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云霞

作品数:9 被引量:112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连续流动分析
  • 3篇连续流动分析...
  • 2篇玉米
  • 2篇玉米植株
  • 2篇植株
  • 2篇土壤
  • 2篇全氮
  • 1篇氮含量
  • 1篇氮量
  • 1篇氮素
  • 1篇氮素释放
  • 1篇定氮仪
  • 1篇氧化法
  • 1篇养分
  • 1篇元素分析仪
  • 1篇杂多酸
  • 1篇植物
  • 1篇生物量
  • 1篇试剂
  • 1篇试剂用量

机构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8篇刘云霞
  • 8篇汪洪
  • 5篇李桂花
  • 2篇黄金生
  • 2篇杨森
  • 2篇韩亚
  • 2篇张金尧
  • 2篇叶小兰
  • 1篇保万魁
  • 1篇高丽丽
  • 1篇王盛锋
  • 1篇刘荣乐
  • 1篇高翔
  • 1篇安永鹏

传媒

  • 3篇中国土壤与肥...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农业资源与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5
  • 3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杜马斯-碳氮分析仪法测定缓控释氮肥释放氮量被引量:3
2014年
为了提高缓控释氮肥释放氮量的测定效率,避免样品消煮过程中的强酸与毒害气体物质等问题,该研究基于杜马斯法原理,利用碳氮分析仪,测定2种缓控释氮肥在25℃静水释放试验中,第1、3、7、14和28天肥料浸出液的氮浓度,计算缓控释氮肥释放氮量,并与传统常规的凯氏蒸馏滴定法测定结果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方法肥料浸出液中N浓度测定结果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991(n=30,P<0.01)。依据2种方法测定结果计算的氮素养分释放期彼此相差小于20%,符合国家标准《GB/T 23348-2009缓释肥料》及化工行业标准《HG/T 4215-2011控释肥料》的允许差范围。相比较传统的凯氏蒸馏滴定法,杜马斯-碳氮分析仪法测定缓控释氮肥释放氮量过程简便快捷,样品无需消煮,不涉及强酸不产生有毒有害物质。该结果为缓控释氮肥释放氮量新的测定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李桂花吕子古保万魁温云杰安永鹏刘云霞韩亚汪洪
关键词:养分氮素释放
缺锌玉米植株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是一种基于化合物中官能团和极性键振动的结构分析技术。本文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检测缺锌和正常供锌玉米植株不同器官的组分变化,同时比较两个玉米品种植株不同部位的生物量和锌含量,以期为缺锌影响玉米生长与生理代谢的机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农大108和郑单958两个玉米品种,利用营养液培养方式,设置缺锌和正常处理。1)当玉米出现缺锌症状后,将地上部和根系分开,测量株高和根长,烘干至恒重测干重。2)烘干至恒重的植株样品用HNO3-HClO4(3∶1)消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型号WFX-120C,北京瑞利分析仪器公司)测定消煮液中锌浓度,计算植株中锌含量和锌积累量。3)收获玉米根系放入FAA固定液(70%酒精∶38%甲醛∶乙酸体积=90∶5∶5)中,利用扫描仪(EsponV700)扫描根系样品获取数字化图像,利用WinRHIZO根系分析软件(Regent Instruments Inc.,Canada)对图像进行分析,获得根长、根面积、根体积等指标。4)取玉米根、茎、叶部分烘干样品,磨碎过0.2 mm筛,采用溴化钾压片法,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VERTEX 70,Bruker)检测不同部位的光谱特性,OPUS 6.5软件采集数据并进行基线校正。【结果】缺锌胁迫下,植株地上部锌含量明显下降,低于临界水平(20μg/g),生物量降低;缺锌根系面积与体积变小,总根长变小。用缺锌与施锌植株生物量比来表征玉米对缺锌敏感性,品种农大108较郑单958对缺锌更为敏感。缺锌玉米根系和叶片FTIR谱在波数3410、2920、1650、1380、1055 cm-1附近处透过率较高,茎FTIR谱在这些波数处透过率较低,表明缺锌导致根系和叶片中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及核酸含量下降,而在茎中有所积累。农大108植株中各组分变化受缺锌影响较大。【结论】缺锌导致玉米植株生长受抑,利用FTIR技术研�
王盛锋刘云霞高丽丽韩亚黄金生Hilman刘荣乐汪洪
关键词:玉米生物量红外光谱
连续流动分析仪与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小麦秸秆全氮含量之比较被引量:27
2015年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植株全氮含量的经典方法,但费时费力。选择24个小麦秸秆样品,用浓H2SO4-H2O2消煮,分别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与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消煮液中氮含量,比较了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探讨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植株样品全氮含量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两种仪器测定的小麦秸秆中全氮含量无明显差异,彼此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回归直线方程为Y(连续流动分析仪-N)=0.892X(凯氏蒸馏滴定-N)+0.753,相关系数r=0.942 1(n=24,P〈0.01)。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的回收率在96.6%~102.3%之间,对5个样品消煮液中氮浓度分别重复测定5次,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下。连续流动分析仪分析速度快,消耗试剂少,可用于大批量H2SO4-H2O2消煮的植株样品中全氮含量分析。研究结果为采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植株全氮含量提供了技术依据。
