧
  • 3篇李甲初
  • 3篇沈振斌
  • 3篇宋东莉
  • 3篇金建军
  • 3篇崔越宏

传媒

  • 13篇中国临床医学
  • 8篇复旦学报(医...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中华肝脏病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药学...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生物技术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化学学报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生命的化学

年份

  • 3篇2023
  • 4篇2021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右旋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小鼠结肠炎中骨桥蛋白的变化
目的:观察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变化,探讨OPN在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
陈凤媛刘红春陈世耀练晶晶金建军宿杰阿克苏纪元
文献传递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肿瘤临床实践与展望被引量:11
2021年
基于靶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肿瘤免疫治疗在近10年取得了重要进展,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PD-L1)抗体治疗则成为肿瘤治疗领域最具潜力的新型疗法。中国肿瘤学者与发达国家学者基本同步开展的肿瘤免疫疗法的临床实践,进一步验证了肿瘤免疫治疗的效果。伴随临床应用数据的积累,ICIs抗肿瘤疗法逐渐暴露出很多不足,如总体治疗应答率偏低、获得性耐药机制复杂以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s)多有发生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引起相关领域专家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ICIs的临床实践成果,深入分析了当前ICIs疗法面临的挑战,探讨并提出了改善患者获益的策略。
陈若雪杜晓静安泉林曹鑫
膜-细胞骨架联接分子ezrin对肝癌细胞系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膜-细胞骨架联接蛋白ezrin在肝细胞肝癌生长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应用免疫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ezrin和骨架蛋白在不同转移潜能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选取高转移潜能SF7721(SMMC-7721经转基因后稳定表达肝细胞生长因子.从而获得高转移潜能的细胞系)和 MHCC97-H细胞系为研究对象,通过RNA干扰技术下调SF7721和MHCC97-H细胞系中ezrin蛋白的表达,观察其运动和侵袭能力的变化: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伪足,Transwell检测细胞的运动侵袭能力。结果免疫荧光显示ezrin和骨架蛋白表达于细胞质,且双色荧光证实两者存在共表达;高转移潜能细胞系SF7721,MHCC-I、MHCC97-H ezrin和骨架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低转移潜能细胞系SMMC-7721、 Hep3B、HepG2细胞(x2=13.277,P=0.010; x2=21.815,P<0.01)。β-肌动蛋白在高低转移潜能细胞系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ezrin蛋白表达后,SF7721和MHHC97-H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均显著下降。结论 ezrin和骨架蛋白的过表达与肝癌的转移潜能相关,通过下调ezrin的表达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MHCC97-H细胞的增殖和运动侵袭能力。
张岩胡美玉陈碧华王志军吴伟忠周康刘康达
关键词:细胞支架蛋白质类
外周血CD4+记忆T细胞的表型及其与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4+记忆T细胞的表型及其与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中山医院呼吸科招募哮喘患者32例(哮喘组),并将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患者26例(慢阻肺组)及健康对照22名(健康对照组)作为对照.将受试者外周血分离的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细胞表面标记(CD45RO、CRTH2、CD62L、CCR7)和细胞内因子染色,如白细胞介素(IL)-5、IL-17、γ-干扰素(IFN-γ).CD4+T细胞在中性、Th2、Th2+脂多糖(LPS)、Th2+屋尘螨抗原(HDM)条件下培养6 d,刺激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胞内细胞因子水平.CD4+记忆T细胞数量与哮喘严重程度及药物使用级别之间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哮喘组外周血中CD4+记忆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48.0%±5.7%比32.0%±4.1%,P〈0.05),其分泌的细胞因子与慢阻肺组和健康对照组不同,哮喘组以IL-5、IL-17高分泌为主,而慢阻肺组以IFN-γ高分泌为主.IL-17+CD4+记忆T细胞数量与哮喘严重程度相关.IL-17+CD4+记忆T细胞数量与药物使用级别呈正相关(R2=0.829 6,P〈0.05).结论 哮喘组CD4+记忆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以IL-5、IL-17为主,且IL-17+CD4+记忆T细胞数量与哮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杜春玲李丹丹袁弘蕾陈智鸿徐侃闵智慧刘铖
关键词:T淋巴细胞表型疾病严重程度
新型实时成像分析系统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
2011年
活细胞实时成像分析系统(Cell-IQ)是芬兰Chip-Man公司最新研制的集细胞培养、拍摄影像和图像数据分析为一体的综合性仪器。该仪器在不影响细胞生长的同时,观察和记录活细胞的各种运动趋势及形态特征,通过自带的分析软件可同时分析多孔、多位点、多种类细胞的各项指标,为形态学研究提供一个简便可靠的新方法。本文简要综述Cell-IQ的基本功能及其在新药研发乃至临床病因基础研究中的应用。
王玲燕武多娇宋东莉王向东
关键词:实时成像药物开发
丛蛋白B1在不同肝细胞系及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2008年
肝细胞肝癌(HCC)是常见的并且危害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转移复发性是延长肝癌患者生存时间的一个主要障碍。丛蛋白B1通过调节肌动蛋白和微管动力学控制细胞运动,同时通过R—Ras调节整合素,极有可能参与肝细胞肝癌的侵袭和转移。本研究观察了不同肝细胞系中丛蛋白Bl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并在人不同的肝组织中进行验证,以探讨丛蛋白B1在肝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李甲初周林艳刘康达柯爱武王志军
