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党伟

作品数:100 被引量:509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5篇期刊文章
  • 4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3篇急诊
  • 23篇创伤
  • 21篇咬伤
  • 19篇蛇咬伤
  • 16篇救治
  • 11篇严重创伤
  • 11篇胰岛
  • 11篇胰岛素
  • 11篇蝮蛇
  • 9篇胰岛素强化
  • 9篇胰岛素强化治...
  • 8篇蝮蛇咬伤
  • 8篇静脉
  • 8篇急救
  • 7篇严重创伤后
  • 6篇心肺
  • 6篇心肺复苏
  • 6篇置管
  • 6篇溶栓
  • 6篇手法

机构

  • 5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7篇解放军总医院...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武警山西总队...
  • 2篇阜新市公安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重庆市第三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准格尔旗中心...

作者

  • 100篇党伟
  • 95篇赵晓东
  • 90篇张宪
  • 40篇苏琴
  • 36篇张建波
  • 31篇果应菲
  • 31篇马俊勋
  • 31篇孙荣距
  • 30篇袁晓玲
  • 28篇秦宇红
  • 28篇何忠杰
  • 20篇彭国球
  • 19篇姚咏明
  • 13篇刘波
  • 13篇陈春鸣
  • 12篇刘红升
  • 7篇闫乐媛
  • 6篇文宇
  • 6篇袁晓玲
  • 5篇孟海东

传媒

  • 13篇中国急救医学
  • 10篇感染.炎症....
  • 8篇临床急诊杂志
  • 6篇第八届全国创...
  • 5篇中华医学会急...
  • 4篇中国危重病急...
  • 3篇中华急诊医学...
  • 3篇解放军医学杂...
  • 3篇2009北京...
  • 3篇2013北京...
  • 2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2006年北...
  • 2篇2008北京...
  • 2篇2010北京...
  • 2篇中华医学会急...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解放军药学学...
  • 1篇蛇志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年份

