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双海

作品数:44 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无锡市卫生系统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切除
  • 18篇切除术
  • 17篇腹腔
  • 17篇腹腔镜
  • 9篇胆囊
  • 8篇胆囊切除
  • 7篇十二指肠
  • 7篇肝癌
  • 6篇胆囊切除术
  • 6篇胰十二指肠
  • 6篇胰十二指肠切...
  • 6篇胰十二指肠切...
  • 6篇十二指肠切除
  • 6篇十二指肠切除...
  • 6篇手术
  • 6篇术后
  • 6篇细胞
  • 6篇腹腔镜胆囊
  • 6篇腹腔镜胆囊切...
  • 5篇胆道

机构

  • 31篇江阴市人民医...
  • 12篇东南大学
  • 5篇苏州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3篇刘双海
  • 22篇汤晓东
  • 20篇陈胜
  • 19篇周一夫
  • 10篇周标
  • 7篇李浩
  • 7篇赵振国
  • 7篇蒋剑
  • 6篇胡俊
  • 6篇薛红娣
  • 5篇李德春
  • 4篇王忠
  • 2篇陈达伟
  • 2篇贾竞超
  • 1篇蔡兵
  • 1篇陶国青
  • 1篇龚海
  • 1篇邓志成
  • 1篇樊军卫
  • 1篇石欣

