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作品数:17 被引量:155H指数:9
相关作者:吴冰洁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7篇脂肪
  • 4篇脂肪肝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 4篇非酒精性
  • 4篇非酒精性脂肪
  • 4篇肝病
  • 3篇代谢
  • 3篇血糖
  • 3篇胰岛
  • 3篇胰岛素
  • 3篇脂肪性
  • 3篇脂肪性肝病
  • 3篇酒精性脂肪性...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非酒精性脂肪...
  • 3篇2型糖尿

机构

  • 17篇复旦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佛山市第一人...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2篇高鑫
  • 8篇卞华
  • 6篇颜红梅
  • 5篇夏明锋
  • 5篇林寰东
  • 4篇姚秀忠
  • 4篇常薪霞
  • 4篇贾伟平
  • 3篇周健
  • 3篇曾蒙苏
  • 3篇饶圣祥
  • 2篇杨文英
  • 2篇高键
  • 1篇李忠文
  • 1篇李晓牧
  • 1篇严励
  • 1篇宁光
  • 1篇李小明
  • 1篇杨华章
  • 1篇李延兵

传媒

  • 5篇中华内分泌代...
  • 4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康复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常糖调节人群早期相胰岛素分泌与血糖波动的关系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 探讨正常糖调节者早期相胰岛素分泌与血糖波动水平的关系.方法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全国10个中心339名正常体质量、正常糖调节者[年龄20~69岁,男169名,女170名,体重指数(22.2±2.2)kg/m2]进行动态血糖监测(CGM)、75 g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采用CGM监测结果计算得到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评估血糖波动,以△I30/△G30评估糖负荷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以稳态模式分析法(HOMA)评价基础胰岛素抵抗(HOMA-IR)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HOMA-β),以Cederhom公式计算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c)评估糖负荷后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1)339名正常人MAGE水平为(1.92±0.89)mmol/L,根据MAGE四分位间距将正常人分为四组,分别是A组83名(MAGE<1.33 mmol/L)、B组85名(MAGE 1.33~1.72 mmol/L)、C组86名(MAGE 1.73~2.41 mmol/L)及D组85名(MAGE>2.41 mmol/L).校正年龄、性别及HOMA-IR后,A、B组△I30/△G30水平高于C、D组(P<0.05或0.01),而四组间HOMA-β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胰岛素敏感性方面,无论是HOMA-IR还是ISIc,四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AGE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r=0.157,P=0.004),与△I30/△G30呈负相关(r=-0.270,P<0.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30/△G30与MAGE水平呈独立负相关(β=-0.246,P<0.001).结论 正常糖调节者血糖波动水平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密切相关.
周健李红杨文英冉兴无李强彭永德李延兵高鑫栾晓军王卫庆贾伟平
关键词:血糖胰岛素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肝脏疾病谱调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应用肝酶、肝脏超声和肝脏质子核磁共振波谱(。HMRS)3种方法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肝病构成谱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危险因素。方法采集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分泌代谢科1069例住院T2DM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指标、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和肝脏1HMRS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T2DM人群肝酶升高检出率28.7%(307/1069),其中39.4%(121/307)由NAFLD引起。排除酒精、肝炎病毒等其他因素后,T2DM人群中肝酶升高检出率26.9%(185/688);(2)T2DM者超声诊断脂肪肝的检出率为56.7%(500/882),其中72.6%(363/500)由NAFLD引起,NAFLD的检出率达58.0%(363/626);(3)T2DM者肝脏。HMRS诊断脂肪肝的检出率为72.8%(227/312),其中69.6%(158/227)为NAFLD;(4)T2DM患者中NAFLD的检出率肝脏。HMRS〉肝脏超声〉肝酶检测。以肝脏。HMRS为金标准,联合肝酶和肝脏超声诊断较单纯肝酶或肝脏超声诊断灵敏度增高,丙氨酸转氨酶(ALT)诊断NAFLD的最佳临界值男性为19.7U/L[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ROC。c)=0.689,P〈0.01],女性17.0U/L(ROCacc=0.727,P〈0.01);(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性别、体质指数、血红蛋白、空腹C肽、尿酸均与NAFLD独立正相关(OR=3.803,1.195,1.037,2.896,1.011,均P〈0.05)。糖尿病病程与NAFLD独立负相关(OR=0.948,P〈0.05)。结论T2DM患者中脂肪肝检出率高,构成以NAFLD为主,且肝酶异常检出率高,提示合并T2DM的NAFLD患者更易发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闫焱卞华夏明锋颜红梅常薪霞姚秀忠饶胜祥曾蒙苏高鑫
关键词:肝疾病脂肪肝非酒精性
