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胆管
  • 4篇胆管癌
  • 1篇胆管癌细胞
  • 1篇胆管癌细胞株
  • 1篇胆管癌细胞株...
  • 1篇胆胰
  • 1篇胆胰管
  • 1篇胆胰管造影
  • 1篇胆胰管造影术
  • 1篇蛋白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肿瘤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 1篇血清肿瘤标志...
  • 1篇胰管
  • 1篇胰管造影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刘渊
  • 5篇龚彪
  • 3篇刘磊
  • 3篇蒋唯松
  • 2篇许斌
  • 2篇别里克
  • 2篇王伟
  • 1篇郝立校
  • 1篇王正廷
  • 1篇周郁芬

传媒

  • 2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胆管癌诊断中的现状被引量:2
2014年
胆管癌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由于临床症状隐匿,早期往往难以诊断。多数患者在肿瘤已经广泛浸润和(或)转移时才被发现,直接导致了患者预后差、生存率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作为一种无创检测手段,能有助于胆管癌的早期发现,改善预后。此文主要探讨各种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胆管癌诊断的价值。
吴嘉钏刘磊蒋唯松刘渊龚彪
关键词:胆管癌血清肿瘤标志物
血清颗粒蛋白前体、CEA、AFP、CA19-9鉴别胆管良恶性病变的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PGRN)、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检测在鉴别胆管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检测31例术后病理证实的胆管癌患者、30例胆管良性病变患者及10名健康人的血清PGRN、CA19-9、CEA、AFP。结果:血清PGRN、CA19-9、CEA水平在胆管癌患者、胆管良性病变患者及正常人中依次降低(P<0.01)。胆管癌患者及胆管良性病变患者的血清AFP较正常人均明显升高(P<0.01),但胆管癌与胆管良性病变患者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PGRN鉴别胆管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最高(83.87%),而CA19-9的特异度最高(100%)。联合检测采用并联试验可进一步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诊断效能。结论:PGRN有作为胆管肿瘤标志物的潜力,与CA19-9、CEA、AFP联合检测可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刘渊王正廷龚彪王伟周郁芬别里克许斌刘磊蒋唯松
关键词:甲胎球蛋白胆管癌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后复发胆管结石的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 phincterotomy,EST)是内镜逆行性胆胰管造影术(ERCP)由诊断走向治疗的重大进展。自1974年由Kawai等开创以来,该技术不断完善,目前已成为肝外胆管结石的重要诊治手段,但是EST存在着远期胆管结石复发的可能。对于复发结石的定义,目前学术上没有统一意见,
刘渊龚彪
关键词:内镜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胰管造影术结石复发复发结石逆行性
胆管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2年
胆管癌为一种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恶性转化的恶性肿瘤,这种具有侵袭性并且发生机制尚未明确的恶性肿瘤绝大多数不可治愈。患者明确诊断时往往已处于疾病晚期。因此明确胆管癌的分子机制对于发展新的防治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此文从危险因素、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细胞因子介导的信号通路等方面就胆管癌发病机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刘渊王伟龚彪
关键词:胆管癌
洛伐他汀联合KRN633对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洛伐他汀(Lovastatin)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KRN633)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生长、迁移、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24 h、48 h、72 h后细胞增殖情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迁移能力改变;RT-PCR法检测药物作用前后髓样细胞白血病-1(Mcl-1)、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洛伐他汀、KRN633能明显抑制QBC939细胞的增殖(P<0.01)并呈浓度-时间依赖性,洛伐他汀联合KRN633具有协同抑制效应(F=8.85,P<0.05)。药物作用下可观察到QBC939细胞呈现凋亡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学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37.5±1.92)%、(32.14±1.30)%、(11.23±1.26)%,F=250.04,P<0.01]。联合用药组细胞24 h、48 h平均迁移速率明显减慢(分别为1.21±0.68和1.52±0.19,P<0.05)。生长增殖、凋亡、迁移相关基因Mcl-1、Akt、VEGF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洛伐他汀可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并诱导其凋亡,与KRN633联合应用具有协同抑制效应。
刘磊龚彪别里克许斌郝立校蒋唯松刘渊
关键词:胆管癌洛伐他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迁移
共1页<1>
聚类工具0