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作品数:6 被引量:35 H指数:3 供职机构: 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2004-2017年新乡市市区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发病特征变化,为制定流腮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新乡市市区2004-2017年的流腮疫情分成扩大国家免疫规划(Expanded Program on Immunization,EPI)前期(2004-2007年)、EPI期(2008-2012年)及含流腮成分疫苗(mumps containing vaccine,Mu CV)加强免疫(booster vaccination,BV)期(2013-2017年),分析三个时期流腮发病特征的变化。结果三个时期流腮年均报告发病率分别为6.94/10万、4.38/10万和6.0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531,P<0.001);三个时期均有3-6月和12月至次年1月两个发病高峰;三个时期学生的发病构成比分别为62.33%、54.25%和63.48%;男女性别发病比分别为1.56:1、1.65:1、1.52:1;3~14岁组累计发病率分别为40.98/10万、25.71/10万和33.51/10万。结论 2004-2017年新乡市实施EPI后,市区流腮发病率开始下降,第二剂次Mu CV接种率低,没有形成群体性免疫保护屏障,未能改变流腮发病周期。建议对6岁以下儿童实施二剂次Mu CV常规免疫等综合防控策略。 杜永芳 刘丹 李巍巍 王轶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 发病特征 扩大国家免疫规划 2017年新乡市农村改水工程水质卫生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通过对新乡市农村改水工程的水质进行监测分析,为工程结果评价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进而保障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方法 2017年对新乡市8个县(区)的263口井进行采样,共采集到526份水样,检测方法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进行,评价标准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执行。结果共检测526份深井水, 185份合格,其中枯水期272份,84份合格,丰水期254份,101份合格。总体合格率为35.2%,丰水期30.1%,枯水期40.1%,主要问题为菌落总数超标和高氟水、苦咸水、高砷水。农村改水总体合格率排布为辉县市>原阳县>卫辉市>获嘉县>新乡县>延津县=长垣县>封丘县(P<0.05)。结论新乡市农村改水工程水质合格率低,菌落总数超标多,水质存在微生物污染。 叶明 李伟 刘丹 程栋 王梅关键词:农村 供水工程 水质监测 2013-2017年新乡市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分析新乡市2013-2017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制定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理并分析新乡市2013-2017年病毒性肝炎疫情资料汇编,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新乡市2013-2017年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情况、流行特征及趋势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间新乡市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随时间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225.567,P=0.000);甲肝、丙肝及未分型肝炎的报告发病率逐年降低,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11.209、268.194、21.723,P=0.001、0.000、0.000);乙肝的报告发病率随时间变化呈总体下降趋势(χ~2_(趋势)=3.913,P=0.048),戊肝的报告发病率报告发病率随时间变化呈总体下降趋势(χ~2_(趋势)=4.268,P=0.039)。自2013年以来,乙肝的构成比总体呈上升趋势(χ~2_(趋势)=113.182,P=0.000),丙肝及与未分型肝炎的构成比总体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99.649、12.917,P=0.000、0.000)。男性发病人数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2.18∶1。发病主要集中在20~64岁人群,共28 543例,占病例总数的84.16%,其中25~29岁人群的构成比最高,占病例总数的13.41%。发病以农民为主(56.21%)。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郊区市县,累计报告病例数前3位依次为延津县(21.57%)、卫辉市(13.88%)和封丘县(11.73%)。结论新乡市居民的病毒性肝炎报告发病率整体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仍需加强对病毒性肝炎的监测和预警,控制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降低其感染的发生率。 叶明 刘丹 程栋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2012-2019年新乡市B型流感病毒基因的变异及流行趋势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研究新乡市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状况和基因变异特征,为当地流感疫苗接种提供政策依据。方法对新乡市2012年1月-2019年2月流感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随机抽取分离的23株B型流感病毒,进行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测序,使用DNAma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Neighbor-Joining法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新乡市B型流感病毒Yamagata系(influenza B virus,Yamagata strain,BY)和Victoria系(influenza B virus,Victoria strain,BV)隔年交替流行,主要感染0~15岁人群(91.4%);2015-2016年和2017-2018年的优势株与当年的三价疫苗成分不符。HA基因进化树显示,87.5%(7/8)的BV株与疫苗株同处一个分支;而88.98%(8/9)的2013-2015年BY株与同期疫苗株不在一个分支,其抗原表位的突变位点有N116K、S150L、N165Y、D196N和N202S。NA基因未发现耐药位点突变。有6个分离株发生了系间重配。结论WHO推荐的三价疫苗株很多情况下与新乡B型流行株不符,推荐使用四价疫苗,并加强对15岁以下人群的接种;新乡BY流行株与疫苗株的HA基因差异较大,期待研发出适合我国本土的疫苗株。 马建敏 程栋 李华峰 史晓娟 栾旭波 刘丹 王梅关键词:B型流感病毒 基因特征 2251例狂犬疫苗接种者免疫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狂犬病暴露者狂犬疫苗接种后免疫抗体的产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年在新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全程接种狂犬疫苗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狂犬抗体。结果:2 251例接种者中2 059例阳性,阳转率93.7%。其中男性阳转率为91.9%,女性阳转率为94.5%。男女接种阳转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岁以下年龄组阳转率最高为95.8%,60岁以上年龄组阳转率最低为91.0%,10岁以下年龄组分别与21~60岁年龄组和60岁以上年龄组阳转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接种狂犬病疫苗后,应检测狂犬抗体,对于抗体阴性者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以更好的预防狂犬病。 刘丹 张艳关键词:狂犬病 狂犬疫苗 抗体检测 不同种类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2012年 目的评价不同种类乙肝疫苗成人免疫效果和儿童加强免疫效果。方法筛选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核心抗体(抗-HBc)阴性的学龄前儿童及大学生,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4种疫苗,采用血清流行病学的方法,对其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接种不同种类基因乙肝疫苗都能获得较理想的免疫效果,平均抗-HBs阳性率在95.00%以上,平均GMC1336.58 mIU/mL。对既往接种过乙肝疫苗且目前HBV感染指标阴性的儿童分别加强接种不同种类乙肝疫苗,抗-HBs阳性率均在96.00%以上,平均GMC为966.50 mIU/mL。结论接种4种不同的乙肝疫苗均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叶明 万冬 刘丹关键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程序 免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