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研究所
- 作品数:3 被引量:43H指数:2
- 发文基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法理与政治双视角下土地使用权届满后的策略选择被引量:1
- 2016年
- 温州房屋20年土地使用权到期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土地使用权到期后该怎么续期、怎么缴费等问题的思考。该研究在对该事件以及相关知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地使用权相关的法理梳理,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地使用权的法理制度层面的问题;通过对土地使用权内在的政治逻辑分析,得出在土地使用权续期问题的处理中应该要在国家"少取多予"的政治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代际公平和人与人之间公平公正。最后,在法理梳理和政治逻辑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土地使用权续期的建议。
- 张小芳惠梦倩
- 关键词:土地使用权法理政治逻辑
- 土地整治项目协同治理: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研究目的:归纳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实践中的困境,研究土地整治项目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和典型案例,为土地整治提供理论指引和案例参考。研究方法:田野调查、访谈、问卷调查、演绎归纳法。研究结果:(1)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中存在"管理困境"和"放权忧虑"两个困境,是土地整治项目协同治理分析框架的逻辑起点;(2)土地整治项目协同治理分析框架既包括内部的项目管理,也包括外部的项目治理,并且是项目管理与项目治理的内外有机系统;(3)案例研究表明在项目管理与项目治理两者协同作用下,土地整治项目能够有效实施和运作。研究结论:(1)土地整治项目协同治理的理论框架是对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中的困境有效回应;(2)理论框架与案例研究表明土地整治项目协同治理能有效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 刘建生党昱譞惠梦倩
- 关键词: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协同治理
- 协同治理:中国空心村治理的一种理论模型——以江西省安福县广丘村为例被引量:32
- 2016年
- 研究目的:通过典型案例研究,探索"空心村"治理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模型,为"空心村"的有效治理提供理论指引和案例参考。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和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1)协同治理是"空心村"治理的有效路径;(2)空心村治理既是空间结构的优化又是公共事务的治理,其理论基础由自然科学的协同论和社会科学的治理理论构成;(3)空心村协同治理理论模型包括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协同治理的宏观结构、微观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等。研究结论:"空心村"协同治理理论模型能有效诠释并指导空心村整治实践,也为土地资源和农村公共事务治理提供了积极借鉴和参考。
- 刘建生陈鑫
- 关键词:土地整治协同治理空心村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