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 >
遵义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遵义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教研室 作品数:17 被引量:39 H指数:4 相关作者: 涂应琴 刘月华 杨兴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生物学 更多>>
浅析医学院校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 被引量:6 2017年 医学院校实验室队伍的建设、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而实验技术队伍的综合素质培养与提高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历史原因,高校实验室队人员年龄偏高,学历偏低,创新能力不足,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偏低等,造成实验室队伍建设的落后现状制约高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水平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对实验技术人员现状及实验技术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进行探讨。 余春波 范芳 李长福 陆红玲关键词:医学院校 血流切应力对血管内皮细胞PCP信号通路与初级纤毛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血流切应力(fluid shear stress, FSS)对内皮细胞平面细胞极性通路(planar cell polarity, PCP)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FSS、PCP信号通路以及纤毛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可调控FSS的流体动力学细胞培养模型,qPCR以及免疫荧光检测不同FSS作用下PCP信号通路核心蛋白Dvl2及纤毛装配蛋白IFT88的mRNA表达与细胞定位以及两者的共定位,Western bolt (WB)检测不同FSS作用18 h时Dvl2蛋白表达。结果 qPCR结果显示,与1.5 Pa比较,Dvl2 mRNA的表达量在0.1 Pa FSS作用6 h和18 h时均升高(P<0.05)、12 h时显著升高(P<0.01);IFT88 mRNA表达量在0.1 Pa FSS作用18 h时显著升高(P<0.01)。WB结果显示,与0 h比较,Dvl2蛋白的表达在0.1 Pa FSS作用18 h时升高(P<0.05),在1.5 Pa FSS作用18 h时显著降低(P<0.05);与1.5 Pa FSS比较,Dvl2蛋白的表达在0.1 Pa FSS作用18 h时升高(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Dvl2蛋白阳性表达随FSS作用时间的增加增多,且逐渐聚集于细胞核周边一点;IFT88蛋白阳性表达在0.1 Pa FSS作用下逐渐由细胞核向细胞质转移并聚集为一点,1.5 Pa FSS作用下逐渐减少且解聚;蛋白Dvl2、IFT88在0.1 Pa FSS作用下均定位于细胞的同一位置,在1.5 Pa FSS作用18 h内均定位于细胞的同一位置,18 h后由于蛋白IFT88发生解聚,未观察到共定位。结论层流FSS作用能够抑制PCP信号通路的转导并阻碍纤毛发生,低FSS促进其转导,且PCP信号通路可能通过Dvl2调控FSS诱导的初级纤毛发生。 刘月华 生燕 欧刚卫 生欣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 医学院校药物制剂专业本科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体会 被引量:1 2013年 实验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应从思想上重视,保持细致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生欣 涂应琴 李大玉 陆红玲关键词:药物制剂专业 生物化学实验 教学体会 蓬乱蛋白2干扰和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在hUVECs中的表达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获得蓬乱蛋白2(DVL2)基因干扰和过表达慢病毒表达系统,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h UVECs)稳定表达。方法 (1)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目的基因,设计合成sh RNA,以慢病毒表达质粒为基础构建DVL2干扰和过表达载体,酶切电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和测序技术鉴定载体构建是否成功;(2)以3质粒系统在HEK293T细胞中包装病毒,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计数并计算病毒滴度;以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转染的h UVECs,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计数获得转染效率。将感染好的细胞分为BC组(h UVECs空白对照)、NC组(HBLV-GFP-PURO阴性对照)、干扰组(pHB-shRNA-HDVL2)及过表达组(pHBLV-HDVL2)。(3)通过q 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分别从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验证目的基因的干扰和过表达水平。结果 (1)插入慢病毒表达载体的基因片段与目的基因的碱基序列完全一致。干扰序列峰形图为单峰,无突变。(2)病毒包装后,NC组、干扰组、过表达组滴度分别为2×108、2×108和1×108 TU/ml,感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感染效率达98%。(3)干扰组DVL2的表达较BC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过表达组较BC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干扰效率为61%,蛋白质过表达水平为BC组的2.7倍。结论 DVL2基因干扰和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构建成功,并能够在原代h UVECs中稳定表达。 生欣 王俊华 刘月华 郜双林 谢夏丹 范芳关键词:慢病毒载体 过表达 利用转录组测序筛选低切应力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 2019年 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获得不同切应力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基因的表达谱,为进一步探索切应力影响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的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材料,通过Streamer系统建立6通道可调控切应力的流体动力学细胞模型,以层流切应力(15 dynes/cm^2)为对照,以低切应力(0.1 dynes/cm^2)为实验组,分别加载细胞18 h。