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娴静
-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单发和多发EP患者息肉组织中ER、VEGF和TGF-β1表达的差异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0
- 2019年
- 目的探讨多发子宫内膜息肉(EP)和单发EP患者息肉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行宫腔镜手术治疗的育龄期EP患者100例,其中多发EP(>5个)和单发EP各50例,以因输卵管因素行宫腔镜检查的患者35例作为正常内膜组,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ER、VEGF和TGF-β1在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和单发EP、多发EP组织中的表达量。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EP患者的复发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EP的复发风险。结果多发EP组和单发EP组息肉组织中ER、VEGF和TGF-β1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内膜组的子宫内膜组织(P<0.05),且多发EP组均高于单发EP组(P<0.05)。多发EP组复发率(42.0%)明显高于单发EP组(12.0%)(P=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风险比率(HR)=2.718,95%可信区间(CI)1.179~6.262]和EP多发(HR=4.134,95%CI1.663~10.273)是EP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VEGF(HR=1.073,95%CI1.014~1.136)和TGF-β1(HR=1.056,95%CI1.005~1.109)高表达是多发EP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发EP患者息肉组织中ER、VEGF和TGF-β1高表达与术后高复发率密切相关。
- 董欢刘小奕蔡彦卿陈信良王娴静
- 关键词:转化生长因子Β1子宫内膜息肉
- 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曼月乐的临床观察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 观察早孕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与月经后期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曼月乐)的避孕效果、不良反应比较.方法 166例自愿选择放置曼月乐的已生育女性,分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组(观察组)86例和月经后期放置组(对照组)80例,随访12个月,对其避孕效果、续用率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妊娠率均为0,脱环率均为0,续用率分别为100%、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后3个月内点滴出血的发生率观察组为27.5%,对照组3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内闭经分别为23.3%(20/86)、23.8%(18/7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如体重增加、痤疮、下腹胀、乳胀等的发生率低,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孕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曼月乐,术后3个月点滴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少于月经后期放置.曼月乐在人工流产术后即时放置与月经后放置具有相同的避孕效果,减少了点滴出血的发生,避免了2次宫腔操作.
- 陈静王娴静梁艳金勤
- 关键词:人工流产宫内避孕器避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