  • 3篇2014
  • 9篇2013
  • 17篇2012
  • 13篇2011
  • 16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2篇2001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严重多发伤的急诊救治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总结严重多发伤的急救经验,探讨多发伤的致伤因素和早期诊治策略对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急救部自2008年1月~ 2013年1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均给予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以ISS≥16分为研究对象,最终入选患者385例.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致伤原因、致伤部位、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分析发现多发伤主要致伤原因为道路交通伤(223例,57.92%)和坠落伤(77例,20.0%);多同时合并其它部位损伤,如:颅脑损伤(207例,53.77%),胸部损伤(162例,42.08%),骨盆四肢损伤(123例,31.95%),腹部损伤(101例,26.23%).随着ISS评分的增高,患者死亡率亦随之增加(P<0.01),特别是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多发伤致病因素多样,交通伤为主要致伤因素.ISS评分对评估创伤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以限制性液体复苏和损害控制外科为主导的综合治疗可减少并发症,提高多发伤救治成功率.
党伟刘红升曹阳张宪赵晓东
关键词:多发伤急救
急诊快速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T-proBNP水平的临床应用价值
:通过床旁快速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探讨其在急诊ACS中早期诊断及危险分层的临床意义.方法:所有ACS急诊患者来院后立即检测血浆NT-proBNP和cTnl水平...
苏琴赵晓东袁晓玲刘红升秦宇红张建波陈春鸣党伟张宪姚永明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北方地区蝮蛇咬伤中毒对凝血系统的影响研究
张建波闫乐媛赵晓东孙荣距党伟苏琴张宪刘贵福
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研究被引量:31
2007年
目的探讨如何迅速建立有效的可靠的静脉通路,救治特殊体位的急危重症患者。方法我院急诊科1992-01~2005-12选择和建立深静脉通路共2489例,选用常规(去枕平卧位)方法及非常规(特殊体位:不去枕卧位、半卧位、斜卧、坐位)穿刺方法。结果深静脉颈内静脉穿刺为43例(1.73%);锁骨下静脉为2230例(89.59%),其中锁骨下静脉穿刺上入路病例389例,行下入路锁骨穿刺术的病例1841例;股静脉为216例(8.68%)。结论深静脉穿刺置管是危重患者急救复苏的关键,锁骨下静脉的上下入路可以作为常规、非常规体位患者抢救、紧急给药或复苏时首选。
张宪何忠杰赵晓东马俊勋孙荣距果应菲张建波党伟
关键词:静脉通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特殊体位
链式流程急救复苏非手术严重创伤患者的研究被引量:49
2002年
目的 对急救部 1992~ 1999年收治的中等严重度以上的创伤病人进行“初步判断—呼吸管理—中心静脉置管—系统查体检查—氧利用率监测”—链式流程与常规创伤复苏方法比较。方法 创伤患者 114 5例 ;对中等严重度以上 719例的急诊抢救过程进行统计分析。① 5 17例患者来诊时无休克分别按链式复苏与常规复苏进行比较〔ISS评分分别为 (18 8± 10 9)和(19 9± 13 6 )〕。②对 6 6例急诊死亡患者以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①链式复苏患者的休克发生率 12 / 4 2 9(2 8% )低于常规复苏的休克发生率 2 7/ 86 (31 4 % ) ,统计学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②来诊死亡者在维持呼吸、循环有效例数结果分别为30 / 4 2与 8/ 2 4 ;13/ 4 2与 3/ 2 4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在来诊死亡、急诊死亡的抢救中 ,链式复苏的效果优于常规组。结论 危重的多发伤、严重创伤性或 /和失血性休克病人早期进行“初步判断—呼吸管理—中心静脉置管—系统查体检查—氧利用率监测”—链式流程创伤急救复苏可在来诊死亡、休克发生率方面取得优于常规方法的复苏效果。
何忠杰张宪文宇彭国球党伟果应菲陈春鸣徐桂琴
关键词:创伤
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下确定性救命手术的探讨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下确定性救命手术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方法:建立由急救医师以“白金十分钟”的理念对病人进行链式流程复苏、由专科医师实行确定性救命手术的互助型创伤小组工作模式,总结分析1993年-2005年2428例中等严重度以上的急诊创伤病例。结果:伤员构成:男1882例,女546例,男女比例为3.45:1;年龄30.5±17.2岁(4-86岁);创伤评分(TS)11.5±3.5、CRAMS评分7.46±2.4;严重度:中度(ISS≤13)1250例(51.5%)、重度(ISS≥13-25)838例(34.5%)、极重度(ISS≥25)40(14.0%)。合并伤:复合伤29例(1.2%),多发伤687例(28.3%),休克1076例(44.3%),其中创伤性休克767(31.6%),失血性休克309 (12.7%);死亡197例(8.1%),其中主要引起死亡的原因按脏器分类:脑140例(71.1%),腹45例(22.8%),胸8例(4.1%),大血管4例(2.0%);抢救互助情况:急救部完成急救手术481例,急救部+专科手术1440例,急救部+SICU完成507例。结论: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在当前城市创伤救治中仍具有普遍意义,加强急救与专科的密切协作是救治成功关键。
张宪张建波何忠杰刘波马俊勋彭国球赵晓东党伟
关键词:创伤评分男女比例急救手术极重度
城市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救治——附263例分析被引量:24
2002年
目的 对急救部 1992年 2月~ 2 0 0 1年 9月收治的中等严重度以上的创伤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 ,对伤情、急诊科处理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为城市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救治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 从中等严重度以上急诊抢救病例中随机抽取出创伤性与失血性休克 2 6 3例 (抽取率 30 % )的急诊抢救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伤员构成 :男 2 10例 ,女 5 3例 ,男 :女比例为 3 96∶1;平均年龄 35 92岁 (4~ 79岁 ) ;ISS评分平均 2 3分 (见表 2 )。其中创伤性休克 2 0 6例 (78 33% )、失血性休克 5 7例(2 1 6 7% ) ;以 2 0~ 2 9岁和 30~ 39岁两个年龄段最突出 ,占病例总数 5 2 85 % ;伤因以机械伤所占的比例为 6 7 3% ;其中以交通伤、坠落伤、刀伤为主 ,分别占物理损伤的 2 5 2 %和 2 1 1%。烧烫伤及火器伤因素占创伤的比例分别为 15 97%和 16 73%。交通致急诊死亡数最多。创伤部位以四肢、头、胸、腹为前四位排序。结论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可知伤情与预后呈负相关 ,急诊科处理与预后呈正相关。建立健全的急诊抢救机制以及有效的抢救预案 。
张宪何忠杰彭国球党伟赵晓东孟海东文宇果应菲
关键词:城市创伤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救治病例分析
高压电击伤后合并局限型破伤风一例被引量:1
2002年
高建川柴家科党伟郭振荣盛志勇
关键词:高压电击伤合并症症状
急诊快速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NT-proBNP水平的临床应用价值
苏琴赵晓东袁晓玲刘红升秦宇红张建波陈春鸣党伟张宪姚永明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急诊
三棱针穴位针刺结合挤压手法在北方蝮蛇咬伤救治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探讨三棱针穴位针刺结合挤压手法在北方蝮蛇咬伤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6月—2011年9月就诊的60例四肢蝮蛇咬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抗蝮蛇毒血清及季德胜蛇药片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早期进行患肢穴位三棱针针刺并从近心端自近及远挤压肿胀部位以利毒液排出。比较患者伤后第0(就诊时)~3天的患肢肿胀评分和疼痛评分的变化,皮肤软组织坏死情况、脏器功能损害发生率、凝血功能损害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伤后第1、2、3天患肢肿胀评分和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组织坏死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三棱针穴位针刺结合挤压手法辅助治疗北方蝮蛇咬伤患者,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减轻肿胀、疼痛症状及局部组织坏死,值得推广应用。
张建波马永生赵治国苏琴张宪党伟秦宇红闫乐媛赵晓东
关键词:蝮蛇咬伤三棱针挤压手法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