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文学思想研究中心

作品数:26 被引量:46H指数:4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学
  • 8篇艺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6篇文学
  • 4篇学史
  • 4篇文学史
  • 4篇戏曲
  • 3篇意识形态
  • 3篇史料
  • 3篇情节
  • 3篇情节剧
  • 3篇文学研究
  • 2篇代文
  • 2篇中国文学
  • 2篇中国文学研究
  • 2篇中国戏曲
  • 2篇中国戏曲研究
  • 2篇图像
  • 2篇女性
  • 2篇气质
  • 2篇戏曲研究
  • 2篇国文
  • 2篇国文学

机构

  • 25篇广州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作者

  • 3篇仝婉澄
  • 3篇付祥喜
  • 3篇张颖
  • 3篇龙其林
  • 2篇吴晟
  • 2篇王瑾
  • 2篇吕珍珍
  • 1篇陈瑜
  • 1篇周文萍
  • 1篇胡梅仙
  • 1篇吴高泉
  • 1篇侯丽娴
  • 1篇马将伟

传媒

  • 4篇文艺研究
  • 2篇戏曲艺术
  • 2篇明清小说研究
  • 2篇学术研究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2篇社会科学论坛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戏剧(中央戏...
  • 1篇当代电影
  • 1篇求索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电影评介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清史研究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美与时代(美...
  • 1篇乐府学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9篇2016
  • 5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主体的三个“危机”被引量:2
2016年
近年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忽视了现当代文学史料研究主体存在三个"危机":认为越古、越专、越细的文学史料越有价值;偏执于史料或理论;迷信研究方法。尽管这三个"危机"各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但其危害不容忽视。
付祥喜
关键词:史料价值研究方法
超越时代的魅力——谈《西厢记》教学过程中对崔莺莺形象的解读
2014年
在大学语文《西厢记》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莺莺内外兼修的美、主动追求爱情的执着、大家闺秀的顾虑三方面入手,用问题带动学生深入思考,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同时也能让学生了解塑造人物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
仝婉澄
关键词:西厢记莺莺教学
晚清私寓的戏曲传承活动
2014年
晚清私寓是戏曲史上的一种独特现象,它既是一种培养艺人、传承戏曲的组织,同时又具有浓厚的娱乐性,形同歌楼酒馆。私寓弟子演戏之外,亦凭借自身姿色,兼营侑酒等娱乐活动,同时具有倡、优两种身份。因而,与普通的科班、戏班等传承组织相比,私寓在弟子的来源与选择、培养方式、师徒关系等方面,均有鲜明的特色,并对后世戏曲的面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吕珍珍
关键词:晚清
汉乐四品考论被引量:1
2018年
蔡邕作为东汉后期礼乐派经师,在《礼乐志》中最早系统界定了汉乐四品之说。汉乐四品集中反映了当时士人的音乐观念,如维护大予乐的崇高和神圣,呼唤周颂雅乐的移风易俗作用,认同黄门鼓吹乐的娱乐功能,关注军乐激励斗志的作用等。蔡邕对汉乐四品的界定既是在体类意识制导下的一种学术自觉,同时也代表着东汉后期经学之士在文化重建上的努力。
赵德波
关键词:蔡邕音乐观念
方玮德佚文《略谈一九二五年后苏联作家的统一》校读
2018年
方玮德佚文《略谈一九二五年后苏联作家的统一》大量摘抄鲁迅等人译作,可据之探寻其原因与文学史意义,并根据文本生成者身份的不同,考察方玮德在该佚文编纂过程中拥有的"作者"和"摘抄者"双重身份。方玮德通过各种形式的摘抄、转述和评议,将来源驳杂、功能迥异的多种文献"重写"为介绍1925年后苏联文艺状况的文本。在此过程中,难免在文本嫁接处、补缀处或截取处稍存疏漏,不同程度地留下一些"失控的文本"。这些"失控的文本"展现了文本生成者面对"作者"和"摘抄者"等多重身份时的困境,成为我们进入文本深层结构、了解文本编纂意图和方式的有效途径,也为我们对这一类型的文本展开深层校读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付祥喜
关键词:佚文
当代文学史编写中的文献史料问题——以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为考察对象被引量:5
2014年
文学研究理应以文献史料为基础,这是一个常识。但落实到实践,特别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似乎就不那么简单了。新时期以来出版的各种“当代文学史”,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文献史料问题。其中,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以下简称《教程》,引文凡出自该著者均只标注页码),因其对“重写文学史”做了大胆而有意义的探索,更突出地反映了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文献史料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教程》为考察对象,总结分析它在文献史料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藉此抛砖引玉,或可推进学界同人对当代文学史编写中的文献史料问题的思考和探究。
付祥喜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文献史料文学研究
从“插图”到“图志”--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中的图文互文类型、时空建构及问题被引量:6
2015年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编撰中的图文互文法,可以划分为两个类别:插图本文学史先文后图,插图与叙述各行其是,而图志本文学史则图文同时入史,图文相嵌。插图本文学史中的配图突出文学历史的客观存在,呈现出鲜明的时间流动态势,而图志本文学史则侧重于营造文学发生与传播之时的具体空间情境,凸显了久被研究者忽略的地理学维度。插图本和图志本现当代文学史著的编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也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亟待学术界对此进行探讨。
龙其林
关键词:史著文学环境图像镶嵌文学历史编撰者
王晓平《追寻中国的“现代”》刍议
2016年
“‘现代’或现代性在作者那里仅仅只意味着追新逐变,而无实质性内容及(与传统相对的)本质性差异。就此而言,我们可以断言‘现代’已经在人类历史上重复出现过多次,但这样‘现代’就成为一个空洞的能指。因此,有必要分清‘现代’作为一个‘话语’与‘现代’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实体(现象)’。”王晓平在《后现代、后殖民批评与海外中国文学研究》这篇文章中对基于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海外中国文学研究作了如此反思。
龙其林
关键词:中国文学研究后殖民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人类历史后殖民批评本质性
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仍然任重道远——评刘增杰《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被引量:2
2016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的倡议及其努力一直不绝如缕。这项工作,开始于1985年马良春提出建立中国现代文学“史料学”。接着,朱金顺对现代文学史料工作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他的《新文学资料引论》充分借鉴传统朴学方法,极具“方法论意义”,是现代文学史料研究的第一本论著。
付祥喜
关键词:现代文学史料学文学史料中国现代文学史史料研究文学史观中国古代文学
论传统戏曲的说戏制度
2016年
在导演制被引入戏曲领域之前,说戏是传统戏曲普遍采用的排演方法。说戏的形式多样,有详有略。说戏人多由戏班中其他从业人员(主要是演员)兼任或转化而来的。传统戏曲之所以采用说戏制而非导演制,源于戏曲高度的程式性和戏曲创作以演员表演为中心的体制。说戏制度的存在意义,在于它充分尊重演员在戏曲表演中的主体地位,为演员创造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自由、开阔的空间。
吕珍珍
关键词:传统戏曲说戏演员主体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