温云杰李桂花黄金莉刘云霞高翔汪洪
关键词:连续流动分析仪
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与钒钼黄比色法测定玉米植株全磷含量之比较被引量:19
2015年
选择69个玉米秸秆和籽粒样品,经浓H2SO4和H2O2消煮后,用连续流动分析仪与钒钼黄比色法分别测定消煮液中磷含量,对2种方法检测数据之间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利用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植株样品消煮液中磷含量的可行性。t检验表明:2种方法测定植株全磷含量相比无明显差异。测定结果之间呈显著线性相关系,回归直线方程为Y(连续流动分析仪-P)=0.927X(钒钼黄比色法-P)-0.002,相关系数r=0.985(n=69,P〈0.01)。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9.3%~103.8%之间,对4个样品消煮液中磷浓度分别重复测定10次,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连续流动分析仪分析速度快,消耗试剂少,推荐用于大批量玉米植株样品H2SO4-H2O2消煮液中磷含量分析。
刘云霞温云杰黄金莉李桂花柴晓汪洪
关键词:连续流动分析仪
土壤磷形态组分分级及^(31)P-NMR技术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0
2017年
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磷形态转化,影响土壤磷对作物的有效供应。土壤磷分为无机磷和有机磷两大部分。化学连续提取法(chemical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CSF)研究土壤磷形态分级,采用不同的化学提取剂,分级提取土壤中组成或分解能力接近的有机无机含磷化合物,是目前表征土壤磷素形态的重要方法。但该方法虽历经改进,仍难以确切反映土壤磷的实际组成,提取的不同磷形态间存在重叠,有机磷和无机磷组分分级存在一定的误差;不同分级磷组分对作物的有效性,需谨慎评估。核磁共振波谱技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根据核磁共振波谱图上共振峰的位置、强度和精细结构来研究土壤中含磷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液相31PNMR可以同吋检测出土壤中多种磷组分,如正磷酸盐、磷酸单酯、磷酸二酯、膦酸脂、焦磷酸盐和多聚磷酸盐,识别土壤提取物磷形态,可将有机磷与无机磷分开。本文综述了应用31P-NMR技术研究土壤磷形态组分的一些进展,总结了样品制备过程、NMR测试参数及在土壤磷形态转化研究中的应用。二维31P-NMR技术发展为鉴定分析土壤中更多种类的含磷化合物提供了契机。
汪洪宋书会张金尧刘云霞
元素分析仪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土壤全氮之比较被引量:29
2015年
土壤全氮含量反映土壤中氮循环的状况,是评价土壤肥力与土壤资源的一项重要指标。选择黑土和潮土,分别利用元素分析仪(杜马斯催化燃烧法)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凯氏消煮蒸馏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以揭示两种仪器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每个样品每种方法重复测定5次。结果表明:元素分析仪和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的黑土全氮含量(平均值±标准偏差)分别为(1.37±0.01)g/kg和(1.36±0.01)g/kg,潮土全氮含量分别为(0.75±0.02)g/kg和(0.78±0.03)g/kg,t检测表明,两种仪器测定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种仪器土壤全氮测定结果精确度均较高,稳定性较好,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本研究结果可为采用仪器方法测定土壤全氮含量及评价土壤氮库变化提供参考。
李桂花叶小兰吕子古杨森温云杰刘云霞汪洪
关键词:全自动凯氏定氮仪土壤全氮元素分析仪
一种水体磷酸盐连续流动分析仪及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水体磷酸盐的连续流动分析仪,进一步涉及使用该分析仪进行水体磷酸盐分析检测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连续流动分析仪省去了不必要的试剂管路,减少了化学反应模块中的两根试剂进液...
汪洪温云杰宋书会刘云霞张金尧
文献传递
催化氧化法与直接燃烧法测定土壤总碳之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土壤碳库由有机碳库和无机碳库两大部分组成。选择黑土和潮土两种不同类型土壤,分别通过直接燃烧和催化氧化方法测定土壤总碳含量,以揭示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可比性及其差导显著性,每个样品每种方法重复测定5次。结果表明:催化氧化法和直接燃烧法测定的黑土总碳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5.10±0.03)g/kg和(15.38±0.32)g/kg,t检验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催化氧化法测定的潮土总碳含量为(15.07±0.06)g/kg,直接燃烧法测定潮土总碳含量为(15.76±0.18)g/kg,t检验结果差异明显。两种仪器土壤总碳测定结果精密度均较高,相对偏差均小于5%。为采用仪器方法测定土壤总碳含量及土壤碳库量变化提供参考。
李桂花叶小兰杨森温云杰黄金生刘云霞汪洪
关键词:催化氧化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