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秀娟

作品数:117 被引量:553H指数:15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基金资助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29篇专利
  • 1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环境科学与工...
  • 22篇理学
  • 14篇化学工程
  • 6篇电子电信
  • 6篇文化科学
  • 4篇生物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0篇催化
  • 22篇废水
  • 20篇光催化
  • 18篇降解
  • 16篇电极
  • 15篇电化学
  • 14篇传感
  • 13篇感器
  • 13篇传感器
  • 11篇石墨
  • 11篇水处理
  • 11篇纳米
  • 11篇光纤
  • 11篇苯酚
  • 11篇催化氧化
  • 10篇镀镍
  • 10篇化学镀
  • 10篇化学镀镍
  • 10篇光催化剂
  • 9篇电催化

机构

  • 64篇黑龙江大学
  • 61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东北农业大学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哈尔滨理工大...
  • 2篇武汉大学
  • 2篇燕山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黑龙江省科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哈尔滨市环境...

作者

  • 117篇于秀娟
  • 19篇周定
  • 17篇孙德智
  • 12篇邢子鹏
  • 10篇王永强
  • 8篇刘盛春
  • 8篇程修文
  • 7篇陈雪峰
  • 6篇闫雷
  • 5篇万家峰
  • 5篇周卫
  • 4篇张金涛
  • 4篇李淑芹
  • 4篇闫鹤
  • 4篇强沥文
  • 4篇朱琦
  • 4篇李朝林
  • 4篇王辉
  • 4篇王辉
  • 3篇明琪

