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天舒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肠癌
  • 6篇细胞
  • 6篇大肠
  • 6篇大肠癌
  • 3篇蛋白
  • 3篇血管
  • 3篇通路
  • 3篇转导
  • 3篇转导通路
  • 3篇活化
  • 2篇信号
  • 2篇信号转导
  • 2篇信号转导通路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形成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机构

  • 1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刘天舒
  • 10篇朱理玮
  • 4篇李卫东
  • 4篇王鹏志
  • 4篇赵娜
  • 3篇刘刚
  • 3篇姚庆娟
  • 2篇崔艳苓
  • 2篇刘彤
  • 1篇张珅
  • 1篇邱宇杰
  • 1篇李玲
  • 1篇白彦生
  • 1篇纪烈辰
  • 1篇张坤
  • 1篇王厚敏
  • 1篇陈桂芳
  • 1篇滕玉华
  • 1篇王军

传媒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年份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3篇2002
  • 1篇199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活蛋白-1信号转导通路活化与结直肠癌转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激活蛋白-1(AP-1)在结直肠癌及癌周组织中与DNA探针结合活性的变化及AP-1信号转导通路活化与结直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分析方法,检测3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及癌旁2cm、5cm组织和远癌切端组织中AP-1与DNA探针的结合活性;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各位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转录水平。结果结直肠癌组织AP-1与DNA探针的结合活性明显高于癌旁5cm组织和远癌切端组织(P<0.01);结直肠癌组织AP-1结合活性与肿瘤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呈明显正相关(P<0.01),而与肿瘤组织学分型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直肠癌组织VEGF、MMP-9mRNA转录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癌远切端组织(P<0.01,P<0.05)。结直肠癌组织AP-1结合活性增强与VEGF、MMP-9高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AP-1信号转导通路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过程密切相关;此通路的活化参与肿瘤转移过程中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降解。
李卫东刘天舒姚庆娟纪烈辰崔艳苓刘刚朱理玮王鹏志
关键词:信号转导通路直肠癌转移激活蛋白-1活化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手术切除标本
肝细胞生长因子和c—Met转导通路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2008年
本研究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大肠癌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与其受体c—Met的表达,探讨HGF和c-Met在大肠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中的作用。
刘天舒赵娜朱理玮
关键词:肝细胞生长因子大肠癌患者C-MET癌侵袭转移通路转导
腹部手术鼻胃管胃肠减压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胃肠减压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利用负压吸引的原理预防术后胃肠道内的积气积液,减轻胃肠内的压力,利于术后胃肠吻合口的愈合和胃肠功能的恢复。胃肠减压是否恰当、有效关系到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和由此引发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就近年来国内外各种文献对胃肠减压胃管置入深度、腹部手术胃肠减压的价值、及腹部手术后胃肠减压的护理等方面在理论实践上进行相关性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刘天舒
关键词:腹部手术鼻胃管胃肠减压
梗阻性黄疸血浆细菌内毒素含量观察
1995年
总结2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包括良性梗阻14例、恶性梗阻14例,均进行血浆内毒素检测,并行手术前后自身对照。结果显示良性黄疸和恶性黄疽组术前与术后3天、7天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均P<0.01)。术后3天与术后7天两组比较,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良性与恶性亦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本资料表明梗阴性黄疸病人血浆内毒素含量明显升高,经手术引流内毒素含量下降,对临床诊治有一定价值。
白彦生王厚敏刘天舒王军张富强滕玉华陈桂芳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血浆内毒素
转录因子NFAT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2007年
