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定

作品数:212 被引量:2,071H指数:26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6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环境科学与工...
  • 48篇化学工程
  • 34篇理学
  • 1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生物学
  • 13篇电气工程
  • 9篇建筑科学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航空宇航科学...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农业科学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26篇废水
  • 19篇水处理
  • 18篇电极
  • 16篇固定化
  • 15篇镀镍
  • 14篇废水处理
  • 13篇电池
  • 12篇化学镀
  • 12篇化学镀镍
  • 10篇酸雨
  • 10篇柠檬
  • 10篇柠檬酸
  • 10篇混凝
  • 10篇发酵
  • 10篇焚烧
  • 9篇离子
  • 9篇废液
  • 8篇流化
  • 8篇流化床
  • 8篇混凝剂

机构

  • 207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抚顺石油学院
  • 7篇清华大学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5篇中国环境科学...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北京工商大学
  • 3篇北京航空航天...
  • 3篇门捷列夫化工...
  • 3篇燕山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 3篇黑龙江省科学...
  • 3篇大庆职工大学
  • 2篇东北电力大学
  • 2篇抚顺石油化工...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哈尔滨建筑大...
  • 2篇陕西科技大学

作者

  • 210篇周定
  • 25篇王建龙
  • 19篇于秀娟
  • 15篇侯文华
  • 12篇蔡伟民
  • 11篇杨励丹
  • 11篇周德瑞
  • 10篇胡翔
  • 9篇谢绍东
  • 9篇刘惠玲
  • 8篇孟宪林
  • 8篇胡万里
  • 8篇别如山
  • 8篇周保学
  • 8篇樊庆锌
  • 7篇宋爽
  • 7篇李政一
  • 7篇魏杰
  • 6篇柳萍
  • 6篇吴文渊

