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小奕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宫颈
  • 2篇上皮
  • 2篇上皮内
  • 2篇上皮内瘤
  • 2篇皮内
  • 2篇肿瘤
  • 2篇鳞癌
  • 2篇内瘤
  • 2篇基因
  • 2篇宫颈鳞癌
  • 2篇宫颈上皮
  • 2篇宫颈上皮内
  • 2篇宫颈上皮内瘤
  • 2篇TWIST
  • 1篇待产
  • 1篇单发
  • 1篇抑癌
  • 1篇抑癌基因
  • 1篇整形术
  • 1篇人乳

机构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福利会国...

作者

  • 6篇刘小奕
  • 2篇黄勇
  • 2篇吴丹
  • 2篇鲍伟
  • 1篇李柱南
  • 1篇潘漪莲
  • 1篇丁李
  • 1篇吴佳皓
  • 1篇张健
  • 1篇王玉东
  • 1篇范琼
  • 1篇陈信良
  • 1篇许颖
  • 1篇王娴静
  • 1篇杨婷婷
  • 1篇王丽华

传媒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单发和多发EP患者息肉组织中ER、VEGF和TGF-β1表达的差异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探讨多发子宫内膜息肉(EP)和单发EP患者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育龄期EP患者100例,其中多发EP(>5个)和单发EP各50例,以因输卵管因素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35例作为正常内膜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R、VEGF和TGF-β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单发EP、多发EP组织中的表达量。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EP患者的复发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EP的复发风险。结果多发EP组和单发EP组息肉组织中ER、VEGF和TGF-β1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内膜组的子宫内膜组织(P<0.05),且多发EP组均高于单发EP组(P<0.05)。多发EP组复发率(42.0%)明显高于单发EP组(12.0%)(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比率(HR)=2.718,95%可信区间(CI)1.179~6.262]和EP多发(HR=4.134,95%CI1.663~10.273)是EP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VEGF(HR=1.073,95%CI1.014~1.136)和TGF-β1(HR=1.056,95%CI1.005~1.109)高表达是多发EP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发EP患者息肉组织中ER、VEGF和TGF-β1高表达与术后高复发率密切相关。
董欢刘小奕蔡彦卿陈信良王娴静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子宫内膜息肉
Twist、E-cadherin、N-cadherin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因子Twist及相关黏附分子E-cadherin、N-cadherin在人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宫颈鳞癌标本、22例CINⅠ级标本、44例CINⅡ~Ⅲ级标本及22例正常宫颈标本中Twist、E-cadherin、N-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正常宫颈组织Twist蛋白阳性表达率(0)与CINⅠ级组织(40.90%)、CINⅡ~Ⅲ级组织(68.18%)、宫颈鳞癌组织(70.49%)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宫颈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0.91%)明显高于CINⅡ~Ⅲ级组织(54.55%)和宫颈鳞癌组织(14.75%)(均P<0.05);宫颈鳞癌组织N-cadher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90.16%)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27.27%)、CINⅠ级组织(50.00%)、CINⅡ~Ⅲ级组织(68.18%)(均P<0.05)。在61例宫颈鳞癌组织中,Twist蛋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39,P<0.01),而Twist蛋白与N-cadhe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90,P<0.01)。在61例宫颈鳞癌组织中,不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的组织间Twist、E-cadherin、N-cadherin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组织间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在高分化或中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0.47%)明显低于低分化或未分化组织(94.44%)(P<0.05);Twist蛋白在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2.22%)明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93.75%)(P<0.05)。结论 Twist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且与肿瘤分化及淋巴结转移相关;Twist、E-cadherin和N-cadherin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浸润及转移。
范琼鲍伟杨婷婷刘小奕吴丹
关键词:TWISTE-CADHERINN-CADHERIN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变
