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涛

作品数:22 被引量:152H指数:7
供职机构: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疫情
  • 4篇血小板
  • 4篇血小板减少
  • 4篇血小板减少综...
  • 4篇综合征
  • 4篇发热
  • 4篇发热伴血小板...
  • 4篇发热伴血小板...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菌病
  • 3篇布鲁菌
  • 3篇布鲁菌病
  • 2篇疫苗
  • 2篇疫情调查
  • 2篇灾害
  • 2篇人间布鲁菌病
  • 2篇手足
  • 2篇手足口
  • 2篇手足口病

机构

  • 15篇烟台市疾病预...
  • 5篇山东大学
  • 3篇招远市疾病预...
  • 2篇泰山医学院
  • 2篇山东省疾病预...
  • 1篇青岛市疾病预...
  • 1篇绍兴市疾病预...

作者

  • 19篇刘涛
  • 8篇刘靖宇
  • 5篇徐小雯
  • 5篇牟晓东
  • 4篇郭培军
  • 4篇姜梅
  • 4篇姜宝法
  • 3篇刘军
  • 3篇徐丽芳
  • 2篇冷启艳
  • 2篇林艺
  • 2篇王连森
  • 2篇王显军
  • 2篇孙大鹏
  • 2篇逄博
  • 2篇王建醒
  • 2篇裴耀文
  • 2篇丁淑军
  • 2篇王桂强
  • 2篇李秀燕