传媒

  • 26篇哈尔滨工业大...
  • 11篇环境科学
  • 9篇环境保护科学
  • 7篇环境科学学报
  • 7篇环境化学
  • 6篇食品与发酵工...
  • 6篇化工环保
  • 5篇化学世界
  • 5篇中国给水排水
  • 5篇化学传感器
  • 4篇四川环境
  • 4篇化工学报
  • 4篇炼油设计
  • 4篇电源技术
  • 4篇电池
  • 3篇分析化学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环境污染与防...
  • 3篇高技术通讯
  • 2篇生物工程进展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7篇2003
  • 11篇2002
  • 15篇2001
  • 21篇2000
  • 24篇1999
  • 23篇1998
  • 21篇1997
  • 13篇1996
  • 13篇1995
  • 20篇1994
  • 17篇1993
  • 4篇1992
  • 2篇1991
  • 5篇1990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熔盐电渗法制备代汞 Zn-La 合金电极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在NaCl-AlCl3熔盐中,于无保护气氛条件下,用熔盐电渗法进行了锌表面渗镧,并用此技术制备了碱锰电池的代汞锌镧合金电极。GITT曲线的测试结合相图及SEM分析证明形成了五种锌镧合金。利用极化电阻的测定来检验锌合金在40%KOH溶液中的抗腐蚀性能,正交实验结果证明了镧是碱锰电池负极的良好代汞添加元素。
宋爽周定周德瑞
关键词:碱锰电池
“槽内式”电合成苯甲醛的研究被引量:11
1999年
用电化学方法合成苯甲醛是一种合成有机物的新方法,它具有少废、效率高等优点,发展前景广阔.采用“槽内式”电合成苯甲醛,其特点是在一个设备中既实现了Mn2+在阳极上被氧化为Mn3+的电解过程,又实现了Mn3+氧化甲苯反应过程,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为了得到更高的电流收率,研究了硫酸浓度、电流密度、硫酸锰浓度、温度、电解时间以及槽电压等因素对此过程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槽内式”电合成苯甲醛的最佳条件当电流密度为100mA/cm2,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0%,硫酸锰浓度0.5mol/l,电解温度50℃及电解时间3h,苯甲醛电流收率可达20%.
胡万里邵晓红周定
关键词:苯甲醛电合成
柴油吸氧安定性能研究(1)——温度和氧压对柴油吸氧安定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0年
在温度为 2 90~ 360K、氧气压力为 0 .10~ 0 .2 5MPa、无光照和Cu催化条件下详细考察了温度和氧气压力对大庆直馏柴油和焦化加氢柴油吸氧氧化性能的影响。在给定的试验条件下随温度或氧气压力的升高 ,柴油的吸氧量迅速增加 ;氧气压力或温度越高或时间越长 ,柴油的吸氧量越大 ;在短的吸氧时间下柴油吸氧量的变化幅度较小 ,而在长的时间下柴油吸氧量的变化幅度较大 ;低温对直馏柴油的吸氧量影响较大 ,而高温对焦化加氢柴油的吸氧量影响较显著 ;氧气压力对直馏柴油的吸氧量有较大的影响 ,而对焦化加氢柴油的吸氧量影响较小 ;低温或高氧气压力下焦化加氢柴油的吸氧量小于直馏柴油 ,而在高温或低氧气压力下焦化加氢柴油的吸氧量反而大于直馏柴油。柴油中含有某些不饱和烃 ,特别是共轭二烯烃、环烷、芳香烃类等不安定组分的种类越多及含量越高 ,就越容易发生吸氧氧化反应 ,安定性能或质量下降越明显。
亓玉台周定张茂贵李会鹏秦树仁
关键词:柴油稳定性温度
肟类添加剂对锌在碱性介质中的缓蚀作用初探
本文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浸泡产气测试方法,以丁二酮肟和联苯甲酰二肟等四种肟类添加剂为例,初步研究了肟类对锌在40%氢氧化钾介质中的缓蚀作用。实验表明,这四种物质对锌均有一定的缓蚀效果,除联苯甲酰二肟外,其它的丁二酮肟和一...
戚道铎周德瑞周定
文献传递
BP及RBF人工神经元网络对臭氧生物活性炭水处理系统建模的比较被引量:11
1998年
运用BP和RBF人工神经元网络建立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模型,考察了两个网络对水处理系统建模的适应性。研究表明,BP和RBF人工神经元网络的臭氧生物活性炭系统模型准确地描述了系统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求出系统中臭氧的经济投量;用BP人工神经元网络建立水处理系统模型,泛化能力好,但逼近速度较慢;运用RBF人工神经元网络建模,泛化能力较差,但逼近速度快。该项研究克服了运用传统方法建模的不足,为实现水处理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田禹王宝贞周定
关键词:臭氧活性炭生物系统
环境风险评价的实践与发展被引量:21
2001年
环境风险评价 (EnvironmentalRiskAssessmentERA )是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分支 ,主要分析评价环境中的潜在危险。本文围绕开展ERA的必要性、国内外ERA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评述 。
孟宪林周定黄君礼
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价
电化学CO_2浓缩过程分析被引量:2
2005年
为达到准确预测电化学去极化CO2浓缩器(EDC)操作条件内性能的目的,进行了电化学CO2浓缩过程分析.在EDC中许多物理、化学和电化学过程同时相互作用,这些过程可以用实验方法进行数学定义和表征,从而用计算机计算出结果来预测EDC性能随所研究的操作参数的变化,假定该浓缩器沿空气流的方向分割成几个子电池,并且每个子电池中的质量传递必须是垂直于电极方向的,此时采用不同的控制传递或反应的机理将子电池分割成五个区进行表征,进而分别讨论每个区中的控制机理.为支持数学分析,实验研究了电池对于空气入口CO2分压、电流密度、H2出口CO2质量分数变化的瞬时响应.该电化学CO2浓缩过程分析能较好地解释实验结果,并证明了推断的反应机理.
姜大雨宋爽沈晋周德瑞周定
关键词:电化学CO2
硫酸锰的非均相电解氧化被引量:6
1996年
本文研究了硫酸锰在60%H_2SO_4中的非均相电解氧化,优化了电解条件,电流效率可达75%,并研究了几种添加剂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孙治荣周定
关键词:硫酸锰非均相电解氧化电流效率添加剂
ABR反应器的碱度变化及调控研究被引量:26
2006年
研究了折流厌氧反应器(ABR)运行中碱度的变化情况及其与ABR各格室中VFA、pH和COD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碱度沿程变化与反应器的VFA浓度变化密切相关,碱度和pH值的最低点出现在VFA浓度最高点.碱度条件是通过pH值影响系统的运行.ABR沿程碱度和pH值变化都存在一个先降低后上升的过程.碱度控制一般以保证ABR沿程最低pH值不低于6.0为准,6.5以上为佳.进水碱度的下限与反应器的进水浓度密切相关.在低负荷COD条件下[3.7 kg/(m3.d)],保持ABR运行良好的最低碱度为800 mg/L.
苏德林王建龙黄永恒周定
关键词:碱度COD运行性能
葡萄糖氧化酶电极制备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用环氧树脂将金片(1.0×3.0mm^2)密封在Φ=4.0mm的玻璃管截面,以此作为固定葡萄糖氧化酶(GOD)的载体,通过修饰纤维素膜引入醛基来固定葡萄糖氧化酶,得到的GOD电极对葡萄糖的响应时间只有25秒,线性响应范围是0.5~19mmol/L,灵敏度为166mA/mmol/L/cm^2,贮存20天响应信号不衰减。
于秀娟周定
关键词:葡萄糖氧化酶固定化酶电极纤维素膜电极制备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