输卵管整形与输卵管切除治疗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不孕女性长期妊娠结局的比较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不孕女性接受输卵管整形术和输卵管切除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前瞻性纳入2005年至2012年因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40岁不孕女性进行队列研究。通过术前医患共同决策制定治疗方案,并将研究对象分为输卵管整形术组与输卵管切除术组。从临床数据库中收集2组人群的临床信息,包括年龄、出生地、生育史、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结果、术中发现及妊娠结局。术后每年通过门诊复诊或电话问卷随访妊娠结局至2020年7月。采用意向性分析以及符合方案分析比较2组人群的妊娠结局,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接受不同手术女性的活产结局;同时以年龄35岁为界,对研究人群进行亚组生育结局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活产率、累积活产率及影响活产的因素;次要结局指标包括受孕方式、获得活产的时间、生化妊娠率、临床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结果·共纳入113例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的不孕女性,其中58例接受双侧输卵管整形术,55例接受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后的累积活产率高于双侧输卵管整形术(76.36%vs 62.07%,HR=2.18,95%CI 1.37~3.45)。输卵管整形组中,34.48%(20/58)的女性通过辅助生殖治疗获得活产,27.59%(16/58)的女性通过自然受孕获得活产;且自然受孕活产结局主要发生在初次输卵管整形术后的3年内,而输卵管切除组的活产结局均通过辅助生殖治疗获得。输卵管整形组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输卵管切除组(20.69%vs 1.82%,P<0.001),2组生化妊娠率、临床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年龄分层分析显示,35岁以下双侧输卵管重度积水女性接受输卵管整形术(51例)者的累积活产率显著低于输卵管切除术(48例)后(HR=2.25,95%CI 1.39~3.66);35岁及以上女性2组(各
颜丽汪央刘小奕潘漪莲朱旻蛟刘璟蓝张健
关键词:输卵管积水输卵管不孕输卵管整形术输卵管切除术
Twist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Twist在人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和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宫颈鳞癌标本(宫颈鳞癌组,n=61)、CINⅠ期标本(CINⅠ期组,n=22)、CINⅡ~Ⅲ期标本(CINⅡ~Ⅲ期组,n=44)以及正常宫颈组织标本(正常对照组,n=22),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Twist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CIN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蛋白阳性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分别为0、40.90%、68.18%和70.49%;CIN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和宫颈鳞癌组的Twist蛋白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INⅠ期组、CINⅡ~Ⅲ期组及宫颈鳞癌组间比较,Twist蛋白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临床病理分析,在宫颈鳞癌组中,不同年龄、FIGO临床分期及有无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患者间比较,Twist蛋白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wist蛋白在低分化和未分化肿瘤中的阳性率(94.44%)明显高于高、中分化肿瘤(60.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Twist蛋白阳性率(93.75%)较无淋巴结转移者(62.22%)明显升高(P<0.05)。结论 Twist蛋白在宫颈鳞癌中高表达,在判断肿瘤分化程度及转移潜能方面有辅助诊断价值。
鲍伟刘小奕许颖丁李吴佳皓李柱南吴丹
关键词:TWIST基因转录因子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
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术后3^+月,4疗程静脉化疗后1^+月,孕35^(+6)周入院待产
2015年
1病历摘要 患者,30岁,已婚未育,G2P0,孕35^+6周,妊娠合并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术后3^+月,4疗程静脉化疗后1^+月,无腹痛,无阴道流血流液等,2015年5月17日入院待产。患者平时月经规则,月经周期5/28天,量中,末次月经2014年9月8日,预产期2015年6月15日。
刘小奕王丽华黄勇王玉东
关键词:保留生育功能卵巢恶性肿瘤化疗后静脉疗程待产
宫颈癌相关抑癌基因及其与人乳头瘤病毒的关系被引量:2
2009年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中心环节是HPVE6、E7蛋白与细胞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相互作用引起细胞永生化而癌变,其中癌基因的表达和抑癌基因功能的丧失是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在已发现的数个抑癌基因中,p53、ING1、FHIT、survivin、p16^INK4A与HPV相关宫颈癌关系密切,使得在检测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预测病变进展、判断预后和宫颈癌的基因靶向治疗等方面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小奕黄勇
关键词:宫颈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