不同无创肝纤维化评分指标评估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肝纤维化的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不同无创肝纤维化评分指标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肝纤维化的评价作用。方法:将996例明确诊断为T2DM、同时经超声诊断为NAFLD的患者(男性578例,女性418例)纳入分析,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测定血常规及肝脏相关酶。计算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比值、FIB-4指数、BARD评分、AST/血小板比值指数(APRI)及NAFLD纤维化评分(NAFLD fibrosis score,NFS)。以NFS作为评价肝纤维化的标准,采用相关性分析比较其余指标与NFS的相关性,进一步采用Bland-Altman方法评价这些指标的一致性。结果:T2DM伴NAFLD的男性和女性患者中,AST/ALT比值、FIB-4指数、BARD评分及APRI均与NFS呈线性正相关,其中FIB-4指数与NFS的相关性最强(r=0.619,P<0.01)。Bland-Altman分析结果表明,AST/ALT比值及FIB-4指数与NFS一致性良好,以FIB-4指数最佳。结论:AST/ALT比值及FIB-4指数可以用来评价T2DM伴NAFLD患者是否存在肝纤维化。
常薪霞颜红梅张林杉卞华夏明锋高鑫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肝纤维化
上海社区人群中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及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筛查不同糖代谢状态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分布情况,探讨各代谢因素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上海社区1785例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白蛋白尿(AU)、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PV...
庞璨高鑫刘伟候旭宏包玉倩左玉华姜素英贾伟平
文献传递
中老年人群25-羟维生素D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 探讨维生素D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36名45岁以上来自上海长风社区人群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形体测量,检测血脂、空腹血糖、糖负荷后2h血糖,25-羟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素(PTH)。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骨矿含量。代谢综合征诊断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标准。结果 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为35.6%。与非代谢综合征组相比,代谢综合征组的25(OH)D水平降低[(42.53 ± 13.58对46.72 ± 16.83)nmol/L,P=0.004],PTH水平升高[(41.61 ± 14.06对39.25 ± 12.93)mmol/L,P=0.050]。按25(OH)D水平由高到低三分位分组后,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逐步增高(分别为29.1%,38.9%和40.0%,趋势P=0.035)。与最高组(≥49.75nmol/L)相比,中间组(37.38~49.75nmol/L)和最低组(≤37.38nmol/L)发生代谢综合征的比值比(OR)分别为1.049(95% CI0.683~1.610)和1.621(95% CI1.040~2.532)。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校正代谢综合征组分、PTH和骨矿含量后显示25(OH)D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呈负相关(OR=0.975,95% CI0.957~0.994)。结论 25(OH)D水平降低是除腰围、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等传统因素以及PTH和骨矿含量以外,可能为发生代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林寰东高键马慧李小明宋斌斌潘柏申盛建华陈旭昇高鑫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代谢综合征甲状旁腺素骨矿含量
不同糖代谢人群肝酶与肝脏脂肪含量的关系被引量:18
2010年
目的 观察不同糖代谢人群中肝酶与肝脏脂肪含量(LFC)的关系.方法 109例受试者分为糖调节异常(IGR)31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NT2DM)31例,正常糖耐量(NGT)47例,采用质子磁共振波谱分析(1H-MRS)定量测定LFC,分析LFC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γ-谷氨酰转肽酶(GGT)的关系.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获得ALT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1)LFC在NGT、IGR、NT2DM组中分别为3.83(2.35~7.59)%、12.82(8.10~21.37)%、21.99(11.89~34.43)%,随着糖代谢异常程度增加依次增高(P<0.01);(2)根据LFC四分位数分组,分为Q1~4组.随着LFC增加,腰围、体质指数(BMI)、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OGTT 2 h血糖、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从Q2起呈现增高趋势,HDL-C从Q2起呈现降低趋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随着LFC增加,ALT、AST、AKP、GGT均数虽尚在正常范围,但ALT、GGT在Q3时,AST、AKP在Q4时出现增高(P<0.01);(4)偏相关分析发现,校正了性别、年龄、BMI后,LFC与AST(r=0.329,P<0.05),ALT(r=0.454)、GGT(r=0.378)(均P<0.01)呈正相关,与AST/ALT(r=-0.364,P<0.01)呈负相关;(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FC是ALT、AST、GGT、AST/ALT独立影响因子;(6)ALT检测NAFLD,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男),0.769(女)(均P<0.01),ALT最佳临界值23.5 U/L(男),17.5 U/L(女).结论 肝酶在正常的范围内即与LFC相关,以目前ALT正常切点来诊断NAFLD,低估了NAFLD的实际患病率.