关键词:肿瘤转移
硬皮病伴发肺间质病变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发病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建立硬皮病伴发肺间质病变(systemic scleroderma associated with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scILD)的小鼠动物模型,并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造模组以0.4 mg/mL浓度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背部中央区域局部皮下注射0.1 mL/天,连续28天;对照组以PBS缓冲液(pH=7.4)相同方法处理;连续观察2组小鼠大体形态变化,以HE和Masson染色明确模型的可靠性,通过检测羟脯氨酸了解纤维化程度,并通过免疫组化检测TGF-β1、α-SMA、collagen-1、MMP-9、CD8+T细胞、CD68+巨噬细胞、IL-23的表述。结果造模组小鼠皮肤显著硬化,镜下真皮层显著增厚,胶原纤维束增多,排列紧密,胶原含量升高,符合硬皮病表现;并且肺组织出现明显炎症和纤维化,胶原含量显著升高,免疫组化检测发现TGF-β1、collagen-1、MMP-9、α-SMA、CD8+T细胞、CD68+巨噬细胞、IL-23的表达均显著性增高(P均<0.05)。结论 C3H/He小鼠连续28天皮下注射0.4 mg/mL的BLM能诱导Ssc-ILD动物模型,出现符合Ssc标准的皮肤改变,肺部出现明显的炎症和纤维化,与TGF-β1升高密切相关,并伴随α-SMA、collagen-1、MMP-9、CD8+T细胞、CD68+巨噬细胞、IL-23增多。
张立李正曾海英王强
关键词:硬皮病肺间质病变纤维化小鼠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减轻大鼠盐酸吸入性肺损伤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大鼠盐酸吸人性肺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本实验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验研究中心进行。改良贴壁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sD)大鼠BMSCs。24只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n=8):对照组,损伤组和移植组。损伤组和移植组气道内滴注盐酸(1.2ml/kg,pH=1.5),对照组则滴人等量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用动脉血气、肺组织湿干比和病理改变评价模型是否成功建立。移植组于颈外静脉注射5×10^6个BMSCs,其他2组注入0.5ml的PBS。移植6h后行动脉血气分析,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0(IL-10)质量浓度,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和测定肺组织湿干比。体外实验中,BMSCs与损伤肺细胞或正常肺细胞于Transwell体系共培养36h,观察损伤肺影响BMSCs迁移情况;另取BMSCs与损伤肺细胞混合培养或于Transwell中培养,正常肺细胞或损伤肺细胞单独培养作对照,6h后检测上清液中TNF-α、IL-6和IL-10质量浓度。用方差分析比较多组间的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BMSCs移植改善了肺损伤大鼠的低氧血症(P〈0.01)和肺组织损伤,降低了肺组织湿干比(P〈0.01),降低了血清和BALF的TNF-α水平(P〈0.05;P〈0.01),升高了血清和BALF的IL-10质量浓度(P〈0.01),对IL-6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体外实验中,BMSCs向损伤肺迁移明显多于向正常肺迁移(P〈0.01),BMSCs与肺细胞接触或不接触的共培养均降低了上清液TNF-α质量浓度(P〈0.01),升高了IL-10质量浓度(P〈0.01),对IL-6质量浓度无影响(P〉0.05)。结论BMSCs移植可以减轻大鼠盐酸吸人性肺损伤,可能机制为干细胞通过旁分泌途径下调炎症反应。
吴晓丹贾庆安钱梦佳隆玄李善群宋元林王向东白春学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吸入性肺损伤骨髓白介素-6白介素-10
组蛋白脱乙酰酶2-核转录因子-κB/激活蛋白-1介导的重度哮喘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分子机制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重度哮喘患者对糖皮质激素不敏感的分子机制,尤其从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glucocorticoid receptor,GC/GR)及组蛋白脱乙酰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及其下游的炎性转录因子途径进行研究。方法临床招募健康对照者12例,轻中度哮喘患者12例,重度哮喘患者10例,收集其外周血,进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抑制IL-8释放试验,检测重度哮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lecule cells,PBMCs)是否存在激素敏感性下降。通过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PBMCs的GRα蛋白质水平及跨膜转运情况。HDAC2活性试剂盒检测PBMCs核蛋白的HDAC2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ing protein-1,AP-1)的亚基磷酸化c-Jun及磷酸化c-Fos的水平。结果重度哮喘患者PBMCs在TNFα诱导IL-8释放实验中表现出对Dex敏感性下降;GR总蛋白质水平虽然代偿性升高,但GRα水平下降且向核内转移减弱;HDAC2活性降低,炎性转录因子NF-κB、AP-1亚基被激活。结论重度哮喘患者的PBMCs中存在激素不敏感,可能是通过HDAC2-NF-κB/Ap-1介导的炎症通路引起了GRα表达量下降和转运能力降低。
邓至邹依宁毕晶闵智慧曾瑜真毛若琳姜志龙陈智鸿
关键词:重度哮喘糖皮质激素受体
凹陷蛋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2007年
凹陷蛋白(caveolin)是分子量为21~24 k的膜蛋白,为细胞凹陷(caveolae)的主要结构成分,参与许多细胞生命活动,包括细胞内吞、胆固醇运输、细胞膜组装、信号的跨膜传导和一些病毒的感染过程等,caveolin-1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多方面、多环节上还发挥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对于大多数类型的肿瘤细胞增殖、凋亡和侵袭转移均起负向调控作用;但在前列腺癌等的研究中,出现了相反的结果.其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值得进一步深入.
张苗苗刘康达
关键词:恶性肿瘤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