目的:研究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的表达与大肠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以30例结直肠癌手术标本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肿瘤和切端组织中活化T细胞核因子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并结合相关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癌组织NFAT 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切端组织(P<0.01),NFAT mRNA转录水平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和Dukes分期相关(P<0.05);癌组织NFAT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远癌切端组织(P<0.01),NFAT蛋白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情况(P<0.01)和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5);并且在肿瘤组织中NFAT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NFAT在结直肠癌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中起重要作用,其高表达者肿瘤易于侵袭、转移,可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浸润转移的生物学指标;针对NFAT的干预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刘天舒张珅赵娜朱理玮
关键词:活化T细胞核因子大肠癌
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Bcl-2基因mRNA转录水平的实验研究
2003年
目的  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中细胞凋亡现象及Bcl- 2基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  采用大鼠胆胰管逆行注入牛磺胆酸钠的方法 ,制作大鼠SAP模型。对各组模型进行血淀粉酶、腹水量测定 ,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凋亡小体及凋亡梯形。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 2基因mRNA转录水平。各组胰腺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结果  各时间组血淀粉酶含量、腹水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凋亡小体造模后 2h组即可检出 ,术后 4h组检出明显且数量较多 ,造模后 16h时极少见到。造模后 2h组凋亡梯形出现 ,造模后 4h组凋亡梯形明显规整 ,造模后 16h无梯形检出。胰腺组织Bcl- 2基因mRNA表达水平于横型制作后增高 ,2h组达到高峰 ,后于 8、16h组下降到正常水平。 结论  大鼠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发病过程中 ,同时存在细胞坏死和凋亡两种不同的细胞死亡方式。胰腺组织中存在明显的细胞凋亡现象同时伴有凋亡梯形的出现。抑制凋亡基因Bcl- 2基因mRNA表达水平发生明显的变化。
刘天舒王鹏志朱理玮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基因转录BCL-2基因MRNA
活化T细胞因子和整合素α6β4信号转导通路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
<正>目的研究活化 T 细胞核因子(nuclear factors of activated Tcells,NFAT)整合素α6α4信号转导通路与大肠癌侵袭及转移的关系。
刘天舒张坤赵娜朱理玮
文献传递
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鼠细胞凋亡的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 研究急性重症胰腺炎 (SAP)中细胞凋亡现象及bcl 2与rnkp 1基因对SAP中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 3 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6组 ,即正常对照组、SAP模型制作后 1、2、4、8、16h组。利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凋亡小体及凋亡梯形。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凋亡调控基因bcl 2、rnkp 1基因mRNA转录水平。 结果 模型制作后 2h组即可检出凋亡小体及梯形 ,4h组凋亡小体明显增多至高峰并出现规整的凋亡梯形。胰腺组织bcl 2基因mRNA表达水平 2h组达高峰 0 .87± 0 .11,并于 8、16h组降至正常。各组中脾细胞rnkp 1基因mRNA表达水平于 8h组可见增高 0 .5 4± 0 .17,16h组达高峰 0 .63± 0 .0 9。结论 大鼠SAP的发病过程中 ,同时存在细胞坏死和凋亡。细胞凋亡现象可能具有保护与加重损害的双重作用。rnkp 1和胰蛋白酶原编码基因活性区的同源性可能是急性重症胰腺炎晚期病情不可逆转的因素之一。
刘天舒朱理玮王鹏志邱宇杰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细胞凋亡脱噬作用基因表达调控
降纤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02年
目的 :观察降纤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降纤酶10IU加人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 ,3天后改为5IU共7天为一疗程 ,并以尿激酶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降纤酶治疗组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原测定值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治疗显效率与对照组相似。结论 :降纤酶能降低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 ,溶解血栓 ,抗血栓形成 。
刘天舒刘彤
关键词:降纤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AP-1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激活蛋白-1(AP-1)与DNA探针结合活性的变化及AP-1信号转导通路活化与大肠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电泳迁移率分析方法,对30例大肠癌手术标本的癌组织和切端结肠组织AP-1与DNA探针的结合活性进行检测;并结合病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大肠癌组织AP-1与DNA探针的结合活性明显高于切端结肠组织(P<0.01);大肠癌组织AP-1结合活性在不同的肿瘤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与肿瘤组织学分型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大肠癌组织分期的进展,AP-1结合活性显著升高,提示AP-1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大肠癌浸润和转移过程,其活化促进了大肠癌的进展。
李卫东崔艳苓刘刚刘天舒朱理玮王鹏志
关键词:大肠癌激活蛋白-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