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双庆

作品数:65 被引量:239H指数:8
供职机构:天津市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2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0篇地震
  • 13篇震源
  • 11篇台网
  • 10篇海啸
  • 7篇震源深度
  • 5篇地震海啸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4篇地震活动
  • 4篇地震序列
  • 4篇水位
  • 4篇强震
  • 4篇井水位
  • 4篇S7
  • 4篇测震
  • 4篇测震台网
  • 4篇M
  • 3篇有限元
  • 3篇震群
  • 3篇震相

机构

  • 57篇天津市地震局
  • 16篇上海市地震局
  • 15篇中国地震台网...
  • 7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新疆维吾尔自...
  • 4篇江苏省地震局
  • 3篇中国地震局兰...
  • 2篇河北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四川省地震局
  • 2篇中国地震局
  • 2篇辽宁省地震局
  • 2篇吉林省地震局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福建省地震局
  • 1篇云南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内蒙古自治区...

作者

  • 65篇刘双庆
  • 13篇朱元清
  • 12篇薛艳
  • 10篇王熠熙
  • 10篇李赫
  • 8篇谢静
  • 5篇龚永俭
  • 5篇宋治平
  • 5篇刘杰
  • 4篇孙路强
  • 4篇谭毅培
  • 4篇李悦
  • 4篇高也
  • 4篇宋秀青
  • 4篇邵永新
  • 4篇陈向军
  • 4篇刘文兵
  • 4篇张磊
  • 3篇栗连弟
  • 3篇王俊