传媒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中华消化外科...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3篇中国现代手术...
  • 2篇东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胰腺病杂...
  • 2篇中华腔镜外科...
  • 1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肝胆外科杂志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1篇2018
  • 4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2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伴有并存疾病的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伴有并存疾病的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6月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例和无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例伴有并存疾病的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B超和CT检查,根据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施行脾切除术或联合器官切除术。术后根据病理检查结果选择化疗方案。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至2013年6月。结果脾脏占位性病变多无特异性症状,其中以左季肋区不适、胀痛为首发症状的4例,其余10例患者均无症状。患者术前诊断符合率为10/14,其中并存疾病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术前诊断符合率为2/5。术前B超检查14例,明确诊断9例。CT检查9例,明确诊断7例。14例患者中,右侧卵巢癌、双侧卵巢癌与乙状结肠癌患者均与术后孤立性脾转移相关;其他11例患者的并存疾病与脾脏占位性病变不相关。合并左半结肠癌及2型糖尿病的脾脉管瘤患者、合并肾癌的脾硬化性血管瘤样转化患者和合并高血压及胆囊结石的脾淋巴管瘤患者的并存疾病和脾脏占位性病变为同期发现。其余11例患者的并存疾病与脾脏占位性病变为先后发现。14例患者中行单纯脾切除10例,行脾切除联合其他脏器切除4例。5例经病理检查明确的脾脏恶性占位性病变患者术后根据并存疾病选择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均顺利,无全身凶险性感染发生。14例患者中,2例脾肉瘤患者分别于术后半年和1年出现全身转移;合并右侧卵巢癌的孤立性脾转移患者随访3年出现横结肠转移;合并双侧卵巢癌的孤立性脾转移患者随访2年出现腹腔广泛转移;合并乙状结肠癌的孤立性脾转移患者,术后4年死于腹腔肿瘤复发;合并左半结肠癌、2型糖尿病的脾脉管瘤患者因左半结肠癌分期早,随访6年仍生存。其余9例并存疾病为良性疾病的患者随访�
陈胜刘双海沈伟陶国青蔡兵陆培华
关键词:脾脏占位性病变
冬凌草甲素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作用于人肝癌SMMC-7721细胞,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抑制率,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组的细胞形态,RT-PCR法检测细胞Survivin、Bcl-2、Bax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Survivin、Bcl-2、Bax的蛋白表达。结果 MTT比色法显示不同浓度的冬凌草甲素可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冬凌草甲素作用48h后细胞表现出特异性凋亡。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显示,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Bax mRNA和Bax蛋白随冬凌草甲素浓度增加而表达增加,Bcl-2、Survivin mRNA和Bcl-2、Survivin蛋白随药物浓度增加而表达下降。结论冬凌草甲素能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及诱导细胞发生凋亡,降低Sur-vivin、Bcl-2表达和上调Bax表达可能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的机制。
邓志成陈胜刘双海
关键词:BAXBCL-2肝癌冬凌草甲素SURVIVIN
手术捆扎处理门脉高压症胃底静脉瘤样曲张
2007年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部分病人胃底静脉曲张极为严重,形成胃底静脉瘤样帅张,术后再出血的处理困难。我们采用手术捆扎处理胃底静脉瘤样曲张,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刘双海李浩王忠周一夫汤晓东
关键词: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胃底静脉曲张瘤样手术术后再出血
己糖激酶-Ⅱ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检测己糖激酶-Ⅱ基因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探讨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蛋白质印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了解己糖激酶-Ⅱ在直肠癌100例组织中表达,探讨与肿瘤病理因素关系。结果: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直肠癌组织阳性表达己糖激酶-Ⅱ在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直肠癌组织中己糖激酶-Ⅱ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合并肿瘤分期与己糖激酶-Ⅱ的表达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P=0.001,P=0.000,P=0.019),而淋巴转移与否与己糖激酶-Ⅱ的表达无相关性(P=0.815)。结论:直肠癌组织中HK-Ⅱ呈高表达,HK-Ⅱ抑制剂能抑制肿瘤糖酵解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增殖,促进肿瘤凋亡,为肿瘤治疗提供契机。
龚海石欣刘双海
关键词:直肠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15例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评价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DP)治疗胰体尾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5例胰体尾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5例,女性1O例,年龄27~70岁,均在全身麻醉下行LDP。分析手术效果。结果15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其中保留脾脏手术6例。手术时间135~375min,平均(267.5±95.9)min。术中出血量160~450ml,平均(285.7±103.8)ml。术后并发症:胰漏1例,皮下气肿2例;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住院时间9~21d,平均(14.8±4.4)d。术后病理:胰体尾癌1O例,其中导管腺癌7例,囊腺癌3例;浆液性囊腺瘤2例,黏液性囊腺瘤2例,实性假乳头状1例。结论LDP治疗胰体尾肿瘤具有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方法,值得在有条件的医院开展应用。
薛红娣刘双海陈胜胡俊周一夫
关键词: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胰体尾肿瘤
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肝脏肿瘤的效果被引量:1
2015年
随着腹腔镜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和手术经验、技巧的不断积累,腹腔镜肝切除术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本文总结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肝脏肿瘤患者85例,男55例,女30例,年龄24-76岁。
汤晓东刘双海赵振国陈胜
关键词:肝脏肿瘤腹腔镜手术器械肝癌切除腹腔镜肝切除囊腺瘤手术经验
手术捆扎处理门脉高压症胃底静脉瘤样曲张的意义
2007年
目的总结手术捆扎门脉高压症胃底静脉瘤样曲张团块的疗效。方法门脉高压症胃底静脉瘤样曲张团块患者6例,行全麻下脾切除,胃底食道周围静脉离断术,然后“8”字缝扎胃底瘤样曲张团块,共缝扎4-8道。结果术后所有胃底瘤样曲张静脉团块消失,经6-18个月随访,未再发生出血。结论手术捆扎处理门脉高压症胃底静脉瘤样曲张团块不但必要,而且简便易行,疗效可靠。
刘双海李浩王忠周一夫汤晓东
关键词:胃底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恶性淋巴瘤并发急性胆囊炎1例分析
2012年
对恶性淋巴瘤并发急性胆囊炎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6岁。因反复右上腹痛1周伴发热入院。查体:皮肤及黏膜无瘀点瘀斑,未及浅表肿大淋巴结,心肺听诊无异常。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肝脏肋下未及,脾肋下未及,Murphy征可疑阳性,肝肾区无叩击痛。
周标周一夫刘双海
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7
2013年
目的分析比较三种不同方式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由同一术者实施的120例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道探查(A组)1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B组)8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C组)20例,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与C组比较,A组及B组所需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时间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除腹腔引流时间较短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并发症及远期结果无明显区别。结论三种不同方式的微创手术都有各自的适应证。对适宜患者,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优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的疗效则优于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
汤晓东刘双海蒋剑周一夫陈胜赵振国
关键词:胆结石
腹腔镜和开腹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比较:附视频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脾切除术(LS)和开腹脾切除术(OS)临床病例的对照分析,总结LS的临床应用,探讨其安全性及优缺点。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0例OS患者为对照组,同期20例LS患者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和术后6、12、24 h视觉模拟评分、肝功能变化(谷草转氨酶AST、血清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和免疫功能变化(CD_4^+、CD_8^+、CD_4^+/CD_8^+)。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5),两组均无胰漏、出血、膈下积液等并发症。研究组术后6、12、24 h时VAS评分以及术后第3天AST、AL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_4^+和CD_4^+/CD_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脾切除术具有微创优势,术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轻,改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临床效果优于开腹脾切除术。
薛红娣刘双海陈胜胡俊周一夫
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开腹肝功能免疫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