卞华颜红梅夏明锋饶圣祥姚秀忠曾蒙苏周健贾伟平高鑫
关键词:葡萄糖代谢障碍脂肪肝磁共振波谱学肝功能试验
上海社区人群中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筛查及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庞璨高鑫刘伟候旭宏包玉倩左玉华姜素英贾伟平
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血尿酸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对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1651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既往史,如糖尿病病程、肝炎病史;人体学参数,如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生化指标,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血脂、相关肝酶、尿酸、尿素及肌酐等。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脂肪肝。结果:2型糖尿病伴NAFLD者较不伴NAFLD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升高[(331.8±90.8)μmol/L比(280.4±86.7)μmol/L,P〈0.001],高尿酸血症检出率显著增加(21.3%比8.8%,P〈0.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OR=2.508,95%CI:1.403~4.486)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OR=5.396,95%CI:2.481~11.733)、γ-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transferase,GGT;OR=2.715,95%CI:1.320~5.585)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AFLD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ALT、GGT水平升高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常薪霞林寰东张林杉颜红梅卞华夏明锋高鑫
关键词: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高尿酸血症
利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纤维化评分评估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肝脏纤维化状况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 应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纤维化评分(NFS)初步估计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T2DM)中进展性纤维化(stage>2)的患病状况,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集721例肝脏彩超诊断为NAFLD的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史资料、生化指标、计算NFS.NFS积分>0.676诊断为进展性纤维化,积分<-1.455可排除进展性纤维化.结果 (1)超声诊断NAFLD的T2DM患者共721例(男/女,371/350),其中,NFS>0.676者173例(24.0%),NFS<-1.455者111例(15.4%),NFS在-1.455 -0.676者437例(60.6%).(2)年龄、体重指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比值升高和白蛋白、血小板减少是NAFLD进展性纤维化的危险因素.此外,NFS与糖尿病病程、腰围、收缩压、糖化白蛋白(GA)、GA/HbA1C比值之间呈线性正相关(均P<0.01);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WB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ALT、γ-谷氨酰转移酶(均P<0.01)、AST、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P<0.05)之间呈线性负相关.(3)多因素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腰围和GA与进展性纤维化正相关(OR分别为1.182、1.076、1.074,均P<0.01);WBC和TC与进展性纤维化负相关(OR分别为0.613、0.703,均P<0.01).结论 根据NFS估计T2DM合并NAFLD患者的进展性纤维化患病率为24.0%,可以排除进展性纤维化的比例仅为15.4%;提示应警惕合并NAFLD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肝脏纤维化的风险.
卞华张林杉颜红梅夏明锋常薪霞高鑫
关键词: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纤维化
格列奇特缓释剂治疗2型糖尿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评价格列奇特缓释剂(达美康缓释剂30mg片剂)对既往使用其他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4例既往使用饮食控制及其他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格列奇特缓释片治疗16周,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评价其有效性;并根据低血糖反应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格列奇特缓释片治疗16周后,糖化血红蛋白降低1.89%,下降幅度达21.6%,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分别降低2.31mmol/L及3.94mmol/L,比治疗前减低24.5%及27.8%。采取格列奇特缓释片一天一次的优化方案,糖代谢状况可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格列奇特缓释剂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血糖,对于优化2型糖尿病的管理有重要意义。
贾伟平宁光高鑫严励杨华章李鸣洪洁陆志强程桦戚以勤李忠文项坤三
关键词:药物治疗多中心临床试验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