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cDNA,建立文库,以二代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中进行扩增和测序。结果: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有19986个基因比对上,新转录本分析显示各组新转录本数约占总转录本数的50%。基因表达差异分析显示,较对照组,低切应力组表达上调基因983个,表达下调基因701个。GO分析显示,有18499个基因得到了归类注释,绝大多数基因富集到生物学过程。KEGG分析显示,富集Top20的信号通路与细胞周期、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细胞应激和凋亡等生物学过程相关。结论:低切应力作用不仅仅激活内皮细胞中细胞的增殖相关基因,同时也涉及到DNA损伤修复和凋亡相关基因。 生欣 生燕 谢夏丹 王俊华 郜双林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切应力 转录组测序 染料木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DDP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DDP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60μg/m L和80μg/m L的染料木素分别作用A549/DDP细胞24、48、72 h后,应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A549/DDP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549/DDP细胞经染料木素作用后线粒体和内质网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肿胀甚至空泡样变,并随着作用时间和作用浓度的增加,可观察到凋亡细胞和坏死细胞。结论染料木素可诱导A549/DDP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最终可能诱导其发生凋亡。 杨龙 陆红玲 周正平 张雨 徐刚关键词:染料木素 A549/DDP细胞 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 新闻资源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3 2017年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时代,通过电视、报刊、电脑、手机等讯息媒体随时随地都可接触海量资讯。教师通过挖掘资讯中与生物化学知识相关的新闻资源,就能极大地丰富课程资源。将真实事件、热点讨论或科技前沿为主题的新闻资源融入课堂教学,可以促使学生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巩固理论知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使学习不止于课堂,将所学知识融于生活实例,彰显学习的现实意义。 朱欣婷 朱欣婷 束波 范芳 刘云关键词:生物化学 教学实践 新闻资源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响应低切应力刺激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切应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切应力加载装置对HUVEC分别加载(0、1、15)达因/cm2切应力6、12、18、24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该信号通路β-catenin和蓬乱蛋白2(Dvl2)的mRNA水平,免疫荧光技术检测β-catenin、Dvl2的表达和细胞定位。结果低切应力不仅能够促进Dvl2在胞质中的募集,而且能够促进其β-catenin发生核转移。相反,层流切应力能够抑制Dvl2的表达、细胞定位以及β-catenin的核转移。结论 Wnt信号通路参与血管内皮细胞对低切应力的响应。 生欣 刘月华 王俊华 李晓琼 束波关键词: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纤毛、纤毛发生与Wnt/PCP信号通路 2017年 纤毛是以微管为核心组分、突出于细胞表面且高度保守的细胞器,具有运动、摄食、感知并传递外界信号等功能。纤毛发生是纤毛在细胞膜表面定位并装配的过程。多年来,对纤毛发生过程及其调控机制的探索始终是亚细胞结构与功能研究的热点之一。Wnt/PCP信号通路是参与胚胎及器官发育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显示,Wnt/PCP信号通路和纤毛发生密切相关。纤毛结构与功能的异常可造成Wnt/PCP信号通路异常,导致纤毛相关疾病的发生;同时,Wnt/PCP信号通路又决定着纤毛的形态和极性。因此,深入研究纤毛与Wnt/PCP信号通路的关系将有助于从细胞与分子生物学水平揭示纤毛发生的调控机制。 刘月华 生燕 欧刚卫 生欣关键词:纤毛 β-catenin在兔颈总动脉套管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中高表达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兔颈总动脉套管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及β-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5只体质量为(2.0±0.2)kg的2个月龄健康新西兰兔分为3组,分别为高脂饲养组、左侧颈总动脉套管组和左侧颈总动脉套管+高脂饲养组,每组5只,取左侧颈总动脉套管组右侧血管为对照组。饲养9周后处死动物,取各组兔颈总动脉血管;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兔颈总动脉血管组织中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定位。结果RT-PCR结果显示左侧颈总动脉套管组β-catenin mRNA表达较对照组、高脂饲养组、左侧颈总动脉套管+高脂饲养组上调。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除对照组外,各组胞质中均有β-catenin蛋白定位,且左侧颈总动脉套管组、左侧颈总动脉套管+高脂饲养组中主要定位于内膜增生处。结论β-catenin在兔颈总动脉套管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中高表达。 刘月华 生燕 涂应杰 杨兴 欧刚卫 生欣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Β-CATENIN 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