传媒

  • 5篇中华地方病学...
  • 2篇实用预防医学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传染病信息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东省烟台市1起人间布鲁菌病爆发疫情的调查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烟台市养殖场内1起布鲁菌病爆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发病原因和传播途径,为烟台市布鲁菌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4年,在烟台市发生布鲁菌病疫情的养殖场内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养殖场内暴露人群进行病例搜索。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山东省布鲁菌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进行,收集病例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和高危暴露行为等信息;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布鲁菌病诊断依据《布鲁氏菌病诊断标准》(WS 269-2007)。结果首例病例为男性,58岁,养殖场工人。病例搜索共发现疑似病例38例;血清RBPT为阳性且SAT≥1∶100(++)者11例,为确诊病例。确诊病例均为男性,年龄中位数为52岁,范围为40~60岁;其中养殖工人5例、建筑工人6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6、7月份,共7例;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多汗、肌肉关节酸痛、乏力、睾丸肿大等。养殖场内的147只羊中,47只经实验室血清学检测为阳性,占31.97%,是主要传染源。养殖工人的高危暴露行为包括徒手接生(5例)、为牲畜配种(1例);建筑工人的高危暴露行为包括进出羊舍(6例)和羊舍内搬运物资(6例)。结论此次聚集疫情是由人群直接接触受布鲁菌感染的羊只或经呼吸道接触受污染的环境感染引起的,应加强重点人群的布鲁菌病防治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病意识。
刘涛牟晓东冷启艳姜梅徐小雯刘靖宇
2015-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22年
目的:分析山东省烟台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空间聚集性,为制定有效的SFTS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报告系统"中2015-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各乡镇(街道)的SFTS确诊病例资料,采用ArcGIS 10.2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2015-2020年,烟台市共报告SFTS病例839例,其中死亡病例124例,年均发病率为2.14/10万,总病死率为14.78%。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5-2020年烟台市SFTS病例分布呈空间正相关性,其中2015年病例分布的空间相关性最高(Moran′s I=0.25,Z=5.66,P<0.001),2018年最低(Moran′s I=0.16,Z=3.69,P<0.001)。局部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显示,2015-2020年烟台市SFTS发病流行区主要在莱州市、蓬莱区、栖霞市、招远市、海阳市的部分山区、丘陵乡镇。结论:烟台市SFTS疫情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应在高发地区强化宣传教育、监测等干预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
禹长兰徐丽芳刘秀玮刘靖宇侯舒婷刘涛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空间自相关
2020年烟台市居民流感疫苗接种意愿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了解烟台市居民流感疫苗接种情况,探讨影响居民流感疫苗接种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0-06通过扫描二维码线上调查的方式对2203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调查对象流感疫苗的接种情况及其影响接种意愿的原因,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203名调查对象中,2019年流感疫苗接种率为26.78%(590/220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职业分布、受教育程度是流感疫苗的接种率的影响因素。2020年流感疫苗的接种意愿为57.14%(1259/2203)。944人无接种流感疫苗意愿,其中390人认为“自身体质好,无需接种”;175人“担心疫苗的安全”;159人“对疫苗相关知识不了解”;146人“认为疫苗的保护力有限”;108人“疫苗费用高”;47人“接种不便利”。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和职业分布是流感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2020年烟台市居民流感疫苗接种意愿强烈,接种需求增加。在流感流行季节,通过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大培训和社区宣传等健康教育方式,提高30~60岁的人员的流感疫苗接种,减轻秋冬季流感和新冠肺炎的防控压力。
刘秀玮刘涛郭培军姜照阎西革侯舒婷
关键词:流感疫苗接种率
山东省烟台市1起冷链相关进口海产品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报告的调查分析
2024年
目的 对2020年山东省烟台市报告的1起冷链相关进口海产品外包装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核酸阳性事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冷链相关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的经验。方法 2020年8月山东省烟台市报告1起冷链相关进口海产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事件,分析全链条追踪排查、病毒溯源、人员监测等关键信息,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病毒溯源分析。结果 山东省烟台市报告在3家企业贮存的进口冻狭鳕鱼产品中,18份外包装样本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疑似阳性,经烟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3份样本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其余15份样本为阴性。对191名密切接触者全部采取集中隔离措施并进行血清检测,血清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对179名密切接触者的密接人员,全部安排居家隔离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进口冷链食品存在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且冷链物流及储存的低温条件增加了病毒留存,应加强进口冷链冻品监测,加强冷链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有效防止疫情播散。
侯舒婷刘秀玮张楠楠李善雅文刘靖宇刘涛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系统进化分析
山东省招远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了解山东省招远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流行特征和发病危险因素,为预防控制策略的完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1-2018年招远市SFTS监测资料及确诊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结果,对SFTS病例的一般情况与流行病学特征、发病与就诊情况、临床表现及接触史等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利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60例SFTS确诊病例及与确诊病例同地区、同性别、同年龄组的120例健康人群进行SFTS发病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011-2018年招远市共报告SFTS确诊病例140例,病死率为18.57%(27/140);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占83.57%(117/140);发病年龄主要为50~80岁,占90.00%(126/140);男女性别比为1.06∶1.00(72∶68);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92.14%(129/140)。在140例SFTS病例中,发病至首诊及首诊至确诊的平均时间间隔分别为4和6 d;病例发病至确诊前平均就诊史为2次;病例首诊医疗机构为乡镇医疗机构者占60.71%(85/140),确诊机构为市级医院者占86.43%(121/140),首发症状为发热者占92.86%(130/14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中饲养动物[比值比(OR)=9.209,95%置信区间(CI):2.064~41.083]和被蜱虫叮咬(OR=16.818,95%CI:1.553~182.164)是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招远市SFTS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月,50岁以上的农民是易感人群;家中饲养动物和被蜱虫叮咬是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对易感人群的SFTS防控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
刘涛李海文刘靖宇徐丽芳
关键词: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个体中心网络分析法在女性性工作者研究中的应用
2013年
我国艾滋病已由散发、局部流行转为广泛流行,性传播已成为重要传播途径。女性性工作者(FSW)作为性病/艾滋病(STD/AIDS)传播的高危人群和桥梁人群,一直是艾滋病预防干预的重点对象。由于STD/AIDS的传播遵循一种结构化、非随机的传播模式,并非随机地在独立个体间传播13],因此仅从个体角度对FSW进行干预并不能达到控制传播的目的,必须了解FSW所处的社会网络及其作用,将社会网络(socialnetworks)的方法应用到FSW的艾滋病防控措施中,可更好达到预防干预的效果。
张宝方姜珍霞张西江刘涛李春辉胡霞姜宝法
关键词:女性性工作者影响因素
烟台市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聚集疫情调查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了解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的传播特征和传播链,做好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判定,为开展疫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同时采集呼吸道标本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该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病例12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4例和确诊病例8例。确诊病例潜伏期一般为3~6 d,中位数5 d;发病至就诊的时间间隔为1~4 d,中位数为2 d。确诊病例8人中,普通型6人,重型2人。该起疫情出现了四代病例,其中一代病例1人、二代病例5人、三代病例2人、四代病例4人。结论此次聚集性疫情潜伏期和代际关系明确,确诊病例潜伏期和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
刘涛徐丽芳郭培军
关键词:流行病学
烟台市1起一犬伤多人事件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2015年烟台市1起一犬伤多人事件,评价防控效果,为进一步做好狂犬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山东省狂犬病监测方案》,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5年烟台市1起一犬伤多人事件,共有犬伤暴露人员5名;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5例暴露人员均为农民,均为III度暴露,其中1人未进行规范暴露后处置(伤口处置、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接种),其余4人中,3人接受了伤口处置、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接种,1人仅接受了伤口处置和疫苗接种。随访发现1人因出现狂躁型狂犬病典型临床表现而死亡,其余4人正常。致伤动物为流浪狗,被当场击毙,焚烧后深埋。结论一犬伤多人事件波及范围广、人数多且危害严重。规范的暴露后伤口处置和接种疫苗是降低危害的关键。
刘涛徐小雯牟晓东刘军刘靖宇
关键词:狂犬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1例死亡病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总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evere fever with thrombocytopenia syndrome,SFTS)死亡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死亡病例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 71.4%的患者有基础性疾病,发病到死亡平均时间为9 d。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厌食(90.5%)、乏力和肌肉酸痛(85.7%)、恶心和呕吐(61.9%)以及头痛和头晕(42.9%)等;90.5%的患者病程中出现神经系统损害表现,52.4%有肺部感染表现,47.6%出现出血症状。所有患者血小板降低,81.0%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降低,79.2%的患者出现蛋白尿;81.0%的患者ALT升高,90.5%的患者AST升高。呼吸、循环衰竭为主要死亡原因。结论死亡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入院时即有多器官功能损害的表现,诊疗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徐小雯姜梅刘靖宇刘涛牟晓东刘军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发热布尼亚病毒科感染病人
乙型肝炎疫苗高覆盖率对接种人群发病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高免疫覆盖率的免疫效果.方法 收集接种人群历年的接种报告、乙肝血清学流行率调查结果,分析乙肝疫苗接种后历年乙肝发病的疫情报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并与接种前期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992—2011年(乙肝疫苗接种20年)烟台市15岁以下儿童乙肝发病下降了86.84%.5-14岁发病高峰被削平.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0年13.59%,降至2006年4.61%,从乙肝高度流行区降到了中度流行区.同期0-15岁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由12.67%降至0.82%,降幅达到93.53%.结论 乙肝疫苗高覆盖率接种有显著的免疫保护效果,应继续坚持.
王桂强赵旭明李秀燕崔伟红刘涛李娜李波
关键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