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宇

作品数:3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光谱
  • 2篇模式识别
  • 2篇红外
  • 2篇红外光
  • 2篇红外光谱
  • 2篇傅立叶变换红...
  • 2篇茶叶
  • 1篇中红外
  • 1篇中红外光谱
  • 1篇偏最小二乘
  • 1篇偏最小二乘法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相互作用
  • 1篇聚类分析
  • 1篇类似物
  • 1篇光谱分析
  • 1篇分子
  • 1篇分子识别
  • 1篇分子印迹

机构

  • 3篇江南大学

作者

  • 3篇冯宇
  • 2篇汤坚
  • 1篇李高阳
  • 1篇顾小红
  • 1篇朱秋劲

传媒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食品与生物技...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中红外光谱与模式识别相结合鉴别茶叶种类被引量:22
2007年
采用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法结合主成分分析对苏州“碧螺春”、浙江“龙井”、安徽祁门红茶、福建“铁观音”4种茶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结合马氏距离判据的方法对上述4种茶叶可进行鉴别,该法快速、准确,为客观评价茶叶品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冯宇顾小红汤坚陈尚卫
关键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模式识别茶叶
偏最小二乘法在红外光谱识别茶叶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08年
采用漫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法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PLS)、簇类的独立软模式(SIMCA)识别法对十三种茶叶进行了分类判别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元散射校正(MSC)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可以提高模式识别技术的分类判别效果。在此基础上,选取1900~900cm^-1波长范围内的茶叶红外光谱建立识别模型,三种方法都得到了满意的分类判别效果。在对检验集中全部130个样本的判别中,PCA仅有两类样本无法判别,SIMCA的识别率和拒绝率都在90%以上,而PLS的识别效果最佳,全部样本都得到了正确的归类。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可以实现茶叶品种的快速鉴别,这为茶叶的客观评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顾小红冯宇汤坚
关键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模式识别偏最小二乘法茶叶
17β-雌二醇及类似物与功能单体的相互作用被引量:4
2007年
考察了17β-雌二醇(17β-E)及结构类似物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MAA)和三氟甲基丙烯酸(TFMAA)等六种单体的相互作用。分别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表征了用各单体的乙腈溶液分别与模板的相互作用和用沉淀聚合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的特性。结果表明,在全紫外聚合中,印迹17β-E的TFMAA-co-TRIM聚合物的O—H振动吸收峰红移出现在聚合16 h之后,C O振动吸收峰则在聚合24 h后发生红移。三种测试方法均证实TFMAA对17-βE有强相互作用,TFMAA-co-TRIM对雌二醇异构体(17-βE/17-αE)的印迹因子(IF)达到了3.01,分离因子α为2.28,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利用紫外法可初步检测各单体的乙腈溶液与模板相互作用强弱,再合成MIP,进行IR和HPLC表征,有助于筛选到对17β-E及结构类似物具有强相互作用的功能单体。
朱秋劲顾小红汤坚王林祥冯宇李高阳
关键词:分子识别17Β-雌二醇分子印迹光谱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