传媒

  • 11篇华北地震科学
  • 6篇地震学报
  • 6篇中国地震
  • 5篇地震地磁观测...
  • 4篇地震研究
  • 3篇地震
  • 3篇国际地震动态
  • 3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西北地震学报
  • 2篇山西地震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2篇防灾科技学院...
  • 2篇第四届长三角...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物探化探计算...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华南地震
  • 1篇内陆地震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0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8
  • 4篇2007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区域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评估算法的Matlab实现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近震震级公式方法,在已知台站噪声水平和震中距的情况下,计算出该台能记录到的最小地震震级,在震中距最近的6个台中,通过组合排序法选取布局最优的4个台进行定位,并取这4个台站中震级最大值作为最小监测能力震级,从而得到局域台网的地震监测能力。运用Matlab软件来实现该算法,并对其中的核心处理技巧进行说明。
谢静刘双庆孙路强
关键词:MATLAB软件量规函数
基于ANSYS与MATLAB软件联合实现复杂构造应力场模拟的融合技术研究
2019年
基于有限元模拟软件ANSYS的命令流规则、MATLAB函数库与实时可视化技术,构建了以华北地区构造块体边界为基础的非规则边界有限元数值模拟模型。以节点坐标、节点编号的唯一性为基础,利用MATLAB编写APDL代码实现对边界条件非规则加载以及内源位错矢量非规则加载,并给出计算库伦应力的具体例子。在计算结果成图的后续处理方面,利用MATLAB软件中椭球坐标转换函数,将笛卡尔坐标下的计算结果转换到地理坐标下,进而可在各通用地理成图软件中实现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细微成图与对比分析。
刘双庆马婷
关键词:ANSYSMATLAB
天津塘沽、天船井水位异常机理的初步探讨被引量:2
2016年
天津地区天船、塘沽两口浅层承压井自2013年以来陆续出现突升、突降异常变化。虽经水质检测结果认为井水可能受到工业污染,异常信度较低,但通过多方面的环境调查,至今未查到污染源和抽水等环境干扰。依据天船、塘沽两口井现有数据连续性和稳定性好、异常映震率高等特点,并结合距塘沽井28km的同层位潘庄井数据(参考对比),利用1水平层状含水层一维模型的含水层应力与井水位变化关系式、2邻近测震台站近场地震序列Sg震相剪切波分裂、3区域主要断裂库伦应力估算等三个方面所反映的不同深度应力变化结果,初步分析认为塘沽井和天船井所在局部区域存在由深部至浅部的应力扰动情况,并且所反映的应力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较好的同步性。
王熠熙刘双庆刘文兵李赫马建英张磊
关键词:横波分裂偏振分析
震害评估系统中的宏观经济指标的网格化技术及实现被引量:2
2011年
国内当前的地震灾害应急评估系统基础数据库以具有空间面属性的乡镇级行政区为最小统计单元,乡镇人口及各类房屋建筑面积在评估时一般按照行政区面积进行了平均化处理,而未考虑实际人口分布的差异。本文采用前人在人口密度与城乡空间分布及城乡GDP分布之间的统计模型,以及基于宏观经济指标的地震灾害快速评估思路,深入探讨了以乡镇行政区为统计单元转化为以规则网格作为统计单元的震害预测方法。通过与GoogleEarth影像对比,并将本文编写的基于宏观经济指标进行震害快速评估的程序所计算的结果,与当前地震灾害应急评估系统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网格化后的数据不仅能有效地体现天津地区的人口、经济分布特征,而且灾害评估结果也比较稳定可靠,同时在计算速度上还快了1个量级以上。
刘双庆赵国敏姚兰予
关键词:宏观经济指标震害评估
2010年滦县地震序列视应力变化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2010年3月6日河北滦县发生ML4.5地震,其前震较为活跃且余震丰富。利用首都圈数字化地震台网监测到的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滦县ML≥2.5地震的宽频带数字地震波资料,计算得到地震视应力。结果表明:1 ML4.5地震视应力表现出震前存在高值异常,震时达到峰值,震后波动下降的变化特点,而且主震视应力远大于多数余震,由此推断该序列类型为主余型。2视应力的数值变化可以反映震源区应力状态,利用视应力的变化过程来探讨地震序列性质,结合传统序列判别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判别序列类型。3在震级ML≤3.3范围内震级与视应力大体为正相关。
李赫刘文兵王熠熙刘双庆龚永俭尚先旗高也
关键词:视应力震源机制
2014年9月6日河北涿鹿4.3级地震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2014年9月6日河北涿鹿发生4.3级地震,该地震发生在延怀盆地的延矾断裂带上,打破了延怀盆地及其周边(39.8°~41.0°N,114.1°~116.1°E)自2005年8月31日河北蔚县3.4级地震后长达9年的ML≥4.0地震平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显著地震事件。从该地震的地质背景、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及视应力、地震活动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震的主破裂面走向与延矾断裂带走向一致,错动方式以走滑为主,地震序列是主震—余震型。根据以前震例的总结分析认为,此次地震的发生对后续华北地区中强地震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张杰卿刘双庆孙路强李赫
关键词:延怀盆地显著地震
天津王3井水位异常机理被引量:3
2019年
本文针对2016年6—9月天津王3井出现的井水位高值异常现象进行了异常机理分析。首先,利用频谱分析法提取了水位年动态并与区域降水量进行相关分析,排除降水的影响;其次,采用三阶多项式拟合计算了水位多年动态,定量地识别出王3井的水位年变异常,并取王3井及周边水源进行了水化学分析,结果显示,王3井所处局部区域的地下水主要成因为大气降水,存在一定的水岩作用,与周边水源之间无明显水力联系;最后,结合首都圈地震台站的波速比推测天津王3井所处的局部构造区域内可能存在一次短期应力积累过程。2016年9月10日发生的唐山MS4.2地震缓解了此次局部应力积累,使得王3井内水位逐渐恢复正常年变特征。
王熠熙孙小龙邵永新刘双庆李悦李赫王喜龙龚永俭
关键词:降水量离子浓度氢氧稳定同位素波速比
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在地震烈度速报中的应用——以天津市强震台网为例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计算图形学中的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及其对偶结构的Voronoi图算法,构建天津市强震台网的Delaunay三角网及Voronoi图。结果表明,Voronoi图可以较直观地显示台网的布局疏密,并为等震曲线绘制的合理性提供判断依据。
刘双庆谢静聂永安卞真付郭巍
关键词:强震台网烈度速报DELAUNAY算法MONTECARLO方法
冲绳海槽地震海啸的数值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在分析东海水深与地震情况基础上,我们认为冲绳海槽地震具有引发海啸的条件,并对该区海啸传播过程采用单侧破裂方式的有限移动源模型和高阶Boussinesq方程做了一维有限差分法数值模拟,给出了海啸传播过程波形和速度变化图.我们从模拟结果得到初步结论:冲绳海槽特大地震海啸传播到上海近海在5小时后,近海波高在几十厘米范围内.
温燕玲朱元清宋治平李伟刘双庆
关键词:冲绳海槽BOUSSINESQ方程数值模拟
冲绳海槽地区地震潜在海啸对中国东南沿海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球坐标系下非线性浅水波方程,研究日本本州M9.0大地震引发的海啸对中国东南沿海的影响,并计算了冲绳海槽构造带上3个不同段落可能发生潜在地震引发的海啸,分析这些海啸与日本大海啸的浪高和走时关系.结果表明,日本地震海啸模拟结果与日本当地报道及中国东南沿海7个验潮站的报道结果相符.冲绳海槽构造带中段可能发生的3次不同震级(M7.0,M7.5,M8.0)潜在地震引发的海啸到达中国东南沿海的时间比日本海啸提前约4个小时,从震源区传播3个多小时即可到达华东沿海部分验潮站.冲绳海槽M7.5潜在地震海啸在验潮站上计算的波高与日本海啸相当,中冲绳海槽M8.0潜在地震海啸在大陈站的波高将超过0.9m,在坎门站波高将超过1.8m.北冲绳海槽的潜在地震海啸威胁主要集中在江苏盐城、上海一带,南冲绳海啸主要对台湾东北部和浙江沿海产生威胁.本文对冲绳海槽构造带上潜在地震引发海啸的模拟结果,可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防震减灾、海啸预警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刘双庆朱元清梁明剑董非非
关键词:冲绳海槽地震海啸中国东南沿海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