传媒

  • 8篇哈尔滨工业大...
  • 6篇黑龙江大学自...
  • 5篇环境保护科学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无机化学学报
  • 3篇功能材料
  • 3篇应用化学
  • 3篇化学传感器
  • 2篇哈尔滨理工大...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科技风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现代化工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材料科学与工...
  • 1篇电化学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哈尔滨建筑大...
  • 1篇节能技术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 10篇2005
  • 7篇2004
  • 9篇2003
  • 3篇2002
1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制氢的二硫化钼/黑色二氧化钛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一种用于制氢的二硫化钼/黑色二氧化钛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用于制氢的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二硫化钼/二氧化钛复合可见光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利用率较低,产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一、试剂...
邢子鹏刘雪峰周卫朱琦于秀娟
文献传递
电化学降解含酚焦化废水的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选用Ti/Ir2O3/RuO2为阳极,C—PTFE气体扩散电极为阴极降解模拟含酚焦化废水。利用正交实验,求出最佳操作条件。考察了苯酚浓度、电流密度、电解质浓度、pH值等因素对苯酚去除效率的影响。对电化学降解苯酚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证明了其反应为一级动力学反应。
王强李捍东田禹于秀娟凌海波金蓉
关键词:正交实验焦化废水降解处理苯酚
泡沫镍基纳米石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泡沫镍基纳米石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它为了解决目前常用电极制备方法复杂、能耗大和稳定性差的问题。该泡沫镍基纳米石墨电极由泡沫镍、纳米石墨、壳聚糖和聚四氟乙烯组成。制备方法:一...
张雨晴于秀娟孙天一王文美
文献传递
MnO2/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光电催化降解甲基橙的研究
目前,将纳米半导体的光催化性能应用在污水治理方面已经是各国研究人员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1]。纳米TiO2纳米管阵列的理论分析和调研结果表明,TiO2 纳米管阵列作为一种半导体多功能材料,具有化学...
于园于秀娟杨士林李冬程修文
关键词:TIO2纳米管阵列光电催化甲基橙
两种电解体系对苯酚降解效果的对比被引量:13
2005年
使用 Ti/IrO2/RuO2阳极、电还原氧气产生 H2O2的碳/聚四氟乙烯(C/PTFE)气体扩散阴极,分别在无隔膜与隔膜(隔膜材料为涤纶)电解体系中,研究了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苯酚的效果.在无隔膜与隔膜2种电解体系中,电解80min后,H2O2的稳定浓度分别是5.6mg/L和8.5mg/L.2 种电解体系中苯酚的去除率均可达到 100%,但隔膜电解体系中 COD 去除率为 81.2%,无隔膜电解体系 COD 去除率为 71.7%.在 2 种电解体系中通过 HPLC 分析检测到中间产物为苯醌和一些短链的脂肪酸.对于阴、阳极降解苯酚的机理推测,2 种体系是相似的,但对隔膜电解体系,阴极室的碱性条件有利于氧的阴极还原生成 HO2 ,并进一步形成 HO·和 O2·自由基,从而对苯酚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王辉于秀娟孙德智宋来文王强
关键词:电化学氧化苯酚
C-N-S-TiO_2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其性能被引量:11
2012年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功能生物小分子胱氨酸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同步合成了C-N-S-TiO2光催化剂,利用XRD、XPS、FT-IR和DRS等测试技术对样品的结构及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XRD和DRS分析表明,共掺杂抑制了TiO2晶粒的生长,提高了晶相转变温度,且C-N-S-TiO2样品的吸收带边明显"红移",光吸收范围一直延长至800 nm左右。XPS分析结果显示,C-N-S-TiO2样品表面产生了杂质能级,C、S元素分别取代部分晶格Ti4+以CO23-和S6+形式存在;而N峰呈宽化状态,以O—Ti—N和Ti—O—N键存在,且样品表面羟基含量明显增加。以罗丹明B染料为模型污染物,考察了该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与P25 TiO2比较,C-N-S-TiO2光催化剂活性得到改进,C-N-S-TiO2光催化剂在470~800 nm波长下辐射120 min后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高达83%。
程修文于秀娟
关键词:TIO2可见光光催化罗丹明B
电流型葡萄糖传感器代铂阴极材料的研究
2000年
通过阴极极化曲线的变化,研究了石墨、石墨镀钯、银、钛基RuO_2/TiO_2涂层材料等导电材料取代铂作为葡萄糖传感器阴极的可能性,结果表明钛基RuO_2/TiO_2涂层电极的化学性质稳定,对析氢反应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以此材料作为阴极的葡萄糖传感器的性能与铂片为阴极的传感器性能接近,钛基RuO_2/TiO_2涂层材料是取代铂的最佳阴极材料。
于秀娟周定
关键词:葡萄糖传感器极化曲线阴极材料
非导电聚苯胺膜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采用循环电位扫描法在金电极上合成了聚苯胺膜 ,研究了电位扫描范围、扫描速度、溶液pH及苯胺浓度对膜的选择透过性的影响 .在 pH 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 ,苯胺起始浓度为 0 .0 5mol/L、电位扫描范围 0~ 0 .9V(vs.SCE)和扫描速度 0 .14V/s条件下得到聚苯胺膜 ,该膜对过氧化氢、抗坏血酸、尿酸的透过率分别为 0 .80 8、0 .0 19、0 .0 12 .将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到聚苯胺膜修饰金电极上得到的葡萄糖氧化酶电极与铂电极构成葡萄糖传感器 .该传感器对葡萄糖的稳态响应时间为 2 5s、线性响应范围为 0 .0 5~2 0 .0 0mmol/L、校正曲线的斜率为 2 .5nA/ (mmol·L-1) ,连续使用 15d响应信号不变 ,使用 4 0d ,葡萄糖的响应电流下降到初始值的 85 % .与无聚苯胺膜的传感器相比 ,稳态响应时间和储存稳定性基本不变 ,校正曲线的斜率减小一半、线性检测下限由 0 .5mmol/L降到 0 .0 5mmol/L ,抗坏血酸的氧化电流仅为原来的7.7% 。
于秀娟孙丽欣周定
关键词:葡萄糖传感器金电极生物传感器酶电极选择透过性
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以黑龙江大学为例
2015年
从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探讨环境科学硕士生培养模式的形式,提出了横纵贯通的课程体系设置、"末位重审"的培养过程、基础研究促进实践认知的改革措施,构建适合黑龙江大学环境科学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
邹金龙代莹于秀娟
关键词:环境科学
含铬废水的氢氧化镁净化研究被引量:40
2004年
探讨了氢氧化镁水处理剂处理含铬酸性废水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对吸附产物的组成进行了粉末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用氢氧化镁处理酸性含铬工业废水,操作简便,去除率高,能够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氢氧化镁对铬的吸附为化学吸附,其饱和吸附量为0 5402g/g.氢氧化镁回收后,经轻烧处理变成氧化镁,仍可以用于处理含铬工业废水,且可以多次使用.
姜述芹于秀娟周保学蔡伟民刘军深周定
关键词:含铬废水氢氧化镁废水处理去除率X-射线衍射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